|
摄于福建石狮石湖港。
栗喉蜂虎简介(摘自百度百科)
栗喉蜂虎(学名:Merops philippinus)是蜂虎科蜂虎属的鸟类。有热带鸟类羽毛艳丽的特征:喉部是栗红色的,黑色的过眼纹,翅膀和背部是绿色的,尾翼是蓝色的,飞行时翅膀下面的羽毛是橙黄色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全身闪烁着金属般的艳丽光泽,有人将它称之为中国最美丽的鸟之一。
栖息环境:常见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开阔生境。结群聚于开阔地捕食。栖于裸露树枝或电线,懒散地迂回滑翔寻食昆虫。
生活习性:栗喉蜂虎在中国云南西南部和海南岛为留鸟,在其它地区为夏候鸟。4-5月迁来,9-10月离开。
多呈数只至数十只的群体活动,繁殖期间亦见有单独或成对活动的。动作灵敏,常在飞行时凌空捕捉猎物。结群聚于开阔地捕食。栖于裸露树枝或电线,以昆虫为食,喜欢开阔原野,在土崖挖穴为巢,常常成大群一起筑巢,形成壮观的群巢。较其它蜂虎更喜在空中捕食。白天从雄性到晚多在农田等开阔地上空飞翔捕食。有时一群蜂虎吱吱喳喳从头顶高飞而过。飞行时发出哀怨的颤声。
以纹白蝶为主食,另外蜻蜓、蝉、蛾类、食虫虻、甲虫等是食物资源。
分布范围:分布于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东帝汶、越南。中国有分布(台湾金门、厦门骑马山等地)。繁殖于南亚、菲律宾、苏拉威西及新几内亚。冬季迁移至巽他群岛。指名亚种夏季繁殖于中国西藏东南部、四川南部、云南、广西及广东;在海南岛为留鸟。
中国福建省只有漳浦、厦门以及金门的海岸带有几个点状分布的繁殖地点,其中以金门的繁殖种群数量最多,数量有几千只。栗喉蜂虎在厦门属夏候鸟,据说厦门也是最北部的繁殖点。每年4月底5月初迁徙来厦寻找适合的土沙墙为巢址,集体在土墙上挖出深达一米左右的洞穴作为巢。它们的挖掘工具是它们的嘴和利爪。7月底左右,幼鸟开始离巢,学习飞行、捕食技能,待到9月,逐步向南迁徙越冬。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谢谢浏览与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