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8-21 11: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 云遮雾罩
一大清早,港前小区里,一个小杂货铺的老板刘老汉就起来开店门,上了年纪的人就是起得早。刘老汉开门后,开始整理货物,清洁柜台。待刘老汉整理好货物,清洁完柜台,一缕阳光悄无声息地照进小杂货铺。此时小区里大多数人还在被窝里。跟往常一样,刘老汉沏了一壶茶,坐在柜台后面慢慢品尝起来。他一边品茶一边等送早报的小伙子。
“突突突”一阵摩托车发动机的声音从远到近,老汉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站起来走到门口。一辆摩托车开到小杂货铺门前停下,开摩托车的小伙子从挂在车旁的邮件袋里拿出一份报纸,递给刘老汉:“老人家,今天的早报来了。今天早报有看头,本市的凶杀案破了。”
刘老汉接过报纸:“噢,早报办的不错,我就喜欢看早报,谢谢。”说着转身回到柜台里,坐在柜台后面,掏出老花眼镜戴上,边品茶边翻阅报纸。他先把报纸各版的标题浏览了一遍,然后又回到头版头条的位置。在头版头条有一行黑体大字跳进老汉的眼帘“刑警神功,手到擒来”副标题是“本市迅速告破3.21凶杀案”。刘老汉挪动一下身体,让自己坐得更舒服一些,然后呷了一口茶,便开始阅读手中的报纸。他把其中的一段文字轻声念出来:“……3.21凶杀案凶手杨海平因妒忌同事出国深造,怕影响自己前程,遂生杀心,于三月二十一日夜十一点左右杀死被害人……。”老汉念到这里,放下手中的报纸,嘴里念道着:“十一点左右杀人。十一点左右……有些蹊跷……不大可能吧。该不是冤案?”刘老汉呷了一口茶,在小杂货铺里踱着小步来回转。
一个中年妇女来小杂货铺买东西,看到刘老汉这样,感到有些怪:“你这样转着干嘛?该又是一种新的煅炼方法?唉,来包味精,我在等着煮菜用。”
刘老汉停下来从柜台里拿了一包味精递过去:“没啥,没啥。这个你不懂。”
中年妇女刚转身要离开,老汉就叫住她:“哎,你等等。烦你路过我家门前时,叫我老伴来。”
中年妇女:“好的。”
刘老汉继续在小店铺里面踱步,心里在想:“有问题,肯定有问题。是冤案。不行,我得去公安局一趟。人命关天的事,我要管。”
刘老汉的老婆来到店铺:“老头子,有啥事?”
刘老汉:“你看看店,我上趟公安局。”
老太婆一惊:“你犯什么法了?”
刘老汉:“唉。谁犯法了,我这是在救人。”
老太婆:“哟,没看出来,见义勇为,就你这把老骨头?”
刘老汉:“我不跟你磨嘴皮。你看一会儿。”
刘老汉边说边忽忙地走了。他回到家里,推了一辆旧的自行车,寄上便往公安局奔去。
西灶市公安局门口,刘老汉推着自行车,在向门卫询问:“我要反映一个问题,不知道找谁?”
门卫:“你老要反映什么问题?”
刘老汉从衣袋里掏出那张报纸:“我想反映报上登的问题。”
门卫:“那你找错地方了,找报社去。”
刘老汉:“不,报上登的凶杀案。我有重要线索要反映。”
门卫:“哦,找刑侦科。后面那幢楼,三层左边就是。”
刘老汉:“谢谢。”
刘老汉到刑侦科办公室门口,伸长了脖子,瞪圆了双眼往里面瞧。他看见办公室里侦察员们一个个正低头忙着。刘老汉轻轻敲了敲办公室的门,靠门口的一个侦察员闻声抬头看了看刘老汉:“老大爷,有什么事?”
