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来我是准备在Miss Birdadmire后面跟帖的,后来忍了忍,作罢了。原因有二:第一,Birdadmire小妹妹就象一枝带刺的玫瑰花,还真是有点扎手。第二,本人不是专业人士,对于鸟的有关知识,都是从中外各种媒体资料得到,加上对养鸟的一种热爱而去思考实践,至于理解的对错,我自己都不知道,你要用“道听途说、主观臆断”这八个字来评断我的话,那是一点都不错。
对于蓝点颏之品相,Birdadmire从基因方面的论述相当有深度。我也谈一点自己的理解, 算是对大家对蓝点品相的理解提供一点帮助吧。费话说了一大堆,谈到正题说白了也就几句话。
1.蓝点颏按繁殖地域来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欧洲系和亚洲系。欧洲系的蓝点在北欧繁殖,地域跨度并不大,主要就是挪威、瑞典、芬兰等地,从色环来看,主要就是大蓝大紫和白喉两大类。相对而言亚洲系的蓝点在繁殖地域上的跨度就非常大,包括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孜别克斯坦,一直向东横跨俄罗斯的广大地域,外蒙古,当然也有中国的新疆、内蒙古、还有东北地区,从色环来看,主要以五道环为主。
2.从迁徙路线来看,欧洲系蓝点走西线。每年秋天,蓝点颏从北欧出发,沿波罗的海沿岸向南进发,途经德国、法国而进入西班牙,然后在西班牙改道沿地中海向东进发,途经意大利、希腊、土耳其而到达终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这是欧洲系蓝点迁徙的主线,因为出发时间不同,动身早的有的进一步东进到印度次大陆的西部,而动身晚的则滞留西班牙、意大利过冬。当然也有小部分走的内陆路线,也就是途经东欧的波兰、匈牙利、土耳其而进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亚洲系的蓝点迁徙走东线,而路线则要复杂得多,也漫长得多。亚洲最西部的蓝点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孜别克斯坦出发,穿过阿尔泰山脉和天山山脉之间的陕长走廊进入中国西部,然后途经新疆、青海、山西、内蒙、河北、山东一直向东直至京津唐地区与其它地区南下的蓝点会合。京津唐地区是所有亚洲系蓝点迁徙的中转站,其它地区的蓝点同样都途经此处进行迁徙。在京津唐会师后,所有亚洲系蓝点继续南下的路线基本上是相同的,也就是经江苏、上海、安徽、广西、云南进入越南、泰国作为终点站,同样,因为出发时间不同,有小部分蓝点继续向西向南进入缅甸、巴基斯坦甚至到达印度次大陆的东部,而动身晚的小部分在滞留上海、安徽、广西等地过冬。
3.靛颏迁徙不会翻越高大的山脉,多走平坦开阔之地和近水之地,但也不喜欢跨越较宽的水域。
4.从蓝点的繁殖地域和迁徙路线来看,欧洲系的蓝点繁殖地域较小,迁徙路线较短,种群的数量也较小,而且由于生存环境相对稳定,所以蓝点的变异相对较慢。这也就造成了种群的基因相对稳定。
5.说到亚洲系的蓝点,由于生存环境地域广阔,条件多变,种群的数量相对较大,加上迁徙过程中线路重叠,势必造成各种亚种间的相互杂交,所以各种品相层出不穷也就不奇怪了。
6.京津唐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该地区成为养靛盛地,也成为捕鸟的重灾区,希望当地群众捕捉有度,不要涸泽而渔。
想到一句说一句,就这么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