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y]蜡嘴小知识![/fly][move]知识小蜡嘴[/move]
蜡嘴鸟是有那么一点古怪,外形上看起来有点像麻雀,站在铁叉子上一副深沉的样子,头上一顶黑帽子,加上一只黑尾巴,又有点微缩版企鹅的感觉。长着一张又厚又大的嘴,每天吞进吐出的都是只比芝麻大点的麻子。看着它们熟练地吐着麻子壳,让人忍不住想掰开它们的嘴巴看个究竟。
但是这只能想想而已。等你真想上前动手的时候,这群蜡嘴鸟的老大--老靳可就不让了,抬头一看,老靳站在一边,也正嗑着麻子呢。一会儿从口袋里掏出一小把,放在手上,这蜡嘴们就挨个蹦到他手上来,嘎喯嘎喯吃上几个,吃得差不多了,老靳一晃荡手,再换下一只鸟。
秩序源于默契。天天和蜡嘴泡在一起,老靳和它们相互都太了解了,常常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只需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想干什么。
每天早起,老靳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着葫芦给这七只蜡嘴上“早茶”。过了一个晚上,老靳知道它们肯定渴了。要是嘴巴一个劲儿伸在葫芦里不肯出来,那就是要洗澡了。别看这些蜡嘴飞在天上,可是一点也不怕水,站在老靳准备好的小盘子里,非要洗个畅快不可呢。等它们一个一个喝过水,也洗过澡了,老靳又把它们带到了院子里,插上铁叉子,这七只小蜡嘴就像七个小音符似的,1234567,站在了铁叉子上。小小的四合院,因为有了它们的到来,因为有了清晨里画眉鸟一样的晨乐,顿时显得生机勃勃。早起上班的邻居们,跟老靳打完招呼后,也不忘了问候一下这些可爱的蜡嘴:小家伙们,今儿个你们老大又带你们去哪玩儿呀?
最近情况特殊,老靳很少带它们出去了,只在这四合院里活动活动筋骨。他说鸟和人一样,不能太孤独了,养着它们,就得像它们给自己带来高兴一样,你也得让它们活得舒服。跟这些蜡嘴鸟一起玩儿,就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在这小四合院里,老靳加上这七只蜡嘴,也成了一道不小的风景。老靳喜欢用一根钢管朝天空吹豆子,然后忽地一下,一只蜡嘴就飞了上去,把这个豆子准确无误地接住,然后飞回来再把豆子放到老靳的手里,这一出表演让旁边看着的人直叫好。忍不住要问问这些蜡嘴是怎么训练的?旁边的邻居先说:他从15岁开始养鸟,现在都20多年了,鸟语都能说了。老靳说,全因为这蜡嘴,天生就会,它嘴巴大啊。
有人问,为什么我歌唱得这么好,因为天生嘴巴大呗
一句话把小院里的人都逗乐了,架子上的七只蜡嘴鸟,似乎也听懂了这句玩笑,来来回回地蹦跶着。
天赋异秉
技术娴熟的杂技演员
杂技演员,不是愿意当就能当的。得有先天条件加后天训练。蜡嘴们长着一张大嘴,的确是很适合接住任何在空中飞行的小黄豆子什么的。起初为了训练它们好好接豆子,老靳也是费了不少心血。调皮的蜡嘴,一吃饱了,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往天上飞,去接什么豆子了。它只管待在铁叉子上等豆子掉到地上再拣来吃。后来老靳决定用苦方法训练,那就是事先不让它们吃饱,因为一吃饱了,它们便对工作以后的那一粒报酬不感到兴趣了。渐渐地,这些蜡嘴估计是饿红了眼了,看见钢管里有东西往天上飞了,就赶紧飞扑上去接住。现在,终于达到一级杂技演员的水平了。
看我鼻孔朝天的样子,像个傲慢的哲学家否
笼子会毁掉鸟儿的尾巴
记者:鸟不养在笼子里面,不怕飞跑了吗?
主人:鸟不能放在笼子里养,那样就把它的尾巴给毁掉了,它天天在笼子里蹦来蹦去的,尾巴肯定糟蹋得跟扫把一样。要是想养着鸟光听它叫唤得好听,放笼子里也凑合。
记者:现在这个时候,这些鸟是不是得有一些特殊的照顾方法?
主人:我觉得我家的鸟不用,粪便我及时收拾,不远放,顶多在这院子的上空飞飞,它们是干净的健康的。
饲养不用笼子用铁叉
因为长着一张又大又厚重的嘴,闪闪有光泽,像是一层蜡,因此得了蜡嘴这个名字。外国人称它为爪哇麻雀,因为苏门答腊和马来都是它的原产地。在中国古名桑扈,江浙和北方人都喜欢养它们,饲养时不用笼子而用一只铁叉。
蜡嘴鸟是鸟中的歌唱家,通常活动于城郊地区的阔叶或针叶树林。夏季通常以小昆虫为食,冬季则找食种子和谷物等。在动物王国里,蜡嘴鸟孵卵最快,一般情况下只要九至十天,幼雏就可孵出。<<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