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479|回复: 213

《兰花》作者沈渊如,沈萌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5 17: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兰花的产地和种类
  
(一)   春兰
盛产我国和日本。别名瓯兰或草兰。叶细长,呈带形,一般长约20多厘米,宽约0.5厘米左右.有丛密球状假球茎,肉质根较细,径约0.4厘米左右.花期在三,四月间,一葶一花,偶有一葶二花,花色大多为黄绿或绿色,亦有绿色中透浅紫红色.清香甚烈,变种很多.
(二)   春剑(变种)
该类主要盛产在四川省,其变种较多。叶自5~7片组成叶束,叶尖尖锐,边缘粗糙,常呈直立性生长,花葶挺拔直立,常着生二朵或数朵,有香味,花色一般多呈黄绿色,但变化较大,其中尤以呈微白色者,称为“素心”,属上品,如春剑素,绿猗等。
(三)   蕙兰
亦名九节兰。叶比春兰长阔壮大,且叶面较粗糙。一葶五六花至十多花,花葶比春兰粗大,一般高约20多厘米。花期四五月间,花色类似春兰,而苞叶色泽比春兰尤多。唇瓣亦比春兰发达,上面所缀点块密集度大,大多呈紫红色。每朵花之小柄基部有一圆珠状露点,味甘醇。花开香气馥郁。
(四)   建兰
俗称雄兰,骏河兰等。叶比蕙兰更长阔。
该类叶姿大多为直立性或斜立性,个别品种呈微垂半弓形。野生原种较多,富清香,花瓣较宽,形似竹叶般,生长健壮,适应性强,故在我国比其他兰类流传更广。现将我国常见园艺品种列述如下:
1.   建兰  可分为福建种和温州种两类。叶直立性,宽约1厘米左右,长40~60厘米,形若剑状,故又称剑叶兰,别名骏兰,雄兰等,花期七,八月间,花梗和花瓣大多为淡黄色,唇瓣上有暗紫红点块。另有变种如青梗四季,大青,马耳兰等。
2.   新竹兰  盛产台湾省,花白色,唇瓣上缀红点,香气馥郁。
(五)   秋兰
本类盛产于我国南方沿海诸省,花期都在夏末初秋期间盛开。花色有微黄白色或微白色,都为素唇瓣,花瓣较阔,形似兰蕙中荷形瓣,花姿柔丽素雅,品种甚多,但因历代战乱,至今所存不多。
1.   龙岩素  产于我国福建省龙岩一带,叶长30~50多厘米,此类花葶较细,花序有4~10朵,花瓣较阔,肖似兰蕙中荷瓣形,花姿柔美,乳黄色或白绿色,瓣尖微有淡绿色晕,唇瓣白色,洁净无暇。变种有:
细叶龙岩素  叶宽1厘米左右,叶呈半弓形或弓形,花葶高约20厘米左右,花序有4~7朵。
阔叶龙岩素  叶宽1.5厘米左右,叶呈弓形,花葶高25厘米左右,花姿与细叶种相仿。
龙岩十八开  叶比阔叶种稍宽而长,花序常有18朵,为龙岩素中花姿最优美者。
2.   观音素  原产我国台湾省淡水县观音山区。古时劳动人民无钱缴税,采掘此花植株可代钱缴付,故又名官兰。叶形和花姿类似龙岩素,只是花瓣稍狭。亦有阔叶和细叶之分。
3.   永安素  叶宽垂,长约40厘米左右,花葶高约20厘米左右,花序5~7朵,花姿瓣形酷似龙岩素和观音素,但花瓣稍狭,淡水绿色。
4.   永福素  细叶,长30多厘米,花形比永安素尤小。
5.   尤溪素  叶比永安素稍宽而短,花容丰丽。
