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0-1 02: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靛颏肿脚一直是困扰鸟友的头疼问题,通过学习前辈的经验和自己几年的养靛实践,对靛颏肿脚有了一点儿浅显的认识,今发上一贴与鸟友交流。
靛颏肿脚一般就是我们所说的“上火”引起的诸多病症其中之一,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鸟的本身个体差异所致。性大的鸟入笼后乱蹦乱跳,心理压迫感强烈,对体力消耗过大,且对食物的排异性明显,从而导致内分泌紊乱。
2、食物的营养搭配不合理是引起肿脚的主要原因。靛颏在野外主要以捕食昆虫为主,人工饲养所用的客食面与靛颏的野外食谱差异较大,造成鸟的一种“应激反应”去适应新的食物,势必造成鸟的肠胃功能暂时性紊乱,而此时若食物中粗纤维含量较低,脂肪性含量较高【就是所说的食硬了】,鸟不能很好的吸收和消化食物,一部分滞留肠道久之滋生病菌引发“上火”而肿脚。
3、外伤感染也是造成的肿脚原因之一,就不用细说了。
4、食物的不稳定性也是造成肿脚的罪魁祸首。往往也是鸟友【尤其新手】的通病,今天看见一个食谱感觉很好,马上就换,其结果就是鸟不得不努力的调整肠胃来适应新的食物,造成鸟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紊乱。再有就是几经倒手的亏膘严重的鸟,回来快速圆膘食顶大了从而引起肿脚等病症。
5、盘鸟的手法错误而引起的肿脚也许鸟友大都不会在意。为了让鸟尽快服笼,部分鸟友对鸟采取“魔鬼训练”法或“熬鹰”的战术,造成鸟的精神抑郁崩溃和生物钟紊乱,身火久积体内得不到宣泄而抑郁成疾。
找出原因再对症下药,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针对以上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调理:
1、鸟的个体差异无法改变,只能尽量选性小的鸟了,性大的鸟要循序渐进,适当延长开食的时间,让鸟有一个较充裕的适应新环境的时间。
2、新鸟食物配比以含粗纤维较多的植物性饲料【做熟做细以利消化】为主,比例不可低于6成,荤料采用蛋黄即可。开食后可适当增加其它动物性饲料以便圆膘,但不要超过3成。发病后以槐花蜂蜜调制软食饲喂,日常多喂瓜果青料,有条件每天喂4--6个地蜘蛛。一般20天即可痊愈。
3、外伤感染造成的肿脚比较好调理,一般采用抗菌消炎的西药外敷即可,同时消除隐患,保持鸟舍卫生干净。
4、新鸟食料配比保持相对稳定,变动要循序渐进,尤其第一年的新鸟,一定要坚持“素冬”原则。
5、保证给鸟创造一个相对安静安全的饲养环境和作息时间,盘鸟掌握好“度”,且不可性急。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