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30 13: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11引用第15楼kingwhe于2017-01-30 09:28发表的牋:
生鸟熟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也得从不同角度去看,自己理解就行了。
我觉得三百问的解释就很好,从不同角度去阐述,粘贴下:
怎样辨别画眉“生雀”和“熟雀”呢?主要看四点:(1)看换没换“家毛”。一般来说,换了“家毛”的为“熟雀”,没有换“家毛”的为“生雀”。(2)看“来没有”。一般来讲,换了“家毛”又“来”了的为“熟雀”,光换了一次“家毛”,但由于饲养的时间不长而“没来”的或“来”得不好的,仍然可以称为“生雀”。(3)看“驯度”。一般来讲,“仔雀”喂了一年以上,“老雀”喂了两年以上的为“熟雀”;“仔雀"只喂了几个月,“老雀”只喂了年把的为“生雀”。(4)看现实表现。野性较小,提在手上能鸣叫,挂鸣时不怕其他鸟的为“熟雀”;野性很大,提在手上不叫,挂鸣时因怕其他鸟而不敢鸣叫的为“生雀”。但暂时落性者除外。 我觉得画眉三百问写得也不一定完全"准确"。
其实,我这里要定义和区别的是"生头"和"不是生头"这两点,先把这个界线分清,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行业标准,甚至是国标,行业标准或国标是没有秣陵两可的,也没有含糊不清的,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就一个执行标准。
三百问中1丶2丶3丶4,互相之间有矛盾,有重叠,从多个方向去定义,如果学习法律或国家计量标准局工作的朋友一看就会觉得写得太不严谨了。其实就用第"1"点来定义就可以,标准要简单清晰,个人觉得应该把"1"中的"熟雀"改为"不是生头"更为准确。
看换没换"家毛"。一般来说,换了"家毛"为"不是生头",没有换"家毛"的为"生头"。这样简洁明了,大家都易分辨和掌握这个尺度。
至于"不是生头"之后,根据表现丶根据出沒出,可以再细分出其他新的定义,那就是另外的事了,比如,熟鸟丶发鸟丶落性鸟丶从来就没有起过性的鸟,等等,那都是另一回事,反正不能和"生头"再掺和在一起,否则在鸟市交易时,就有商业欺诈之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