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2-12 14: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尚巾 于 2020-2-12 14:48 编辑
鸟类患尾脂腺炎,俗称“生黄” 或“起尖” 。
尾脂腺体能够分泌油脂物,鸟在梳理羽毛时,经常用嘴啄取这些分泌物涂抹羽毛,使羽毛光亮润泽,不透水。同时,尾脂腺分泌物中含有青角固醇,涂在鸟的羽毛上,经日光中的紫外线作用,能转化为维生素D,被鸟皮肤吸收,进入体内,是鸟的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病原:鸟体脏污或因尾部受伤而感染,导致尾脂腺阻塞而发炎。
症状:精神萎靡,羽毛松蓬,盘头少动,食欲不振。在患处的背侧尾羽根部红肿,并出现豆状隆起(故有人称之“起尖”),初时红肿较硬,以后变软,有白色的脓状分泌物。
防治方法:首先用碘酒对尾脂腺体处进行消毒,或每日用0.1%~0.5%高锰酸钾溶液涂擦冲洗,每日数次,轻者数日后即愈;如果已经呈黄脓状肿的严重者,先用酒精或碘酒对患处消毒,则用拇指和食指挤压尾脂腺,将阻塞腺体内的脓状物挤掉(如果难以挤出,可用消毒针挑破),用棉签擦净;抹以碘酒,再涂以氯霉素软膏(或其它消炎膏)
暂停2小时饮水,并在饮水内加入庆大霉素或氟哌酸,让其自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