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北京是他的绰号,他本姓赵,是当年来北大荒的北京知青。大批知识青年返城的时候,他留在了我们这个国营农场,也是我们分场唯一的一个北京知青。也不知道是哪个调皮鬼给他起了这个绰号,他也不生气,谁要是喊“老北京”,他也乐呵地答应。
至于为什么说他是倔人,有很多趣事和传说。我就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给大家说说,以供大家参考。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我们街里还没有修水泥路,都是用砂石铺路,所以很怕在雨天机车碾压。于是在各个路口设立了路栏,但是管理的不是很好,甚至形同虚设。于是领导想到了老北京,让他领着两个人负责这件事。果然,路况变得越来越好,居民的埋怨声少多了。
一天,农场领导要陪同管局的领导要来就精神文明建设搞调研。不巧的是那天正下着毛毛细雨,分场领导让我去找老北京,把主街对外的路口的栏杆打开,以便让领导车队进来。
我找到老北京,说明来意,他看了我半天,只说了一句我不难为你,就和我一起到了机关。
当分场场长说明情况的时候,老北京却哗啦一声把一大串钥匙扔在场长的办公桌上。气呼呼地说:“你们分场有规定,我也执行了。咋地光不让老百姓雨天车不能进出,当官的就可以搞特殊了。要开你们自己开,我是不会开的,大不了我不干了!”
不少机关干部劝说他,破例一次,结果,他扬长而去。
“这个老北京啊。。。。。。”场长苦笑着说,“大家把雨伞全集中起来,去路口迎接调研的领导。”
最后五颜六色的雨伞陪伴着调研组的领导在分场走了一个多小时。
带队的管局领导在讲话中说:“尽管硬件建设上还有些不足,但是管理的责任心和制度的执行还是过硬的。”
当然,老北京没有真的撂挑子不干,而是更加认真。不少刺头也不再找事,他们说:“连那么大的领导车队都敢拦在外面,咱们还是不要自找没趣吧。”
老北京现在已经退休了,分场的水泥路也修成了,机车都集中存放。但是老北京还是经常在下雨的时候在街里转悠。。。。。。
【笔者注:我们的体制是 农垦总局【总局】---XXX管理局【管局】---XXX农场【总场】----X分场---生产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