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8-16 10: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足黄守瓜
黄足黄守瓜,Aulacophora indica (Gmelin),属鞘翅目叶甲科守瓜属的一种昆虫。成虫咬食叶片成环形或半环形缺刻,咬食嫩茎造成死苗,还危害花及幼瓜。幼虫在土中咬食根茎,常使瓜秧萎蔫死亡,也可蛀食贴地生长的瓜果。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9毫米,长椭圆形,体黄色,仅中、后胸及腹部腹面为黑色。前胸背板有一波浪形凹沟。
卵:卵圆形,长约1毫米,黄色,表面有多角形网纹。
幼虫:共3龄,体长约12毫米,头黄褐色、体黄白色,尾端臀板腹面有肉质突起。
蛹:长9毫米,裸蛹,黄白色,头顶、腹部、尾端有粗短的刺。
长江流域1年发生1~2代,华南地区2~3代。以成虫在避风向阳的杂草、落叶及土壤缝隙间潜伏越冬。翌春当土温达10℃时,开始出来活动,在杂草及其他作物上取食,再迁移到瓜地危害瓜苗。在年发生1代区域越冬成虫5~8月产卵,6~8月是幼虫危害高峰期。8月成虫羽化后危害秋季瓜菜,10~11月逐渐进入越冬场所。成虫喜在湿润表土中产卵,卵散产或堆产,每雌虫可产卵4~7次,每次约30粒。卵期10~25天,幼虫孵化后随即潜入土中危害植株细根,3龄以后危害主根。幼虫期19~38天,蛹期12~22天,老熟幼虫在根际附近筑上室化蛹。成虫行动活泼,遇惊即飞,有假死性,但不易捕捉。黄守瓜喜温好湿,成虫耐热性强、抗寒力差,南方地区发生较重。《摘自百度百科》
没想到这米粒大的虫虫,竟有5个字组响亮名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