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兰江

国兰的主要形态和特征----蕙兰(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19: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梅的叶形
程梅草(兰翠苑).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19: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梅的叶芽
程梅芽(阳光兰苑)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19: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梅的花苞
程梅花苞(兰风堂主).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19: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梅的花苞
程梅花苞.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20: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梅的花
程梅(黄鲁)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20: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梅的花
程梅(黄鲁)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20: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梅的花
程梅(亮晶晶).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9 08: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元 字
瓣型: 赤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清朝道光年间由浒关艺兰者选出。
特征:叶姿斜垂,叶成“U”字形 叶长45-50公分,叶宽似程梅,叶色比程梅浅一点,叶子雄伟。出草率低,但容易起花。
三瓣头圆长脚,紧边,瓣质厚,花色翠绿,五瓣分窠半硬捧心,棒瓣前端有一指形叉,为其特点。肩平,执圭舌垂而不卷,舌面缀有鲜艳的红点块状,花形大,直径可达6-7公分,花梗特高,在60公分以上,花梗绿底有紫红晕,每梗着花5-7朵。花品端正,为赤蕙大荷形水仙精品,为老八种赤蕙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9 08: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兰蕙小史》补遗--(续六)

牟安祥

13,赤蕙“元字”
《兰蕙小史》:“三瓣短圆,开花时浇水则走长。分窠半硬捧心,执圭舌,干粗而长,肩平,色绿。道光时出浒关。”
《兰蕙同心录》中纪载这个品种时说:“赤蕙元字 道光时出浒关。五瓣分而稍长,色绿,紧边,半硬捧,执圭舌,干粗,肩平。小蕊头形见沈沛霖注小三并门。此花从幼云公祖处携来,花甚起发,梗高二尺余。”
“元字”的落山和选育时间,我们现在己经无法详细地考证了。“道光时”是指公元 1821年--1850年,这三十年间,俗称道光年间。《兰蕙同心录》成书是公元1865年,与道光年间最近还差十五年,道光年间也不见兰谱传世。“出浒关”,浒关在苏州北部一个小镇,离苏州很近,大约相差十五公里。别看是个小镇,历史上是极繁华的古镇,“关顶”也是在这儿选育出来的,靠苏州一带的无锡、常熟、太仓历史上很多名种兰蕙相继选出,有记载的大约近百品之多。当然其中很多铭品来之于浙江等地,故有“江苏的草出在钱上”之说。
“元字”是蕙花老八种之一。其叶姿雄伟若“程梅”,颜色更翠;花葶粗而高出架,红簪绿花,肩平拱抱,圆头;半硬捧心,捧前似有指形,如手执“朝板”,“执圭舌”红斑鲜艳。花品极佳,丰姿独绝,称其赤蕙之“元”,是难得的珍品。“元字”的舌历来被称为蕙花中“执圭舌”的典范。所谓的“执圭”舌形其实也是一种形体的借助,这里面所说的“圭”,古时又称“笏”,也称玉板、朝板,此物按照《释名》的解释为“笏,忽也 。君有教命,有所启白,则书其上,备忽忘也。”大臣们上朝面君陈事用的,后来道教也用于礼仪中。“执圭舌”的形状为长方形舌(中间略窄),斜下平出不卷,舌端纯尖(如同三角刃一般)。按照《兰蕙同心录》的记载:“小蕊头形见沈沛霖注小三并门”,这里面便出现了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元字”是应当归进“梅瓣”?还是应当归进“水仙瓣”中去?这实在是一件值得探讨的事情。