6.   岩山素  花姿酷似龙岩素,尤溪素,但叶阔长,呈半弓形。
7.   凤尾素  叶长约40厘米左右,垂软,花姿酷似龙岩素,观音素,但花序常着生5~6朵。有大凤尾与小凤尾之分。
8.   铁梗素  盛产我国福建,浙江的温州等地。叶直立性,宽1厘米左右,长30多厘米,花葶细圆挺直,花序4~5朵,花色微白色。
9.   十三太保 叶直立性,叶宽1.6厘米左右,长约60厘米,但叶梢垂软又向上微翘,花葶高约38厘米,花序7~11朵。
10.   十六罗汉 花葶上常着生16朵花,叶直立性,为我国秋兰素唇瓣中最大花形。
11.   鱼枕兰  又名玉枕。叶长30多厘米,宽而垂软,有光泽,花色微白,极香,为我国古代最早秋兰名种之一,《金漳兰谱》中即有载有此种。
除上述外,尚有大屯素,牛斗素,白云素,处州素等等,但由于旧社会历经战乱,留存稀少。
(六)   寒兰
   盛产于福建,广东,浙江温州地区,台湾等,温州产叶较狭。寒兰叶脉较粗,叶面色黯,粗糙,一般叶长60厘米左右,宽约1.5厘米,野生种更长阔,驯化后呈半垂性。花葶高约30~60厘米,花序5~10余朵,初冬时盛开,花瓣狭似鸡爪,开足时渐呈反卷形式,花色有淡绿色者,称青寒兰,青绿色者称大青兰,紫红色者称紫寒兰,淡红色称红寒兰,此外还有青干紫花,紫干青花,紫干红花,红干青花等。近几年以来,各地引种驯化原种甚多。
   寒兰类在国外变种更多,近半个世纪以来屡经杂交育种,变型繁多。如按叶姿可分为大叶,中叶,小叶,细叶,丸叶,剑叶,受叶,捻叶以及有叶缘镶乳黄,白色或叶面纵布条纹等等;按花色可分为青花系,紫花系,红花系,白花系,桃色系,黄花系,以及混色系等。花瓣瓣幅阔似建兰。
(七)   报岁兰
   该类花期主要在春节前后盛放,故俗称报岁兰;亦有少数变型在秋末初冬时盛花。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叶幅宽阔约3~4厘米左右,一般长达60多厘米,叶面有光泽,叶姿绝大多数为直立性,个别品种呈微垂弓形。花色大多为紫红色或浅褐色,盛开时,花瓣多反卷形。品种较多,常见有秋花型的秋榜,秋香,报岁型的小墨,香报岁,徽州墨,英武墨,长汀墨等等,另有台湾省花莲港,宜兰等地的白报岁,以及叶缘镶黄色的金边墨和镶白色的银边大贡等。
   墨兰生长势强健,容易繁殖,但喜暖畏寒,偏北地区,尤须注意提早入房越冬。
(八)   西藏虎头兰
   主要盛产在西藏。习性健壮花形与黄蝉兰相似,但花形大,叶片宽大,花期大多在初冬至早春期间,花葶斜向生长,一般长达60多厘米,每葶着生十朵以上,花呈黄色,间缀浅褐色细条纹。
(九)   黄蝉兰
   盛产于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地。与虎头兰相似,只是外三瓣与捧瓣等宽。一般多作橙黄色,亦有绿,紫红等,以紫红色者(俗称“朱砂蝉”)姿色最为富丽,概无香味。花期按不同品种可自秋末至早春。生长强健,适应性较大,除盆栽(以酸性土壤为基质)外,亦可作附生于多湿的树杈,朽木上,由叶,根系从空气中摄取养分而生活;或用湿苔藓作为填充基质,进行盆栽。
(十)   冬凤兰
