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40|回复: 3

[转贴] 大山雀的技能传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8 00: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样学样,紧跟主流

作者:Ed Yong

在20世纪早期,英国送奶工把玻璃瓶装牛奶送到人家门口,瓶口用锡箔密封。1920年,人们发现锡箔上出现了小洞,机灵的蓝山雀(Cyanistes caeruleus)学会了用嘴啄开锡箔,喝掉奶皮。这种行为在英国迅速传播,到了50年代,几乎英国所有的蓝山雀都学会了这个技能。

这个故事被动物行为学家奉为经典,它清楚地体现了一种技能创新,能够在野生动物之中传播的现象。

动物学家进一步研究这种技能传播的过程。

牛津大学的露西·阿普林(Lucy Aplin)想要抢先一步。她设计了一个实验,故意教会不同组的山雀一些新行为,然后研究这些新兴技能如何逐渐在山雀之间传播和成熟。

她选择了牛津附近的威萨姆森林。生活在这里的大山雀(Parus major)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受到人们的密切观察,它们也是世界上被研究得最详细的鸟类之一。

阿普林分别从5个不同的大山雀社群中,每个群体捕捉了2对鸟,训练它们通过滑动蓝色小门,从迷宫盒里获得食物。随后,她将这些大山雀放归森林,并在森林中放置了许多同样的迷宫盒。这些迷宫盒能感应到大山雀携带的电子标签,记录哪些鸟靠进入过盒子。

20天后,她发现在三个没有经过训练的大山雀的社群中,9%-53%的成员成功地打开了迷宫盒,它们需要自己想办法来完成这个任务。但在有示范的那5个大山雀社群中,68%-83%的成员都成功取食。很明显,这是它们互相学习的结果。

与知道取食技巧的大山雀结伴而行的鸟,学习到这个技能的可能性,是那些彼此都不知道诀窍的鸟的12倍。

一年之后,当研究团队再次来到树林里对这些大山雀进行跟踪调查时,原来的那些迷宫盒已经被摘掉了,而去年的大山雀中约60%的都已死去。现在,森林里生活的大多都是年轻的后代,它们中的大多数从来没有见过迷宫盒。不过,当研究者放置了新的迷宫盒后,一切还是老样子,大山雀们开盒子的技巧比去年传播得更快。

这些研究显示:“动物中的技能传播是非常重要又及时的贡献。实验的严谨性很高,并且使用了令人信服的大样本数据。这类研究表明,大自然中动物行为传播依靠的不是基因,而是思想。

阿普林指出:“能在鸟类中观察到这种现象让动物学家感到很惊奇,因为过去他们都认为只有灵长类动物才有这种复杂的行为。”

阿普林认同这种随大流现象对许多动物,包括大山雀在内,都很有意义。她说:“假如你是刚到新地方的一只鸟,面对各种不同的栖息地,而又没有太多可参考信息的情况下,看看本地的鸟是如何做的,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发表于 2016-9-18 11: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解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8 19: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8 20: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一下。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