刘老汉走进去:“我想反映报上登的凶杀案问题,我认为凶手不是杨海平。错案。”
办公室里的侦察员们闻声都抬起头,瞪大了眼睛望着老汉。这位瘦高个子,眼尾向下搭拉的老头子,正满面笑容地望着在家说:“我该向哪位反映情况。”
林志森向刘老汉走过去:“老大爷,请进来。”说着,把刘老汉领到后面的科长办公室。对刘老汉说:“这是我们赵科长。”又转过脸对赵正华:“这位老汉要反映3.21凶杀案问题。”林志森请老汉坐下,并给他倒了一杯茶。
赵正华站起来,走到刘老汉身边对他说:“老大爷,今年高寿?”
老汉:“七十有二了。”
赵正华:“请坐下,喝茶。想反映什么问题?”
刘老汉从衣袋里掏出那张早报,指着头版头条的报道:“这上面说的案件我看了好几遍了,觉得有些问题,想向你们说说。”
赵正华:“澳。什么问题?你说说看。”
刘老汉:“报上说的被害人十一点左右被害。可是十二点的时候,他还来我的小店买过干电池。”
赵正华:“老大爷家住什么地方,认识被害人?”
刘老汉:“我家就住在被害人同一个小区,而且我还在小区里开了一个小杂什店,每天都营业到十二点多。那天晚上被害人到我的小店里来买干电池……”
赵正华:“哟,那你说说那天晚上的具体情况。”
刘老汉坐在沙发上,向赵正华和林志森叙述。
那天晚上十二点,刘老汉偶感风寒,人有些不舒服,想早些休息,正准备关店门,郑大洋走过来,对刘老汉说:“有电池吗?”
刘老汉:“有,有。几号的?”刘老汉递给他一对小电池。
郑大洋:“5号的,质量怎么样?”
刘老汉:“没问题。我的石英钟就是用它。”刘老汉看了一眼墙上的石英钟,钟的指针正指向十二点。
刘老汉接着又说:“在这之前,我还见过报上说的凶手杨海平。”
林志森插话:“你认识杨海平?”
刘老汉:“认识,我住旧区的时候和他家是邻居。我看着他长大的,他可是一个好孩子,没想到会走到这一步。”
林志森:“老大爷,你看见杨海平是什么时候?”
刘老汉:“也是那天晚上,具体时间我不知道。我就觉得离郑大洋来我店买电池时相隔好长一段时间……他来我店买一包香烟。离开的时候我看他向大街方向去了。”
刘老汉离开公安局后不久,赵正华桌上的电话响了。他接起电话:“喂……噢,继续监视到中午,如果上个上午都没见到他,下午我们就撒回。”他放 十 各抒己见
西灶市公安局有一个传统的做法,每个星期一上午上班前一个小时,局长要亲自招集各科室负责人在一起开会。各科室负责人在这一小时的班前会上,要简单扼要地汇报上星期的工作情况,说明本星期的工作打算以及如何安排。
今早又是星期一。昨晚下半夜开始滴滴哒哒地下起小雨,早晨雨还在继续,看这阵势雨是不想停了。赵正华匆匆忙忙吃完早饭,披着雨衣,踩着自行车就往局里赶。本来为这宗案子操碎了的心,被这小雨一和,心里突然涌起一股不可言状的滋味。他机械地往前踩着自行车,突然一阵急刹车声把他惊醒。司机破口大骂。赵正华很不好意思地对司机说:“对不起,对不起。”当他到局里的时候,局长办公室后面的小会议室里已经来了不少人。
赵正华到会后大约五分钟,人都到齐了。局长走进会议室,问大家:“人都到齐了没有?”