   属半附生兰,亦可作盆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叶长而厚,由4~8枚丛生成束,长约40~80厘米左右,宽自1.5厘米左右,花葶下垂,着生花10~15朵以上,有微白色,黄白色等,花瓣中央有紫色条纹,唇瓣茸毛明显,中间缀有黄色V形块状。
(十一) 台兰  为多花兰之变种
   俗称蒲兰,蜂子兰,小密蜂兰,串兰,方兰等,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叶宽厚而有光泽,一般长20~30厘米,宽1.5厘米左右,叶尖钝,4~5枚叶组成束,叶呈弓形或半斜生。四五月间盛花,深紫褐色,瓣缘稍淡,无香气,一葶着生10~30多朵,花序丛密,花形较小。生性强健,引种驯化后容易着花,适应性较强,近年来各地广为流传。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17: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兰花的生态和特征
  本书所谈兰花,主要指地生兰中春兰,蕙兰,建兰,秋兰,寒兰,报岁兰。现按它们的根,茎,叶,花等,分述如下:
(一)  根
地生兰根是丛生的须根系,肉质,间或从须根上生出分节支根,兰根概无根毛。一般春兰根较细,径约0.4厘米左右,蕙兰径约0.5厘米,而建兰,秋兰,寒兰,报岁兰根较上述稍粗长.兰根内贮丰富的水分和养料,按根的结构可分为内,中,外三部分,最外层为包围全根的根皮组织,主要起着吸收和保护水分的作用,所以,对兰花浇水不宜过勤,否则,土壤过湿,容易引起根部腐烂.根皮之内为皮层组织,皮层细胞都是活细胞,有的含有针状结晶体,有的含有共生的根菌.当肉质根折裂时,其中有一粗约0.1厘米的黄白色纤维梗,称为中心梗,不易折断.培养多年的伏盆兰根,在干燥时,健壮的根呈亚白色,幼根衍生时多为嫩白色.兰根有兰菌与它共生,借此得到更多养料,促使繁茂,所以我国传统采移兰花必须带些宿土,且忌用利器挖掘,也就是这个道理.
(二)  茎
地生兰没有明显的茎,只有根茎与花茎之别.在根,叶相接处有一肥大的假球茎,其形式有柱形,梭形,卵形,球形和扁球形,都向上着生,全露或微露在泥面上,在栽种时不应将它全部埋没泥中.假球茎的大小按种类不同而相异,例如春兰和蕙兰一般高约1~1.5厘米,径宽为1厘米左右,其他类更为壮大.健壮的假球茎外面全由绿色叶片包覆着,至衰老后,叶片枯萎或萎缩.裸露的假球茎呈黄色或黄绿色,这时假球茎上残留着枯老纤细的丝状叶痕物.假球茎按我国艺兰中俗称芦头,蒲头,龙头等,其中贮藏养料和水分,一般能有三,五年生命,当进入衰老期,还能衍生假球茎,每当黄霉至盛夏或初秋时季,从假球茎基部滋生出叶芽和花芽.另一种茎是花茎(即花葶,花梗),外面包覆着数层苞叶.
(三)  叶
可分为寻常叶和苞叶二种.从假球茎上簇生出的叶称为寻常叶,呈线形或带形,无明显叶柄,叶束都一次长成,全缘或边缘有细锯齿,平行脉,常绿硬革质,叶面大多为暗绿色,叶背较淡,叶梢尖锐或圆钝.春兰叶幅阔约0.4~0.8厘米,长约20多厘米;建兰,寒兰较宽大;报岁兰更宽,约在1.5厘米以上.叶片中央的中脉向叶背凸出或微凸,借以支撑兰叶向上着生,虽受风吹飘摇仍不易折断。每五至七,八叶组成束(每束在我国兰艺中俗称为“筒”或“庄”,每束应以三片叶为起算。)春兰或蕙兰每束标准应有3~5片叶,其他类稍多些。兰花叶片姿形各异,现将各种叶型分述如下:
