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725|回复: 42

新年了,发点自己写的东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 11: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蟋蟀盆(罐)的包浆、皮壳


很多人在购买老盆时,往往第一个选择标准或映入他脑海中的第一印象是老盆那层厚厚的包浆。同样,藏家在炫耀藏品时也会提到:“看!这个盆的包浆多好啊!”是的,用“包浆法”来鉴定老盆是很直观的。
什么是“包浆”呢?“包浆”这个词语的出处是在古玩行,是古玩界的专业术语。在很多古玩书中和古玩界的鉴定权威们都提到过。它是一种岁月的痕迹,留下使人赏心悦目的光亮。这种光亮不是可以靠后工打磨可以产生的,那样产生的光叫“浮光”,是靠人工痕迹强行将它薄薄留在了物体表面上,真正的包浆则深深印入物体,凝重自然的散发着光亮。“包浆”也不是靠上腊、清漆、皮鞋油可以代替的,这样产生的光叫“贼光”,比“浮光”还不如,贼光只可以强硬停留在物体表面,是古玩行作假一种最笨的办法,反而将原来的物体破坏了。所以真正的“包浆”是靠年深岁久、空气氧化、通过人们触摸的汗渍帮助、相互融会而形成的一种光亮皮层。古玩界的高手们可以通过它来帮助鉴定器物的新旧。
蟋蟀盆的包浆也不例外,是玩虫人长期使用的结果,人们把玩、擦拭、使用的越频繁“包浆”也愈加明显,和上面解释包浆的含义一样,是由于人们手上的油汗附着在器物上面,年深月久帮助它形成的。所以用“包浆”鉴定老盆是一种很直观的方法。这类有包浆的器物在行内称为“开门货”,也就是通常我们称之为的“熟皮壳”或“玻璃包浆”的东西。

玻璃包浆器物(形成玻璃包浆的器物通常与泥质细腻有关)
上图为袁洪石制淡黄泥铜鼓盆,制作时间大致确定为晚清至民国早期。淡黄泥是袁家制盆的一个特色。

一组“飞”字盆(经常使用形成的熟皮壳器物)袁恒盛代表作,晚清(1900)左右。

但用包浆鉴定也不一定可靠,特别是那些年代久远的古盆由于长时间的放置与自然接触,原来盆表面光亮可鉴的包浆退去反而成了“生皮壳”的器物。这种类型的盆在安徽地区最多。由于历史原因,当年大量安徽养户不再养虫,而将盆放置在他们老屋的阁楼上,一放就是几十年。徽派建筑阁楼的特点是开口朝南,利用厅堂天井采光通风,可以直接接触到自然的空气,就是空气的作用使之慢慢的氧化,盆缺少了人的把玩,原来的“熟皮壳”转换成了“生皮壳”。
“生皮壳”的含义是指盆在制作时表面的那层“衣”还在盆上保留着,只是缺少人把玩的手气。而所谓“衣”就是制盆最后工序的刮浆,是用硬物在已经干洁的泥盆表面刮出光亮层,使之表面更加紧密。

生皮壳器物(上图为李南山制铜鼓天落盖盆)

“生皮壳”是一种表面现象,它是可以变化的。原来把玩的手气只是在表面退去,而它的“底”还留在盆的里面。这种皮壳千万不可忽略掉,回到它原来的面貌很简单,只要用清水洗净,阴干然后用棉布或手慢慢的擦拭,一段时间后原来光亮的皮壳会展现在您的面前。
再有江南一带的养户喜欢每年养虫后把盆放置在天井花园或瓦片屋顶等见光处,让大自然的风雨“养护”盆,其目的是去掉盆中的窑气,让虫在盆中更加舒适伏贴。这样处理的盆只需几年,不要讲“包浆”了,就是盆上的那层“衣”也荡然无存,这样的外表我们称之为“麻皮”。如果您轻易地认为以上二种盆由于缺少“包浆”就断定是新货赝品的话,那就有可能永远的漏掉了可能到手的老盆、古盆。一般初学者不要太轻信“包浆”一说,什么只要学会看包浆即能辨别蟋蟀盆的新旧,推断出其年代的久远,其实并不尽然。用“包浆”看盆只是一种方法而已。