认为“元字”应归入“梅瓣”的有《兰蕙同心录》。许霁楼认为小蕊头形,应归入萧山沈沛霖“蕙蕊头形八法”中“梅瓣门”,“小三并头形”便是其中一种。沈沛霖在“小三并头形”中说:“开重紧边五瓣梅。软蚕蛾捧心或挖耳捧,大如意舌。梅门精品。”沈渊如也认为是“梅瓣”花,他在《兰花》中将“元字”列入“赤壳类绿花梅瓣”。《兰苑记事》中载朱晓阳“苏州挖掘和选出的老种名品一览表”中称“元字”“赤壳类绿花梅瓣”,《韶兴兰文化》认为此种是“梅瓣”;略晚于《兰蕙同心录》的《兰言述略》将其列入“赤水仙”中,直接称其为“元字仙”,《中国兰艺三百问》认为“元字”花蕊头形为大平切,称其为“赤蕙水仙”,《江浙兰蕙》认为是“赤蕙大荷形水仙”;而吴恩元、王叔平、顾树启、诸友仁、冯如梅等艺兰大家们,没说“元字”是梅还是仙,称其为“赤蕙”中的名品。如此说来,似乎有点混乱,其实不然。这牵扯到一个兰花分类问题。古代的艺兰大师们对春兰蕙花除了按照瓣型的标准,同时也按照苞片的颜色统一分类,用这种方法将细花从行花中区别开来后进行归类。尤其在蕙花当中,由于一茎多花的本身的特点,所以在蕙花中,可以在区分的壳色后加瓣型;也可以以壳色进行细花直接归类,不必称瓣型。假如我们抛开壳色,单独以瓣型来品论“元字”,那么“元字”倒底是梅还是仙呢?按照《兰蕙小史》中论述:“外三瓣短圆,捧心起兜,而舌硬不舒者谓之梅。外三瓣起尖,捧心有兜,而舌下垂者谓之水仙。”“元字”从捧瓣来说,是完全具体“梅瓣”花的特点,关健在于舌,“梅瓣”花对舌的要求是“舌硬不舒”,这里所说的“舒”是舒展、长短的概念,“执圭舌”是长方形前端钝尖的舌,似乎达不到梅瓣花这种舌瓣“不舒”的要求,再加上外瓣虽然圆头,但是脚略长一点,便将“元字”归进水仙瓣中去了。那么为什么另一些艺兰大师,却认为“元字”是梅瓣花呢?这其中有几种原因,其一,“元字”从瓣型的角度来说,确实是介乎于“梅瓣”与“水仙瓣”的中间类型,每个人对瓣型花标准认定的不同,归类便产生偏差,“元字”是标准的“执圭舌”,舌硬,斜出不卷,从蕙花普遍的舌的长短和宽度来看,“执圭舌”不该列入长舌的范畴;其二,兰艺历史中对瓣型的要求不同,尤其体现在舌上,虽然总体上要求梅瓣花的舌瓣短圆,例如如意舌、留海舌、小圆舌,但是大圆舌及其他舌型也存在于传统品种的梅瓣花之中,这也是我们常常在古谱中所能看到的“大舌梅”这种提法。传统的蕙花梅瓣中舌瓣下宕或微有后卷的现象也存在,如此相比较,“执圭舌”出现在梅瓣花中也是正常的;其三,从外瓣来看,《兰蕙小史》说“元字”“三瓣短圆”,从今年蕙花展的图片来看,“元字”确实具备这种开品。但是我们从这几年所出的兰花图片上看,“元字”的两个侧萼长脚的多,甚至瓣端圆头不明显,这就给“元字”认定为梅瓣带来困难,归进“水仙瓣”也是依据之一。其实《兰蕙小史》上讲的很明白“开花时浇水则走长”,这还是培植的问题,培植的方法是要影响兰花开品的,这不该作为瓣型认定的依据。总之,我比较认定“元字”是梅瓣花这种看法。这也许是尊重历史的习惯和瓣型综合认定的感觉吧。对古瓣型习惯的认识必然影响着后辈的艺兰人,虽然瓣型学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但是脱离不开继承这个最起码的基础。因此,在“元字”的瓣型区别上,有人完全站在继承的角度,而有人站在发展的角度上去区分。断言孰是孰非,争之无益。随着瓣型学说的进一步发展,瓣型的区分将更细致,更明了、更简单。什么“大三并”、“小三并”、“大平切”、“小平切”现在少有人提及,只重结果的“梅、荷、仙、素、奇”,便如同瞎子摸象一般。我个人的观念难能更改,发展是离不开继承的。没有继承,发展便是一句空话。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去学习祖宗留下的遗产,只是不要墨守成规。绿、赤蕙的这种简单的分类,虽然从瓣型上看来模糊,但是却非常适用于一茎多花的蕙花。
至于《兰蕙同心录》中说的“元字”小蕙头形是“小三并门”,而《中国兰艺三百问》说是“大平切”式,这如同老式的计量单位“一斤等于十六两”与现在的“一公斤等于一千克”一样,是需要认真加以换算后,才知孰是孰非的。这只有留待以后去做了。对于蕙花的头形,应当说仅仅是一种概率,一种经验的综合,它是帮助我们去认识蕊形取与不取的最起码的凭证。通过这张“凭证”,登上选取蕙花珍品的“自由王国”中去。袁世俊曾经说过:“凡兰蕙有外见之相者,必出佳蕊,不致失望,惟求上品,则百中之一耳。”

我将《兰蕙同心录》中“元字”后附诗录下:

红裆翠袖步潘妃,空谷芳音赏识稀;
不是灵根珍席上,荣名那夺锦标归。

              发贴时间: 2003-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9 08: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字的草形
元字2-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青鸟网-青鸟论坛,青鸟文化艺术,花鸟鱼虫,花鸟交易,花鸟图片,综合文化尽在青鸟网 ( 黔ICP备11000405号 )

GMT+8, 2024-9-22 06:41 , Processed in 0.04887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