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082|回复: 14

宁阳人和蟋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30 00: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1987年以来,宁阳蟋蟀几乎年年捧得全国大赛的“冠军杯”,于是宁阳理所当然地成了全国“虫迷”们的“麦加”。每年秋季,数以十万计的上海人北京人天津人西安人前往“朝圣”,给宁阳这个小县城送去了两三亿元人民币的滚滚财源。

  有人戏言,当年恨其不死的“害虫”,一下子做到了我们奋斗几十年都没完成的事情——让宁阳人民快速富裕起来……

  蛐蛐叫来两三亿

  又是秋天了。这是一段令京津沪杭数百万“虫迷”及宁阳数十万“虫民”喜上眉梢的日子。进得8月,前者一窝蜂 涌向鲁西南,后者一呼啦杀进庄稼地。宁阳秋天的宾馆是永远爆满的,宁阳秋天的火车是永远超载的,宁阳秋天的田野 是永远沸腾的。

  近十年了,至今没有人能确切地计算出每年8、9月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交通工具,究竟给宁阳运来了多少“负担”,只知道这段日子,小县城交通吃紧,饭店旅馆爆满,大街上成群结对的客商操着各种各样的外地口音向人们问路。对此,县里的统计是约10万,有人认为这是非常保守的数字。这数字是一年年递增的,与地里的虫恰好形成反比。在当地人眼里,这些人可是“财神爷”,他们吃在宁阳、喝在宁阳、住在宁阳、行在宁阳,当地的餐饮业、旅馆业、交通业、娱乐业就这么被带动起来了。

  衣食住行只是外地客商日常开销的一小部分,他们兜里大把大把的钞票是冲着虫而来的。要确切地统计出宁阳每年虫的成交额相当困难,因为很多交易在私下里进行。玉无价,虫亦无价,收虫者怀揣几十上百万是常有的事,很多虫还没离开宁阳,身价就已是千儿八百了。

县上有关部门粗略地估算了一下,给出的数字是8000万元,再加上衣食住行,外来的客商每年在这儿得扔下两三个亿。

  谁都知道两三亿元对一个小县来说意味着什么。县长张庆建曾不无感慨地说,谁都不会想到,小虫会发育成“虫经济”。

  宁阳地处鲁西南,较之于周边的兖州、曲阜等县并无什么优势可言,然而这几年路越修越宽,楼越建越高,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蟋蟀无疑功不可没。

  1999年,县里成立了“中华蟋蟀研究院”,迄今举办了3届“中华蟋蟀友谊大赛”。县委县政府还通过决议,将“虫经济”列为该县支柱经济,推出了一部地方法规,确定了开发、保护、利用蟋蟀资源的发展思路。

  小虫带来的滚滚财源让宁阳人铁了心要打蟋蟀这张牌,8月中旬,笔者在该县了解到,以蟋蟀为原型的县标也即将亮相宁阳。

  十室九空齐捉虫

  宁阳产虫,盛在泗店、乡饮、伏山、磁窑诸乡镇。那里的农民一年之中有两个节日——春节与“秋节”。

  对于他们来说,这“秋节”过得虽不似春节舒坦,但绝对比春节丰腴而实在。汹涌而来的外地客商鼓囊囊的腰包刺激着他们发财的欲望——来宁阳的,哪个不带个万儿八千的,能把钱掏到自家的腰包里那才是本事。

  这可是发家致富的大好时机,于是乎,男女老少齐上阵,十里八村万人空巷,十室九空。人们都干什么去了呢?

  宁阳蟋蟀研究院副院长刘德强说:都去田里捉虫了。蟋蟀上市的时候,正值农闲,这也是天赐宁阳发财机会,于是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垂髫小儿,统统“举起网,作刀枪,若要发,找虫王”,成天往青纱帐里钻,跟当年打日本小鬼子一样。

  宁阳人懂得发虫财还是近十来年的事情。在这里,关于“虫痴”王作民的故事广为流传。

  1989年,农民王作民带了40条虫进沪拜师,师从上海金小龙、陈敬德,老师们不但授艺,还帮他售虫,王作民搓着龟裂的大手,数着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钞票,居然卖了三四千元。消息传回宁阳,人们为之轰动,自此宁阳掀起一股大学“虫经”的高潮,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摇头晃脑者:“大头圆结腚,脑搭浅无多,丝路根根透,明亮若揩磨……”

  8月16日,笔者与几位同行赶到宁阳县泗店镇罗河村时,正是烈日当头的正午。只见三五成群的“娘子军”和“儿童团”正整装向玉米地进发,而正规军——男人们则陆续凯旋归来,准备睡大觉了。

  据说,逮虫分白班和夜班,两个班次逮法不同,规模更没法相比。

  上海的一位记者给我们描述了正规军出动的盛况:

  那是近500个农民在阳光下组成的方阵,被包围的是一片刚收获的玉米地。上午7点,大约一百个体重都在160斤左右的山东大汉,腆着肚腩“嗨嗨”大叫,开始从田头齐步跺脚,那是整齐划一夯土般的“齐步跳”,咚咚之声如战鼓一样令人发怵。早秋的蛐蛐尚在地表,如此爆震之下,焉有不仓皇出逃之理。于是这里大脚狂跺狂跳,那里蛐蛐妻离子散,老人孩子妇女在一边大呼小叫地捕套而且凡是跳的爬的,母蛐蛐幼蛐蛐油葫芦棺材头都要,一网打尽,回去再慢慢打理。能卖钱的,把钱包撑得鼓鼓的,不能卖的也把鸡喂得肥肥的。

