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玩耍中认识世界,在顽皮中锻炼身体,在快乐中成长起来,才是童年的真谛。
在欧美和日本,在任何一个发达的国家,学龄前即幼儿园,老师就是让小孩玩,游戏中培养小孩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绝不教授学校里的文化课。即使到了小学中学大学,倡导的是素质教育,重在培养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不会单纯让分数框死学生的思维天地和想象翅膀。
反观咱们,钻进应试教育的死胡同一条道走到黑,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为了上一个好学校,分一个好班,抑或买一套学区房,爹娘个个修炼成了诸葛亮和功夫熊猫。
轮到孩子,被父母的理想绑架,被社会的大潮裏挟,哪还轻松得了!从学龄前到上小学,学不完的知识爬不完的山,作业本来就題海漫漫,还要课余附加从英语到奥数,从钢琴到跆拳道……留给他们玩的时间犹如天边最后一抹晚霞,一不留神就消失殆尽。
说现在的孩子没有的玩,也不准确,除了一堆堆塑料玩具,小毛孩宅在家里玩起电脑和智能手机,没有不溜的。如果是用来拓展知识面,当然利好,但他们迷恋的,绝大多数是网上的电子游戏。偶尔消遣,本属正常,但它如同吗啡鸦片,陷进去便难以自拔,所以才有了成千上万的家长,不得不送心肝宝贝去专门戒网瘾的学校。
网游早开始与时俱进,游戏专用的‘’装备‘’,要花钱买,更有新兴直播节目,让女主播莺言浪语或干脆宽衣解带,勾得少男少女神魂颠倒。许多熊孩子就偷偷拿父母的血汗钱,去“打赏”主播。
据报道,有个12岁的男孩,2个月中,居然偷拿家里25万元去打赏女主播!除了要钱,还要命。有个“蓝鲸”死亡游戏(头目已在俄罗斯被捕)在网上很火,专门教唆青少年自残或自杀。其中有个男孩被洗脑,鬼魂附体般要准备跳楼,幸而被发现后制止。
你看看,如今的孩子,在“玩”些什么!除了内容,形式也堪忧,天天坐着不动,基本不锻炼又营养过剩,难怪如今减肥夏令营红火。(据美国权威医学杂志数据披露,肥胖成年人美国第一,肥胖儿童中国最多)他们大都是松弛的泡泡肉,体质极虚,外强中干,跑两步就面色如纸拉风箱,年年有中学生体能测试和大学生军训猝死的案例,如此林黛玉体质,想必童年就没撒开来玩过疯过。
由于童年起就没有自由玩耍的空间,没有动手能力的锻炼,现在的孩子就是成年了,生活自理能力仍是很差的。
童年没好好玩过,就不想玩了吗?读书如苦行僧,高中三年更是地獄一般,可进了大学,突然发现进了天堂,一下子没人管了,久久压抑玩的天性终于冲出牢笼强力反弹:这下轮到小爷小姑奶奶扳本了吧!
于是充分享受翘课睡大觉的自由,谈恋爱游戏人生的乐趣,呼朋唤友出入网吧和娱乐场所的潇洒……至于功课,60分万岁呗。就是挂科也没啥,到时候找找关系总会过。这种会“玩”的大学生,难道还少吗?
别说孩子,咱们大人们又在玩什么?不是都成了没手机就没法活的低头一族么,现实就这么无解,物质发达了,精神空虚了,纸醉金迷中已方向莫辨,以为提供给儿女最好的生活,上最好的学校,就是给了儿女全部幸福。
我们恰恰忘记了,幸福主要来自精神层面,在什么年龄段,就应该获得什么样的幸福,既有大满足,又有小确幸,将来才会形成健全的心智和人格,才不会留下终身遗憾。
说到玩,想起了黄永玉。幼时出奇地淘,有绰号“黄留级”,可他一辈子玩,也一辈子学,一辈子快乐,60岁画的猴票暴涨了30万倍,80岁上时尚杂志,90岁开画展,91岁撩到林青霞,93岁飙法拉利……他不仅是国宝级艺术家,更是一枚永葆善良纯朴幽默童真的开心果。难怪白岩松都感叹:老了就做黄永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