民国时期沈源兴制黄泥竹节盆,表面皮壳已风化(一般在黄泥、红泥盆上特别容易产生)

还有一种比较高级的包浆就是“双皮壳”。这类包浆肯定出现在古盆上。它是指原来盆表面已经形成的包浆由于时间太长,经氧化,皮壳剥落后,再由养户们重新把玩形成的一种皮壳,这样的解释比较拗口,盆如果保存好,不经过风雨洗礼怎么会掉皮壳呢?很简单,它是泥做的陶器。它不像瓷器、玉器那样质地坚硬。虽经烈火陪烧也改变不了它的本质。所以只要有长时间的自然侵蚀,再好的盆也会如此。“双皮壳”往往颜色成咖啡色或棕红色,也称“皮蛋包浆”特点是盆上有花斑、深浅不一、有毛面凹凸感、没有太明显的光亮度,给人一种“脏”的感觉。笔者亲眼目睹一些刚玩盆的爱好者由于选中了“双皮壳”盆的器型,但由于盆太“脏”而放弃了他原本正确的选择,实在是可惜。如果我们定下心来仔细看这样包浆的盆,其实里面透露出的,是一种历史的凝重感。“双皮壳”也是用来鉴定古盆一个很重要很可靠的标准。
笔者经常在安徽等地大量见到过上述几种皮壳的古盆。2002年秋在安徽歙县一户农家中,其后代将二十多个无包浆的明代盆当作民国盆处理,几个民国时期的王云樵、许元顺因为有了“玻璃包浆”被当作传家宝不肯出售。由于不知古盆表层的鉴别奥妙,让别人捡了一个大大的漏。

已形成双皮壳的方盆(清早期李东旭制)

古盆常见的皮壳(邹宏发制大铜鼓,晚明时期)

八十年代上海三角花园里也出现过一段趣事。一位长期跑外地的古董商拿上来六十多个“新”盆。底款为邹维新造四字方章,开价二十元一只。放在今天邹维新一个原配原盖的和尚盆也要五百多元,但当时却没有一个人肯接盘,原因是盆太新了,新的出奇,口沿底足还有泥刺扎手,盆外面用稻草包裹着,五个一捆。当时人们想如果是真的邹维新也有一百多年了,为什么会像新的一样,更不要讲“包浆”了。因此都断定是苏州陆墓刚刚出窑的仿品,没人要。那批盆被古董商拿回去一放就是几个月,一位老法师知道后,赶到古董商家中仔细看泥、图章、听声音后断定是老盆,花十元一只全部买下。事后大家才知道这批盆的底细,原来这批盆在安徽太平一户人家的阁楼上放置了一百多年,是他家后人翻造新房时在老屋上搬下来的,原封未动,依然是一百多年前的样子,难怪当时像新的一样。
因此对初学者来讲,光靠看包浆这个方法有点绝对,尤其是“推断年月长久”更是言过其实。现在瓷器、玉器、木器等都可以通过包浆作假来掩盖它的时间跨度,难道陶器就不可以嘛?当然可以,高科技的手段可以利用高分子化学原料涂抹打光让旧盆变为老盆,四分五裂的老盆可以通过粘合还它本来的面目。蟋蟀盆与其他古玩一样,学问深的很,不会也不可能那么简单就可以判别。再者,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绝对了就不是真理了,笔者曾听到有个别的论调:只要做旧的价格到位,那么什么包浆都可以做出来!

