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人的家(散文)
●郭洪林
军人的家庭是绿色的,有着和春天一样的绿美和生动。一枝绿橄榄永远在心中枝叶茂盛,一袭绿军装就占满家里的大半部风景。军人的家庭充满了健康温馨的色彩,当兵的丈夫或从训练场上归来,带一身雄性的英武,混着泥土和春草萌动的气息,让整个家庭充满生机。或利用闲暇时间,陪妻子儿女漫步在三月的杏花春雨中,演绎一段春情的浪漫。军人的妻子在妩媚的同时比一般女性更多了一份飒爽,这是军人家庭特有氛围中化润出的物质美,是一种特有的“酷”。军人的孩子,流淌着军人血液的下一代,与社会上的孩子相比,自有其“另类”的一面。尤其是在军队大院里长大的孩子,受部队令行禁止的规范,受坚韧挺拔的军人作风的熏染,加之受兵叔叔们的宠爱,变得既有个性又活泼顽皮,在与小同学的交往中往往显出性格上的沉稳果断又不失机智顽皮。
比起一家团聚的幸福,更多的军人家庭是一种长相分离的生存状态。对这样的家庭来说,一家人在春天的芳草地徜徉是奢侈的,他们同样热爱春天,甚至比一般人更需要春天里绿色阳光的抚摸。但是,使命让他们不能长相厮守,不能全家人一起享受春的明媚。于是,全家人对春天的向往,和长久的思念一起在心中绽放出两个春天,一个是家乡的春天,一个是军营的春天。彼此的春天形成的守望和惦念架起一道绿色生命的通道,这一头的惦念和那一方的守望,中间填满几多真情故事,构造出一种凄美的生命境界。
丈夫远在边关山野,肩负神圣使命,守卫着祖国的和平和千家万户的团聚,对家的惦念让一缕缕春的讯息捎回家乡。妻子赡养老人,教育子女,用纤弱的身体支撑着一个军人的家。丈夫不是为了外出发财而抛妻别子的淘金者,他们怀揣一颗忠诚,头顶一个信念,远离故乡和亲人,用青春书写军旅人生,一颗兵心映在边防线的冰雪中,融进热带丛林巡逻的小道上,浸泡在岛礁下咸涩的海水里,把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憧憬寄存在光阴的大树下,被光阴长时间沁润的思念和憧憬,变得纯熟而凝重,和父母妻儿的团聚,就成了他们从这棵大树下取出的增值的幸福。身在家乡的军人妻子,不是都市中时时上演的现代意义上的留守女人,也不是传说中织女对牛郎的痴望,更没有孟姜女哭寻万杞良的悲凄。她笃信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她心底深藏着人类善良的本性和奉献的美德,默默演绎一曲新时代舍小家为大家的真情乐章。
这种军地结构的两地家庭给分离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在人性的光辉不断张扬,人们从精神到物质都在奔小康的今天,我们不能不由衷敬仰这种家庭构架下流动的真情挚爱。在春回大地时,默默耕耘的人群中,他们更多一分艰辛,春天的鲜花应首先向他们绽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