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为摘自网络的各鸟简介。
金色林鶋:罕见鸟种。指名亚种繁殖于西藏南部及东部、四川西部、青海南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云南西北部。3月份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有记录。夏季见于海拔3000~4000米近林线的针叶林及杜鹃灌丛;冬季下至低地灌丛。性胆怯。取食昆虫。
栗腹矶鸫:主要分布于巴基斯坦西部至中国南部及印度支那北部。甚常见于西藏南部及东南部、四川、湖北西部、福建、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等地的中海拔地带。繁殖于海拔1000~3000米的森林,越冬在低海拔开阔而多岩的山坡林地。习性:直立而栖,尾缓慢地上下弹动。有时面对树枝,尾上举。
山鹪莺:较为常见,多分布于阿富汗至印度北部、缅甸、中国南方,高可至海拔3100米。多栖于高草及灌丛,常在耕地活动。雄鸟于突出处作叫。飞行振翼显无力。
黑头穗鹛:是画眉科穗鹛属的一种,分布于不丹、孟加拉国、老挝、中国大陆、越南、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和尼泊尔。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结小群活动,栖于湿润丘陵及山区森林林下植被的近地面处。
橙腹叶鹎:体长16~20厘米。额至后颈黄绿色,其余上体绿色,小覆羽亮钴蓝色,形成明显的肩斑。颏、喉、上胸黑色具钴蓝色髭纹,其余下体橙色。飞羽和尾羽雄鸟黑色、雌鸟绿色。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藏、云南、广西、广东、福建、香港和海南岛。常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多在乔木冠层间活动,尤其在溪流附近和林间空地等开阔地区的高大乔木上出入频繁,偶尔也到林下灌木和地上活动和觅食。性活泼,常不停地在枝叶间跳上跳下,或在林木间飞来飞去,并不断发出悦耳的叫声。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部分植物果实和种子。
凤头雀嘴鹎:属小型鸟类,体长18-22cm。嘴粗短、呈象牙色或乳黄色,前额和脸灰色,头顶黑色,有一朝前竖立的黑色羽冠。上体橄榄绿色,下体黄绿色,尾羽黄绿色具宽阔的黑褐色端斑。栖息在海拔1000-3000m的山地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次生林、林缘疏林、竹林、稀树灌丛和灌丛草地等各类生境中。常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活动,冬季也常集成10只以上的大群。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分布于中国、印度、孟加拉国、缅甸、老挝、越南和泰国。在中国分布区域狭窄,除部分地区外,种群数量并不丰富。由于其羽色艳丽,食性杂,易于饲养,多有作笼养观赏和出售的,致使种群数量更趋减少,应注意保护。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谢谢点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