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54|回复: 7

[饲养] 黑脸油葫芦的黑脸个体和明色个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3 17: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牋牋 黑脸油葫芦的体色变异极大,从“西瓜头”到像眉纹中断的都有。通常认为和不同的居群和代际有关。比如海南的个体提色很浅,当年的第二代提色较深。所谓的个体间体色差异,似乎更多的表现在颜面部的差异。所谓的“明色”个体,具有较浅的面部颜色,只有头顶和眼后方为黑色。而“标准”个体,则只有眉纹是白色的。由于“幼虫越冬”现象与其说是一种遗传固定的滞育现象,不如说是由于冬季的特定情况发育缓慢的现象。在人工养殖的环境下,黑脸油葫芦的越冬代都能正常长大,繁殖并继续萌动。所以就有了想要探究一下体色变异的兴趣。由几只浅色母本个体来源的后代长大后出现了一定比例的浅色个体。个体的体色差异从稍大一些的幼体上既已出现,我将体色较浅的个体(十分接近黄脸油葫芦的幼体)隔离饲养后直到成体,浅体色的状态可以被一直保留下来。至少说明了体色的决定是在发育的早期就已经决定的。在这一代中,我选择了体色最深的和最浅的进行交配,观察下一代中体色的分布。看看是否具有较为简单的遗传背景。之后若有可能,可以提纯一下各种体色的系列。
体色.jpg
1.jpg
2.jpg
3.jpg
发表于 2017-12-14 08: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言之有理。
黄黑脸杂交的有后代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4 08: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鼓励科学玩虫。不知道选低音慢叫多悠黑虫是膀型重要还是品种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09: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cypress) 的帖子

说起来我就伤心…那天晚上它就跑了,然后因为我还散养着一只大刀在房间里的嘛,你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09: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yjhiend) 的帖子

我没有试过,嘿嘿。胡说两句,我觉得更多的还是和膀子有关。但膀形应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性状,是比较难纯化出来的。如果容易的话也就肯定有专门的大膀子品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0 12: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大学教授的几篇论文,大陆黑虫有六个品种,听声辨别品种,同种内声音差别不大,所以选虫先选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2 23: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欣赏一下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7 11: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为的环境干预会有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