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79|回复: 3

(转贴)美丽的西溪!我刚去过不错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 17: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二期工程预计年内启动。这个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自去年5月开放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完善中。据了解,规划中的整个湿地公园占地约10平方公里,整体投资约40亿元。

如何看待这笔投资,杭州市有关人士认为: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政府算的该是一笔“大账”。据了解,为西溪湿地公园保护立法,已被列入今年杭州市人大的立法计划。

都市之中自然野趣

船划开水面的涟漪,一直漾到附近的芦草、老树处。看似在同一条河上划船,可早不知道拐过几个弯了。这里是河港、是池塘、是湖泊、是沼泽,被一道道堤岸和一片片树林分割着。这些交错的港汊,以前是当地居民围堤拦出的鱼塘。

“直到10年前,我们这里出行,还是划着小船到京杭大运河边。”二十多岁的沈建卫回忆。他现在是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一名导游。从祖先开始生活的水乡居然变成了一个公园,小沈说,当时绝大部分的村民都无法理解。如今,鱼塘人迹虽已不见,水乡的风光却一如几十年前。

“整个湿地有2000到3000个水塘,在高空俯瞰,这些鱼鳞状的水塘,像大地的肌理。”西溪湿地公园的总规划师周少雄说,整个公园的规划,都是为了恢复原先自然的风光。可是在人工环境生活得太久,大家开始忘记自然的模样。园林施工队清淤挖池塘,不知不觉就勾勒出人工痕迹,只好多次修改。

利用保护几次斟酌

如何面对这一片自然土地,曾经困惑的不止是施工人员,甚至包括专家们。周少雄2003年开始介入湿地开发保护的规划。如何开发,专家们曾左右摇摆过几次。

“最早我们定位在景区旅游。后来,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关注,有专家提出‘保护地’的概念。”所谓“保护地”的理念,主张的是不允许任何人迹进入的极端保护方式。2004年,国务院一份关于湿地保护的文件中,提出了湿地公园的概念,开发保护并适度利用。最终,西溪湿地选择了现在的方案。

按照保护方案,湿地公园对旅游作出一定的限制,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去年“五一”黄金周的限制游客人数。公园还对声音、排污、灯光等都进行了控制。

短期投资长远眼光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城西,与西湖隔山相望。乘车前往,当感觉空气中多了水分,温度也变得适宜的时候,就到了湿地公园的外围。“湿地公园的建成,除了旅游外,改善的是整个杭州的环境。”杭州市西湖区宣传部主任吴建忠说。

导游沈建卫的爷爷80多岁,因为湿地开发搬离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老人有空去公园看的时候,难免遥望着祖宅原来的位置惆怅不已。可是后来老人高兴地告诉子孙:柿子树还在,那里的水变得很清。在湿地开发之前,当地有2500多户农民,1.3万人,养了2万多头猪。各家通自来水之后,村民们把垃圾倒进水里。“在水里划船很辛苦,因为臭。”沈建卫说。

“40亿元的投资很大,可是假设西溪湿地破坏了再治理,40亿元够不够?”周少雄说。太湖水污染,影响当地经济。曾有专家估计,如果要使太湖水质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水平,至少要投入上千亿元资金。

近几年来,长三角地区开始兴起“湿地热”。对湿地的保护,都具有这样的特征:投资大,回报慢。直至今天,仍有少数官员怀疑,杭州投资湿地公园,是否值得。有专家认为,政府管理城市,需要有长远眼光,面对“投入”和“产出”的矛盾,要算一笔“大账”。

“我们希望能探索出一种‘西溪模式’,适度利用,并通过利用反哺科学保护,最终找到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周少雄说。目前,湿地附近的房地产,已经飙升了三四倍。湿地保护还能带来更多其他的隐形收益,如提升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观光休闲客等。

尽管,这些收益不能在几年内迅速体现,可是受益的,最终是这个城市现在和未来的居民。这笔投入,则仿佛是为子孙预先存入的“定期存款”。
发表于 2006-4-2 17: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去了两次杭州都没机会去过那里 看看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2 17: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的。
不过在里面可以静静心的玩几个钟头,不过如果坐摇撸船更舒服,好多景观走路是看不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 19: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照片有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