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584|回复: 6

半悬崖式的造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8 10: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曾宪烨
  树桩尾梢飘垂不超越盆底线的谓之半悬崖型树桩。


  大悬崖树桩与半悬崖树桩的分别在于主干尾梢是否超越盆底。从干势看大悬崖树桩干身下弯后急泻,气势流动、险峻。半悬崖树桩干身弯曲下垂后平稳横飘,起伏跌宕没有大悬崖树桩激烈。一如飞瀑千尺,一如溪涧潺潺,二者的意境表现是完全不相同的。


  由于二者干身上的区别不同,相对来讲,半悬崖的树相比大悬崖的树相容易寻找。大悬崖树桩着重于垂的气势,半悬崖造型着重于飘的韵味。在造型上两者都特别着重于根部弯曲下垂部位第一托机枝的塑造,主脉上昂,丰为全桩最高点,起着树冠的作用,副脉追随主干横伸,间中也可取逆势,加强动感变化。由于植物的向阳性,当千身飘垂到一定的低位后,尾梢最后要追随阳光上翘,才合乎生长规律。固大悬崖树桩,半悬崖树桩、枝梢的最低位不是尾梢,而是作为重点枝塑造的侧枝。


  图一是陆志泉先生的红果作品《醉卧山前》,它是典型的半悬崖树桩造型。作品中每一托枝分布的位置、出枝角度、占据空间都经过周密的考虑,恰到好处。特别是作为第一托的顶枝,第二托的重点枝是全桩的造型精华枝,值得每一个盆最爱好者认真思索和学习。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6-8 10: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二是利用蘖生的副干短截后重新培育成的第一托顶枝的造型。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8 10: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二第一托枝主脉上昂在最高位形成树冠,左副脉紧跟主干取顺势,右副脉取逆势。第二托低位要枝在干身最低位分出,主咏与干身走向相同,副脉逆转求变化。尾梢上昂与头根部弯位在一水平视线上更能引起观赏者的注目,是半悬崖式树桩中比较成功的造型。

  图三是造型设计图。此桩的造型重点是利用原托基培育为第一托;原第二托托基培育为低位的重点要枝;尾梢连续两个急弯短曲,使顺流的干身气势有逆,正如奔流的黄河之水,突为巨石阻挡,流势逆转,表现出自身的力度美和节奏美。
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8 10: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悬崖造型与半悬崖造型基本相同,第一托和第二托定托位置也相差不大,大悬崖干身低垂急泻,半悬崖千身飘动横走,二者态势不同,表现的意境也不相同。只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区别,才能使作品快速成型,少走或不走弯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8 10: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9 22: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0 02: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