上图为李焕章制天落盖盆(百年来使用者精心呵护,品相几乎如新)
发表于 2006-1-12 11: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 11: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收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米丫大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1-12 12: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 12: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 13: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 13: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了,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 13: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13: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章款固然重要,也是历史考古学家断定一件器物的重要依据,但笔者却认为未必保险。清三代时期复古工艺大加推崇,故宫皇家档案馆有记载宫廷造办处大量仿造历代各式器物,民间上行下效。如今在一些藏家手中留有底款为“大明宣德年制”的盆大多为清代仿制品,但此类盆如今也不太多见了,所以对明盆的断代不可以仅凭章款,以偏概全。
由此就进入了笔者要说的第三种理解,即大家经常忽略的以器型、泥质、包浆等全面因素断代,笔者认为还是综合看这些比单看章款来的牢靠。泥质、包浆在其它几说中已有交待,这里着重表述器型。任何同时代、同类型的器物都有相同点,我们来看明代盆形体古朴,器型下大上小行成一条抛物线。与其它时期的盆产生鲜明对比。(详见各时期剖面附图)

明式盆(铜鼓型)无款

明式盆(竹节型)于九皋制

明盆器型角度上分析概括为,形体高大,尺寸一般在130毫米以上声势夺人,底足、盖沿、盆壁阔厚,盆内壁内凹,盆外壁略鼓(各式皆同),在盆口处用手向内触摸有一圈外突弧线,这是明式盆在器型上的最大特点,以此鉴别百试不爽。
再有一种和明式盆联系在一起的盆内底工艺,称为“七巧板”。有此工艺的盆铜鼓型居多。“七巧板”指盆内底部用彩色砖片拼接粘贴成的一种几何图案。砖片交色处严丝合缝、平整如镜,用手指敲打底部有空心感,犹如盆中铺建“地板隔层”,有利于蓄虫时通风隔热。除区此些微的实用性外,笔者认为该工艺主要是一种豪华的装饰,在人们打开盆时起到一种赏心悦目感。再深入分析看,“七巧板”工艺甚为复杂、形式亦多种多样。大量传世品显示盆中完成拼贴的高度深浅不一,图案有四角成方对花、六角梅花状对花、双三角对花等,砖片颜色有单色、双色、三色三种,主要根据图案难易程度确定。
有人讲七巧板工艺是在烧制盆时一同成型的,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不对,七巧板只是一种镶底工艺,为后天修饰。也有人讲盆中只要有七巧板必是明代产物,笔者认为此说法不全面,作为一种工艺它非明代独有,而是延续到了清晚期至民国初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李东明、邹东帆均有七巧板盆传世,“德平谈蟋蟀盆”一书中刊载的那只民国瓷盆搪底便是一个很好的举证。
“七巧板盆”是藏盆者梦寐以求的,价格遥遥直上。新收藏者便更要注意,现今也有后镶作假的工艺混人眼目,鉴定关键在于看各色板之间拼接有无松动感、与盆壁交接处有无缝隙过大感、特别注意那种空心感。记得周德平先生对我讲起过,七十年代末在人民大道有盆祖宗之称的阿明拿出一只棕褐色铜鼓盆,器型声势夺人,包浆殷红如镜,品像一流。通体用银丝镶嵌百蝶图案,盆底就是用七巧板拼地,工艺讲究之极无可匹比,是代表明式盆工艺的杰作,可惜此盆在八十年代流至香港,我等无缘得见。

六角梅花图案(此类图案较常见)

清早中期匠人的制盆器型也如明式风格,笔者见到的品种有李公亮缠花纹式、李东旭百寿盆等,区别只是在泥质上同明代糠胎泥略有不同。清中后期开始以邹家为代表的邹东帆、邹维新等工匠对盆的器型开始了改革。从他们的盆来看器型比例变为上下口大小基本相同。清三代时期国富民强,蟋蟀盆不再是达官贵人专用的玩物了,开始走向文人、平民化特别是文人气息最为突出,简洁素雅为主,李圣明、李圣侯等均有一种此特点的小二号盆传世。那时文人墨客对玩虫的热爱不断提高,大量的私人定制盆从苏州陆墓流入江、浙、皖各个角落,如留耕堂邹、景观堂姚,他们的定制盆在深秋斗虫洗盆后相互赠送一对互补友情,不失为一种社交的手段。
清式盆器型上概括为,器型简洁小巧(二号盆、三号盆开始慢慢取代大盆),底足、盖沿、内壁变薄,口沿处外突弧线消失,外观制盆线条流畅工整,以线饰器,口盖出现月亮边、城墙边、鳗鲡边,又有内外双底工艺出现(李家所制居多)。

