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506|回复: 16

说文解字话鹩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4 20: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文解字话鹩哥

鹩哥,又名九宫鸟,秦吉子.
要说起鹩哥的这二个雅名,不妨先谈一谈中国诗歌的发展,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中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集《诗经》,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至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杰出的代表作。
继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并专门成立了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搜集、整理民歌俗曲.中唐时期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创立的元白诗派、更提出了\"新乐府\",推进了诗歌史上的所谓的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主张:
1.诗歌必须为时政服务、必须负起“补察时政”的历史使命。
2.诗歌根植于现实生活,是生活的反映.
3.阐述了诗歌的特质.
新乐府的特点是一篇专咏一事,例如:
《杜陵叟》——伤农夫之困
《上阳的发人》——愍怨旷
《红线毯》——忧蚕桑之费
《秦吉子》——哀冤民
《卖炭翁》——苦宫市
《新丰折臂翁》——戒边功
写到这儿,我们可以谈正题了.
九宫,又称宫调,是中国古乐曲的调式.唐代规定二十八调,即琵琶的四根弦上,每根七调,最低的一根弦上的调式为宫,其余的叫调.古人之所以把鹩哥称为九宫鸟,大概是因为它犹如琵琶善鸣善语吧.
至于秦吉子,白居易新乐府中有一篇名叫秦吉子的曲子:
     秦吉子

  秦吉子,
  出南中,
  彩毛青黑花颈红。
  耳聪心慧舌端巧,
  鸟语人言无不通。
  昨日长爪鸢,
  今朝大嘴鸟。
  鸢捎乳燕一窠覆,
  乌琢母鸡双眼枯。
  鸡号堕地燕惊去,
  然后拾卵攫其雏。
  岂无雕与鹗?
  嗉中肉饱不肯搏。
  亦有鸾鹤群,
  闲立扬高如不闻。
  秦吉子,
  人云尔是能言鸟,
  岂不见鸡燕之冤苦?
  吾闻凤凰百鸟主,
  尔竟不为凤凰之前致一言,
  安用噪噪闲言语。

诗中的秦吉子即为鹩哥.
诗人以秦吉子为何不向百鸟之主凤凰鸣鸡燕之冤苦,来暗喻当朝无人关察人民之冤苦,但同时,诗人对秦吉子\"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之肯定也可见之于一斑.
至于为何把鹩哥叫作秦吉子,一些日本文字说是因为鹩哥经陕地输入日本,陕地在古中国时属秦,因此日人便把它称作秦吉子.但\"秦吉子\"这个名字究竟是日本人给起的,还是中国人给起的,我也就不清了.



注:鹩哥的日本名为:キュウカンチョウ ,九官鸟,  秦吉子.




作者又注:作者非专业人士,文中有误,恭请指正.

  
发表于 2005-11-24 21: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春晓闻鸟啼于2005-11-24 20:39发表的说文解字话鹩哥:
  说文解字话鹩哥

鹩哥,又名九宫鸟,秦吉子.
要说起鹩哥的这二个雅名,不妨先谈一谈中国诗歌的发展,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中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集《诗经》,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至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杰出的代表作。
继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并专门成立了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搜集、整理民歌俗曲.中唐时期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创立的元白诗派、更提出了"新乐府",推进了诗歌史上的所谓的新乐府运动.
.......
外国人一直包括现在都把中国称为"秦",英语的"china"和日本等国的"支那"实际上都是对"秦"的音译.估计是因为秦首次统一中国,有了统一的文字,外国才能给中国一个名字.所以尽管以后朝代更替,在外人眼里还是"秦".
据说西夏李元昊的姓是被唐所封,至宋又要封他姓赵,被李大骂.朝鲜的李也是唐所封,至今未变.因为唐首次由薛仁贵拿下朝鲜,此后一直作为中国的附属国.
其实到了唐"秦"等概念已经很淡了,因为唐实行州县制,基本没有封国制,行省概念也不明显.比如唐的地方最高长官为节度使,所辖区域一般大于现在一个省的地盘,在边远地方辖区更大.
如朔方节度使,京元节度使,西川剑南节度使等.在平定安史之乱最鼎盛时动用了九个节度使.
所以估计秦吉可能是当时海南一带人对鹩的称呼.白居易专门介绍鹩哥给没见过的陕西人,他专门介绍荔枝的文章在文学史上还享有一定地位(不少文选版本中有录,曾被作为说明文的范例).
我觉得应该从海南土话来了解这一名称的实际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4 22: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鹩聊兄说得不无道理,谢谢.
为使青鸟不仅成为鸟友们学习养鸟,交流鸟经的园地,更成为宏扬中华鸟文化的平台,写了此文,文中的内容,不一定完全正确,大家可以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4 22: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文字有夺目的魅力,语言的韵律更是回味无穷。善良的中国人会不吝辞藻赞美所有美好的东西,鸟文化亦如是,楼主和一楼都是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5 13: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鱼总版鼓励,离好文距离还很远,青鸟高手如林,我会好好学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6 00: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楼主的祥细介绍,使我对鹩哥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6 11: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彬彬校长对我厚爱,您是青鸟的老将了,,在网上向您学习到了不少知识,在我发的贴子中,又一再得到您的故励,真是太谢谢了,望以后能多得到您的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7 09: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鹩"字,竟引出了如此之多的故事,这那里是在游"青鸟",分明是在上一堂引人入胜的历史文化课,使战国秦汉唐的诗根.辞源.乐本尽收眼底,兴览鹩聊.春晓两篇妙文,使之大饱眼福,阅后富含满足感."妙"就妙在留住历史,翻开历史,阅读历史,了解历史.使历史产生价值.文章百看不厌.好好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7 11: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laozhang1000于2005-11-27 09:56发表的:
一个"鹩"字,竟引出了如此之多的故事,这那里是在游"青鸟",分明是在上一堂引人入胜的历史文化课,使战国秦汉唐的诗根.辞源.乐本尽收眼底,兴览鹩聊.春晓两篇妙文,使之大饱眼福,阅后富含满足感."妙"就妙在留住历史,翻开历史,阅读历史,了解历史.使历史产生价值.文章百看不厌.好好好!!!!



谢谢您的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7 21: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laozhang1000于2005-11-27 09:56发表的:
一个"鹩"字,竟引出了如此之多的故事,这那里是在游"青鸟",分明是在上一堂引人入胜的历史文化课,使战国秦汉唐的诗根.辞源.乐本尽收眼底,兴览鹩聊.春晓两篇妙文,使之大饱眼福,阅后富含满足感."妙"就妙在留住历史,翻开历史,阅读历史,了解历史.使历史产生价值.文章百看不厌.好好好!!!!

真有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青鸟网-青鸟论坛,青鸟文化艺术,花鸟鱼虫,花鸟交易,花鸟图片,综合文化尽在青鸟网 ( 黔ICP备11000405号 )

GMT+8, 2024-11-21 18:30 , Processed in 0.05360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