局办公室主任点了一下人数回答说:“局长,人都到齐了。”
局长说:“那会议就开始。”
这种会议在这个局里已经就象是一种制度了,科长们已经习惯了,大家不用叫,按照贯例,一个科室接着一个科室汇报工作。刑侦科是最后一个科汇报工作。
轮到赵正华汇报工作了,却他正在发呆。坐在他旁边的户籍科科长轻轻捅了一下赵正华,悄声对他说:“轮到你汇报工作了。”
“哦,对不起。”赵正华回过神来,局长却望着他在微笑。赵正华清了清嗓子,开始汇报上周的工作:“……上周我们抓捕了犯罪嫌疑人杨海平,第二天本市的早报就以‘刑警神功,手到擒来’为题发表了破获此案的消息。消息一出,港前小区开杂货铺的刘老汉就来反映情况,说是案发当晚十二点钟的时候,郑大洋还到他老人家的铺子里来买了一对5号的干电池。他认为杨海平不可能杀人,有极大的可能我们抓错了人。下周的工作我现在还没有想好,想请示局领导予以定夺。”
局长说:“好了,时间也到了,今天的汇报会就到这里,散会,赵正华留下。”
与会的人都走了,局长对赵正华说:“正华,看来这宗案件是一块硬骨头,你可得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通知刑侦科全体干警来我这里开会。”
“是。”赵正华回答完,转身离开局长室,到自己的办公室去通知大家,“全体干警们,马上到局长办公室后面的小会议室去开会。”
刑侦科的干警们说说闹闹走进局长办公室后面的小会议室,一踩进小会议室,大家立即停止了说闹,原来局领导一班人已经围坐在椭圆形小会议桌前。看见领导们都已经坐好了,大家也就很快入座。局长见大家坐定后就开口说:“首先,我在这里代表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向你们说:‘大家辛苦了。’”局长停下来,深情地望着大家,然后点点头,“真得辛苦大家了。根据刚才班前会赵正华汇报的情况,我看咱们遇到更大的困难了,也就是说遇到了更狡猾的对手了。说白了,就是我们抓错人了。接下去的工作是考验我们干警才智和勇气的时候。现在我们就这个案件,请大家说说看法、想法、大家各抒己见。”
“……”会议室里静得让人难受。
“怎么了?”副局长打破沉静,“平时我看大家挺能说会道的,今天怎么一个个就象是霜打的茄子——蔫了。”
“大家高姿态,那我就先来说一下自己的想法。”林志森接过副局长的话茬站起来。
局长挥挥手对林志森说:“坐下来谈,大家随便点,大胆谈自己的想法、看法,以及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林志森重新坐下来,接着说:“这个案子一开始,我就参与了侦破工作,而且,大家知道,我还是主要办案人。首先杨海平,这里我就不称他为凶手。”大家笑了起来,林志森也跟着笑了一下,接下说,“他有作案动机。他的动机就是要铲除防碍自己升迁道路上的拌脚石,而被害人正是这块拌脚石。因怕别人抢了自己各种机会,影响自己以后好生活的动机而杀人的案子,大家都知道,国内外都曾发生过。杨海平的杀人动机就是上面说的那种,所以他是有杀人动机的。第二,作案工具我们经过监定是真的,上面有死者的血迹,凶手的指纹,这是谁也无法否定的事实。最后一点就是作案时间问题,而恰恰就是这一点,被一个老头子一句话,便轻而易举地否定了。我们经过科学监定出来的被害人被害时间,竟然如此不堪一击?我不禁要问,这老头是谁?跟凶手有何关联?所以我认为,目前还不能轻易地说我们抓错了人。这对我们局多年来保持的荣誉有多大的损害啊!”
