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兰江

南京雨花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18: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岗与梅廊

   东晋梅岗,又称梅岭岗,东晋初期,胡人压境,都城南迁,豫章太守梅赜带兵抵抗,屯营于此。为了纪念梅赜将军的高风亮节,后人在岗上建梅将军庙,广植梅花,遂称为梅岗。到明清时,这里已形成梅海,与钟山脚下的梅林成为南京东郊、南郊两大赏梅胜地。为重振梅岭雄风。1999年,雨花台风景区在此复建梅岗,由"访梅亭"、"问梅阁"、"寒香轩"、"曲廊"四部分组成,曲折幽深的长廊与周边的千树梅花相映成趣,成为南京市的重要赏梅之地,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的重要分
2005112715424016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18: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太监义会碑

   在梅冈的北麓,有一块内容很特别的碑,这就是明太监义会碑。这块碑以青石雕成,体形高大,通高2.64米,宽0.84米,碑首有浮雕双凤等云纹,碑座下部镂刻海水、江牙、山峰和四合云纹,上部饰云雁祥云图,工艺精湛,圭首额书坚题阴刻篆书"皇明"二字,碑上有"南京司礼监等衙门太监等官义会碑"字样,碑文上列了27名宦官名号、出生地,反映了明代宦官们到雨花台结集、出游等内容,堪称特定时代特定人物和阶层给我们留下的特殊历史遗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18: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曦园孔雀园

   南京最大的孔雀生态观赏园。这座依山傍水、小径曲折的小院有个很古朴典雅的名字叫"曦园",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原来是雨花台风景区的外宾接待室,1993年建成南京孔雀园。它占地面积36.5亩,为江南庭院式花园。曦园圆形石门古朴幽邃。迎门是雨花石铺就的阶台。走进曦园,雨花石小径载您缓缓前行,阳光从两侧的雪松枝叶间泄出来,给您无限温馨。园中山青水秀,林茂竹翠,梅、桂、紫竹,枯藤老树山花,营造出几许思忆之情。曦园以放养孔雀闻名遐迩,园内有蓝、白孔雀100多只,人与美丽的孔雀共处,流溢着安宁、静谧、幸福和快乐的气息
2005112715424046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19: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雨花喷泉
2005112715424062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19: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园门休闲广场

   这里是供游人休憩的圆门休闲广场,每年的春季花展、秋季菊花展,这里都是主展区。广场内还有"大象母子"、"风车"、"滑板"等游乐设施,供游人玩耍
2005112715424056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1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烈士陵园区

北大门
2005112715424159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19: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雨花台烈士群雕

   它是雨花台烈士陵园的标志。建于1979年,高10.03米,宽14.2米,厚5.6米,由179块花岗岩拼装而成,总重量约1300吨,是目前我国同类题材花岗岩雕塑之最。它主题突出,层次分明,上实下虚。大家请看:那戴着镣铐、蔑视敌人的工人;横眉冷对的知识分子;怒目圆睁的农民;临危不惧的女干部;咬紧牙、抿着嘴的小报童;身陷囹圄、充满胜利希望的女学生;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九位先烈在就义前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
   这9位烈士是谁?这么高大威武、浑厚凝重的雕塑出自哪位大家之手?他们是成千上万革命先烈的代表,而不是具体的哪些烈士;这个群雕是我国著名雕塑艺术家刘开渠大师设计,由广州、上海、北京、杭州、南京等地的雕塑家集体创作完成的。还有的同志问为什么选9个人?这是根据中国的"9"为大为多的传统民俗而沿用的,寓意在雨花台牺牲的先烈人数非常之多。
   塑像为什么建在这里?因为这里是北殉难处烈士就义原址,是杀害革命烈士最多的地方。在雨花台共有三处烈士殉难处,这里是北殉难处,1927年至1937年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杀害的烈士多集中在这里。东殉难处位于东岗坡下,是反动派解放前夕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场所;西殉难处位于中岗西侧,为烈士丛葬地,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众多烈士,草草掩埋于此,风雨侵蚀,岁月流逝,此地曾白骨累累,被老百姓称为"髅上髅"。在东、西殉难处,都建有纪念性的标志,大家一会儿经过时可以看看。
20051127154241898.jpg
2005112715424197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19: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

   矗立在我们前面的就是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碑名和前面烈士纪念馆的馆名都是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建成于1989年,位于占地面积5010平方米的雨花台主峰广场上,由纪念碑、碑廊、地下大厅三部分组成。纪念碑为花岗岩贴面,高42.3米,有人能说出他的寓意吗?(它是寓意南京1949年4月23日解放。)有哪位游客注意到我们刚才进的雨花台北大门高多少米?有什么寓意吗?(它高11.7米,是纪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纪念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构成,碑额似红旗如火炬;碑身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背面有江苏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撰写、著名书法家武中奇书写的碑文;碑座前立有一尊高5.5米、重约5吨以"宁死不屈"为主题的青铜圆雕,有的同志说他像邓中夏烈士,其实他也是众多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象征。
2005112715424145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19: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倒影池、纪念桥

   从烈士就义群雕、到纪念碑、碑廊、倒影池、纪念桥、纪念馆、忠魂亭,形成了气势恢宏的雨花台纪念建筑群,可与美国的林肯纪念堂相媲美。该组建筑在1999年第26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获金奖,两边绵延的东、西炮台山上广植苍松翠柏、红枫鲜花,使这组经典建筑庄严肃穆、气势磅礴。雨花台纪念建筑的构思非常巧妙,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前面的倒影池就是利用原有地形,运用物理学折光原理,巧妙地将纪念碑、纪念馆的影像在池中南北两端水面上显现出来,形成独特的景致,供人们欣赏。倒影池南北两端各有一块花岗岩和大理石照壁,北面照壁上用汉、壮、蒙、维吾尔、藏五种民族文字镌刻着《国际歌》,南面的这块是用这五种文字镌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倒影池南端两侧各有一座肃然垂立的圆雕,高5.5米,战士手握钢枪肃立,少女扶手胸前,他们神情严肃,目光柔和,表达了人们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的主题。
   1986年7月动工,1987年1月建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双曲不等跨拱桥。长103米,宽12米。桥面两侧有1米宽的卧式花岗石栏杆,坡面上镶嵌有直径1.02米花岗石雕刻的24只花圈,表达了人们对先烈的无限崇敬之情。
20051127154241145.jpg
2005112715424157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19: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歌、国际歌墙
2005112715424177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