  采访中,虫民们总是兴叹虫越来越难逮了。尽管县里推出了一系列保护蟋蟀资源的措施,但是蟋蟀数量的逐年减少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在村子附近,昔日不绝于耳的蟋蟀的浅吟低唱,如今已成绝响。

  尽管如此,却总是有所收获,据说小孩一天能捉3、5条,成人一天(或一夜)能捉15至20条不等。

  有收获就有喜悦,这喜悦在收获真正转化成货币之后才会尽情释放出来。释放虫民们喜悦的地方就是交易市场,在宁阳以泗店、古城、伏山等集为盛。

  富翁出自青纱帐

  8月16日早晨6:30,我们的车很容易就开进泗店镇特色产品交易市场,这在往日是难得的事,主要得益于15日夜里的一场急雨。雨一直绵延到6点多钟,我们赶到的时候,才见四里八乡的人们急火火地涌过来,清一色的妇女,胳膊上照例挂着劣质的人造革提包,包里是大大小小的蛐蛐罐。她们的丈夫们在家里睡大觉。

  这时候,吃过早点的上海、北京、天津、西安客也陆陆续续从他们租住的旅馆或农家里踱出来,摆好了摊子。一天的交易就这么开始了。

  这里的交易多是些十元八元的小打小闹,偶尔也不乏几百上千的大手笔。据介绍,一般一条虫10元左右,一块两块的也有,三十五十的也见,真正过千的,镇上每年也就在100条上下。去年创下1万8千元天价的,那是十年一遇的事情,虫民们并不奢望。

  前时的雨水显然影响了交易的时间和规模。尽管眼前的人头渐渐稠了起来,耳边的叫嚷慢慢密了起来,放眼处,绵延数里望不到边,但这与泗店镇镇长宁玉君的描述仍有一定的差距。

  宁镇长说,泗店作为全县最大的蟋蟀交易集散地,从九十年代初即形成市场,规模逐年壮大。每日凌晨5点半以后,交易即拉开帷幕,一直持续到上午10时左右,沿穿镇而过的一条公路绵延达5公里,甚为红火。一天下来,仅蟋蟀的交易额就是百十万,一个季节下来,就是两千多万。泗店人口有42000人,人均近500元,相当于全年种地的收入。  红火的交易催生出一大批十几万、几十万元户。罗河村党支部书记周加旺与泗店镇泗店村党支部书记张崇立堪称典范。周加旺早年捉虫,近年贩虫,靠着精明大发虫财,家里盖起了上四下四两层小楼,银行的存款连年成倍翻;张崇立不捉虫、不卖虫,家里住着40多位外地客商,吃喝都来钱,家里也盖起了两层的小楼。

  在泗店,80%的农民从事捉虫的行当,一个多月的时间,一般家庭能收入10000来块钱。有些有头脑善经营的,过五万甚至十万不成问题。比如在全县蟋蟀大赛中获得1999年亚军、2000冠军的罗河村农民马立冬,一家五口连捉带贩,一季收入七八万元。

  除却捉虫贩虫的,很多农户还从事着与虫相关的第三产业,镇上有3000多家提供餐饮住宿的旅馆,有2000多人搞交通运输,卖捉虫工具、纪念品的,瓜果点心矿泉水的,就是专门在集市上换零钱的,也有上百个。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泗店人能从外地客商腰包里掏出4000万。在泗店、乡饮等虫市,镇上的农户几乎家家是饭店,户户是旅馆,吃住着十几人或者几十人不等的外地人。他们中间,有大学教授,有商贾小贩;有腰缠万贯驾着私家奔驰而来的大款,也有囊中羞涩挤火车坐硬座的平民。打交道多了,日久生情,大家就都成了好朋友。

  因为蟋蟀,宁阳人接触到走进来的外地客商;因为蟋蟀,宁阳人多了些走出去的机会。这看似简单的走进来和走出去所带来的思想变化,其实正是宁阳“虫经济”的最大收益。
发表于 2006-8-30 00: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安徽人与黄铃呢??

北京人与蝈蝈??  不过北京人太爷们了,不好说故事,还是宁阳人好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30 09: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虫给宁阳人带耒财运,这样下去,要不了几年虫资源越耒越少,怎么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30 09: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30 09: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捉2尾可以 不要连3尾一网打尽
一只小小的蟋蟀可以卖到上万 其中有什么利益驱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30 12: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旦成了热销的商品,资源保护立即就成了新的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30 12: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八版是搞新闻的?写的有深度!我自愧弗如,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30 12: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阳的蛐蛐越来越少了,有好多人都到我们泰安来收蛐蛐了,我的一虫友杨老板到目前光是上千的斗蟋就卖了好几条了。他们基本上天天出去捉蛐蛐,一捉就是通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30 13: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千里孤坟2006-08-30 09:39发表的“”:
捉2尾可以 不要连3尾一网打尽
一只小小的蟋蟀可以卖到上万 其中有什么利益驱动呢?
2尾捉完了,光剩3尾也是死路一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30 19: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阳的长衣虫
snap蛐蛐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青鸟网-青鸟论坛,青鸟文化艺术,花鸟鱼虫,花鸟交易,花鸟图片,综合文化尽在青鸟网 ( 黔ICP备11000405号 )

GMT+8, 2024-12-22 16:11 , Processed in 0.0328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