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引用第29楼安国君于2006-10-17 22:19发表的“”: 楼主是说路过你那里而已, 隔了一段时间就离开 了, 继续向它们的终点站进发, 当然接着又会找 另一处地方作为下一个中途加油站. .......
使用道具 举报
引用第4楼老毛下山于2006-10-17 14:02发表的“”: 靛颏也沿着山脉走的,是沿着,因为在深山我很少见到靛颏。 我经常在山边捕捉到靛颏,红蓝都有,但我这里红的明显多于蓝的。并且庄稼地中红的多,而黄蒿地中明显蓝的几率就大,河边鸟也多,但我这里也是红明显多于蓝,我个人的感觉红蓝比例大概在7比1左右。 并且沿河走的鸟普遍没有沿山走的鸟个子大。 我的看法和经历,没有什么代表性。 呵呵
引用第15楼白相人于2006-10-17 16:09发表的“”: 展翅鲲鹏兄弟,读你的帖子很受用,谢啦!好帖子,连读两遍,学习之。帖加精!!看了你的帖子,使我想起早年还在复旦读书时的经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对上海地区三大湿地迁徙鸟类的考察项目,历时三年,由洛克菲勒基金出的钱。当时我在的小组是观测和记录过往侯鸟的种类的种群数量等……那三年冬天,我全在野外参加观测站的工作,每月好象还每人发十五元钱的津贴……哈哈!靛頦那时可没有在上海过冬的,有时偶尔能见到几只红靛,但它们在上海的湿地的停留时间没有超过一天的的记录,所以说,当时的科考报告里,在上海过冬的侯鸟名录中可没有红喉歌鸲和蓝喉歌鸲的名字! 1981年2月,我所在的小组还抓到过一只蓝靛頦,它有脚环的,是只科考鸟。后经我的教授判读脚环数据,认定它是一只在日本冲绳停留过的蓝靛頦…… 这几年,可能是气候快速变暖,上海的不少湿地也能留住南下的靛頦了……但是,我没有实地去考察,说不上什么,没有发言权!!!
引用第37楼画眉爱好者于2006-10-18 10:23发表的“”: 我同意白老大的说法,我平时有空也爱捕捕靛颏。最近几年在冬天也经常捕到红点颏,从每年十一开始一直能捕到来年开春5月底左右,在这个区间内也能捕获蓝点颏,不过数量很少。在以前是不太可能的!我琢磨着可能这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系,气候的变化促使靛颏种群的迁移行为的变化,在气候适宜食物充裕的前提下,靛颏种群是否可能逐渐放弃长距离的迁移有待鸟类学家进一步考证!还有一点就是靛颏的繁殖地也随之变化,每年5月底捕获的靛颏基本已过了最佳迁移时间,而且多处在上性繁殖期,这个时候停留在上海应该可以配对繁殖,但没有具体的例子证明,我也正在寻找过程中……,但我有一朋友曾在上海掏到过一窝蓝歌鸲(上海人叫青长脚)的雏鸟,当时感到很不可思意, 现在想想也不是没可能。还有很明显的例子就是秀眼也是一种长途迁徙的鸟,种群数量庞大,原来上海不属于繁殖地,但近两年留在上海繁殖的种群数量越来越多,不时有鸟友在公园或花园内捕获雏鸟,这些都说明靛颏种群也有可能朝这个方向发展。
引用第32楼展翅鲲鹏于2006-10-17 22:28发表的“”: 家青朋友,你说的很对,在广东是有靛颏过冬的,不过数量不是特别的大,而且不会在广东成为留鸟,哪里舒服它就会往哪里跑,今天呆在一个地方,明天可能就不在了,你再过几天去,说不定它又回来了呢。不要说广东,其实象四川这种地方,冬天也能零星地抓到靛颏呢。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