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157|回复: 210

[转贴] 中国鸣虫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8 22: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鸣虫文化,一虫之微,一器之朴,其中所蕴含的民俗与文化意蕴却开掘不尽。昆虫的鸣叫不是由口腔通过声带振动产生声音。而是通过身体某器官的振动或器官之间摩擦发声。蟋蟀、油葫芦、蝈蝈号称中国三大鸣虫。三大鸣虫中,玩得最好、最精彩、最有文化韵味的当数蟋蟀。

古人玩蟋蟀讲究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叫“留意于物”。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南宋宰相贾似道,竟然因玩虫而误国;第二种境界称“以娱为赌”,把斗蟋蟀作为赌博手段;第三种境界叫“寓意于物”,这是最高境界,多为文人雅士所为。

三大虫之首是蟋蟀

蟋蟀又名促织、北京俗名蛐蛐。即爱鸣又好斗。饲养者最多,市场最大因此独占熬头。被誉为“天下第一虫”,小时候咱们都看过济公的动画片,那时候斗蛐蛐有多风靡可见一斑。

饲养蟋蟀的历史达千年之久,《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每至秋时,宫中妃妾辈皆以小金笼提储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大概意思就是每到秋天宫里的妃嫔们都拿小金笼装蛐蛐,放在枕边,晚上听它叫,市井百姓也学着这么干。

蟋蟀到冬天作为鸣虫畜养一般不叫蛐蛐,而称为“白虫”,鸣声相对来说变化不多,但有宏亮刚烈的特点,在连续不断的情况下颇像蝈蝈。

三大鸣虫其二是油葫芦

油葫芦是冬季鸣虫中最常见的一种,也称“黑虫”。油葫芦在蟋蟀中是个头较大的一种,野生油葫芦体长约二厘米半;而人工孵育的,个头要大一些,体长可达三厘米。体色有黑、褐多种,有油光,腹部为黄褐色。

油葫芦的叫声和蟋蟀不同,鸣声幽雅且富于变化,行话叫“悠儿”,叫声“悠儿”越多越厉害,玩儿油葫芦还讲究“倒叫”,因为油葫芦白天休息,晚上叫,而且叫声极响,所以需要用专门儿的流程“倒叫”,让他白天叫唤,晚上休息。

其三的是蝈蝈

自清朝时起,皇宫内外的官宦人家都喜爱聆听蝈蝈清脆的叫声,特别是在冬季。每逢雪季,他们都要聚集在一处,把各自的蝈蝈摆放在温暖的房间里,一边赏雪,一边享受蝈蝈悦耳的歌声。

蝈蝈可分为黑蝈蝈、绿蝈蝈、山青蝈蝈、草白蝈蝈四种。黑蝈蝈是最受北方鸣虫玩家欢迎的一种,又称“铁皮蝈蝈”。主要特征一是色重、二是体大,三是鸣虫声佳。行家认为,正宗铁皮蝈蝈为北京西山的特产。
7.jpg
发表于 2018-4-29 19: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9 19: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9 19: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30 23: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逛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30 23: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逛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30 23: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逛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30 23: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30 23: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30 23: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