外双底盆(另有方孔、万字孔、菱形孔)


夺锦乃夺魁之意,据说是制盆匠人们“斗盆”之后为显示自己的成绩而专门制作的纪念盆。上图是一对李焕章的夺锦盆,用料厚重、制盆精密。夺锦盆又分为内、外二夺,以内夺盆尤为珍贵。

李圣明制大铜鼓盆

清中期常见式样(小二号铜鼓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13: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发展进入民国时期,蟋蟀盆作为商品的概念也更加突出。但国不富民不强,蟋蟀盆在这段时期制作技艺发展上进入低谷。一方面,在制盆工匠的眼中盆就是换钱的商品,制作自然缺少了艺术性;另一方面盆进入平民阶级,已无太多的讲究了。所以民国时期的盆线条牵强附会,器型比例缩小,盆口内壁外凹,艺术性大大减少。民国盆离我们时间较近,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都可能在儿时使用过。所以我们考证相对容易些,这段时期的名盆有“丁卯百平”、“绮壁庐”、“共和十九年”等。

“寅”、“飞”字盆

民国龙盆

民国綺壁庐竹节盆(另有大铜鼓型但少见)

民国时期常有白盆黑盖、黄盆黑盖、红盆黑盖等样式

黄泥天落盖,盆身装饰暗八仙图案为民国时期常用

新中国成立后在五十年代初,苏州陆墓地区的制盆工匠统一编入生产社,组建成我们现在所称谓的“新民五社”、“陶器社”。在大集体、大公社、大跃进结束后,也随之消失,被现代人理解意义上的老盆终于划上了句号。
  这段时期制作过一些含有政治色彩的盆,如“抗美援朝”、“支援前线”、“加紧生产”、“爱国卫生”等等,作为那个时代的写照现在也是现在人们所追逐收藏的对象。
尺寸大多为二号、三号,器型多有竹节、和尚盆、天落盖,大器型、铜鼓型少见。

支援前线

加紧生产

我们今天提起盆的型号、尺寸往往无一定论各有各的说法,笔者经常看到为了二个毫米的差距几人争的面红耳赤,有的说成一号盆有的强调二号盆。在此笔者把行内比较规范和认同的尺寸向大家解释公布,以供大家参考。
1.  特大盆    145毫米以上
2.  大一号盆  136—144毫米
3.  一号盆    129—135毫米
4.  小一号盆  123—128毫米
5.  大二号盆  119—122毫米
6.  二号盆    115—118毫米
7.  小二号盆  110—114毫米
8.  三号盆    101—109毫米
9.  小盆     100毫米以下
以上尺寸均以量取盆口外沿(去盖)为准,内口沿不做为测量依据。方盆、六角、八角等异型类尺寸均量取盆口外沿最大外对角线为准。
器型工艺不是鉴别蟋蟀盆新老古旧的关键,这是长期多学多看,然后各人自身不断总结的结果。主要是帮助我们提高对盆的认识和对盆的经济价值认知联系在一起的,笔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基于上述两层意思做一引导,并不想强行改变各人对各类盆器型的自家喜好。事实上在老盆收藏界本就是这样,有的人中意铜鼓的,有的人收藏竹节的,也有人偏爱购买小草盆的,讲白了,青菜萝卜各有所需罢了。

附图一(各时期铜鼓盆剖面对比图)

附图二(各时期竹节盆剖面对比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青鸟网-青鸟论坛,青鸟文化艺术,花鸟鱼虫,花鸟交易,花鸟图片,综合文化尽在青鸟网 ( 黔ICP备11000405号 )

GMT+8, 2024-12-4 16:43 , Processed in 0.05361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