“我说两句。”王丽姗说,“今天我要把我参与这宗案件侦破过程心里的感觉在这里讲一讲。也许有人说我这是犯了侦破的大忌,那就是侦破工作中掺入了个人情感。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想,有怎样的想法,我都不在乎。我非说不可,不然这种感觉它会搅得我心里不宁。一开始接触这宗案件,我就从杨海平的目光中窥见他是清白的。而且直觉明确告诉我他不是凶手。于是我极力否定这种直觉,提醒自己在这种时候不能有半点的个人情感。可是随着侦破工作的深入,各项证据能证实他是凶手的情况下,这种直觉并没有消失,相反更加明显了。因此我痛苦彷徨。上周刘老汉提供的情况,证实了我的直觉是正确的。我想,直觉并不全是坏事,正确的直觉可以引导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去……。”
王丽姗还没有讲完,就被急性子的小刘抢过话头:“我简直是在听人讲故事。我们破案都靠直觉来破,那我们的工作会非常轻松,天下的冤案要用火车拉。”
“我还没有说完吗!你抢我话干嘛?”王丽姗生气了,“我说的意思是刘老汉提供的情况有可能是正确的,我们可能就是抓错了人。我们应该查实刘老汉提供的情况,找出更有力的证据。我的话完了。”
“这不就结了,干麻那么多废话。”小刘悄声嘀咕着。
“……”王丽姗白了一眼小刘,没说话。他俩一开会就爱抬杠,这是全局人都知道的事,可是会后他俩又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小黄见小张要发言的样子,就抢在他前头说:“我认为王丽姗说得对。直觉并不是什么坏东西,没有直觉的人是一个低能的人。正如刚才王丽姗所说的,正确的直觉可以引导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去。去干什么?去获取更有力,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这样才能做到减少冤案或没有冤案。我认为我们应该重新勘查凶案现场,也许我们漏掉了什么蛛丝马迹,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
小黄刚说完,小张就接上说:“我想提醒一下大家的是我们恰恰漏掉了一个重要的证据。这就是经过科学监定出来的被害人死亡时间。”
“对,小张说得对。这难道是可以靠直觉否定掉的证据吗?难道有直觉的人就是神了?我的直觉就常常出错,也许我真是一个低能儿。”林志森自地说。
法医马小娟腾地站起来说:“刚才有人提到了被害人死亡时间。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从会议一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我们确定死亡时间是科学地根据尸腐程度和蝇蛆生长发育情况。但在获取监定死亡时间所需要的气象资料时,忽视了室内与室外的气温差。因此就会使得在确定被害人死亡时间时出现一点偏差。我们在做死亡时间监定的时候,使用的是气象局提供的,案发前后一段时间当时的气象资料,没有考虑到室内的温度要比室外的温度高一些。这是我在工作上的失职,请求局领导予以处分。”
会议室里又一次死一样寂静,大家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满脸惊讶,满脸疑惑。局长环视一下所有的人,打破寂静说:“我们不怕犯错误,就怕犯了错误不肯改,没有勇气改。小娟同志这种勇于承认错误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只有勇于改正错误,才能及时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综合刚才同志们的意见,我们下一步有三方面的工作必须要做。第一,散会后立即审问杨海平。第二,重新勘查凶案现场。第三,调查刘老汉与杨海平有什么关系,以及刘老汉的为人处世。”
散会回到刑侦科办公室,赵正华对王丽姗和林志森说:“丽姗带两个人负责调查刘老汉,我和志森去审问杨海平。”
下电话,向还在办公室里的林志森说,“我们保护陈丽媛的人说,这几天一直跟踪监视陈丽媛的那个男人不见了。”
林志森望着赵正华说:“哎,到现在我真是有些迷茫了,这杨海平与陈丽媛和跟踪人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
赵正华双手一摊:“你问我,我问谁?我要是知道,这案子不就结了?”
林志森耸耸肩:“真够快的,昨天刚抓杨海平,今天早就见报。”
赵正华好象悟出了点什么,点点头对林志森说:“这就叫信息时代。媒体真实客观的报道,对破获案件有帮助。到少目前我认为是这样。”
“是吗?我不懂。不过如果刘老汉说的成立的话,那就意味我们抓错人了。”林志森说完,转身离开赵正华办公室。
赵正华:“……”没有言语,此时他好象自己正走在一团迷雾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