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曾宪烨
树桩尾梢飘垂不超越盆底线的谓之半悬崖型树桩。
大悬崖树桩与半悬崖树桩的分别在于主干尾梢是否超越盆底。从干势看大悬崖树桩干身下弯后急泻,气势流动、险峻。半悬崖树桩干身弯曲下垂后平稳横飘,起伏跌宕没有大悬崖树桩激烈。一如飞瀑千尺,一如溪涧潺潺,二者的意境表现是完全不相同的。
由于二者干身上的区别不同,相对来讲,半悬崖的树相比大悬崖的树相容易寻找。大悬崖树桩着重于垂的气势,半悬崖造型着重于飘的韵味。在造型上两者都特别着重于根部弯曲下垂部位第一托机枝的塑造,主脉上昂,丰为全桩最高点,起着树冠的作用,副脉追随主干横伸,间中也可取逆势,加强动感变化。由于植物的向阳性,当千身飘垂到一定的低位后,尾梢最后要追随阳光上翘,才合乎生长规律。固大悬崖树桩,半悬崖树桩、枝梢的最低位不是尾梢,而是作为重点枝塑造的侧枝。
图一是陆志泉先生的红果作品《醉卧山前》,它是典型的半悬崖树桩造型。作品中每一托枝分布的位置、出枝角度、占据空间都经过周密的考虑,恰到好处。特别是作为第一托的顶枝,第二托的重点枝是全桩的造型精华枝,值得每一个盆最爱好者认真思索和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