1.  肥环叶  叶片显得特别肥厚,壮阔,叶尖都呈钝形,叶色深而浓,且呈半环形,此类尤其在春兰和蕙兰中的荷瓣型较显著,例如春兰中郑同荷,环球荷鼎,魁荷素等;蕙兰中胜利大荷,大绿荷等。
2.  垂软叶  又可分为镰形和弓形。叶片自基部斜生至中段起,渐向外斜垂或转折,春兰和蕙兰中这些形式最显著;秋兰,寒兰多数呈弓形;报岁兰中绿仪素呈弓形。
3.  直立叶  可分直立形和斜立形。叶束大多向上直立生长,如春兰中的汪字,蕙兰中的泰素,翠蝶等最为典型;夏兰中闽蕙,建兰。斜立形如建兰中青梗四季;报岁兰中立叶十八开,寒兰中立叶青寒兰,台湾白蜂素等。
4.  扭卷叶  这类叶片较厚,且略呈扭卷状,以春兰中绿云常有这种形式出现。
5.  镶边叶  每片叶自叶尖至基部两侧叶缘镶嵌0.1厘米金黄色或银白色,花朵瓣缘亦镶有如此色彩,在春兰和蕙兰中仅在尖狭瓣形花中见此,在梅,荷,水仙,素,奇瓣中尚未发现。另在报岁兰中亦有白色或黄色镶边的,例如金边墨,银边大贡等。
6.  短壮叶  叶片特别短矮肥壮,直立或斜立形,一般高仅5~8厘米。主要都在春兰中,最典型如盖荷,它的花朵,花茎都特别矮小,余如端秀荷,高荷等。
除上述各种叶型外,尚有我国台湾省的斑叶兰,以及日本的一些观叶品种(有叶尖部镶嵌异色或叶面上散布粗细异色条纹,斑晕等)。
按我国传统艺兰,对春兰和蕙兰叶型,结合花瓣瓣型总结经验,认为凡叶尖起沟,兜到基部为佳,梅瓣的叶性较硬,水仙瓣之叶性糯,凡肥阔厚实,绝大多数出荷瓣或阔瓣花。
另一种叶,就是包在花茎上的变态叶,由于退化变成膜质鳞片状,基部为鞘形,俗称为壳,在植物学上称为苞叶,它主要起着保护花蕾作用。苞叶基部最外两张有硬角质,内部有几张呈软膜状,我国艺兰家常根据它的颜色和上面筋纹,沙晕,作为辨识花蕾演变中花瓣瓣型分类的依据。春兰苞叶有五层,盛放时花序顶端的一枚苞片有的耸出花朵,有的低于花朵;蕙兰等一茎多花的苞叶有7~9层,且每朵花的花柄基部都有一片短狭软膜包叶。春兰和蕙兰的苞叶的大小,宽窄,色彩都与瓣型有关。
    (四)  花
    兰属的花都为不整齐花,花单生或由多个具长短略等的花柄的花,着生在长花茎上,排列成总状花序。就其它的构造来讲,有六瓣一蕊(柱蕊),分为三轮。最外面一轮是形状相似的三片萼片,艺兰术语称为外三瓣。中间一轮三片俗称内三瓣,其上侧二片纵生平行,比外三瓣略短,俗称捧瓣;下侧一片俗称唇瓣或舌呈绒毛状,上面散布红色或紫红色点块,具有这种颜色都称为荤瓣花,如舌上呈纯绿,白,微黄色称素瓣花。最里层,为雌雄蕊所组成的柱蕊,俗称鼻或香子,它是蕴藏香气的部分。柱蕊顶端为雄蕊,外有花粉盖,内有花粉室,含有花粉块,花药无柄,花粉块的下部有伸长的粉柄块,即胚茎,其基部有胶粘盘;在柱蕊的顶端微向前的下面有一凹洞,内有粘液,这粘液常被昆虫作为传粉时的媒介物。雌蕊由三枚结合的心皮组成,子房下位,侧膜胎座,胎座内含有多数倒生胚珠。
(五)  果实
兰花的雌蕊受精后,花瓣逐渐凋萎,而子房逐渐膨大成绿色棍棒状,大约经过6~12个月,种果成熟,果皮由黄绿色转成褐色。果实概为柱形,具有三角,果实形状依种类不同而异,这是有助于鉴别分类的。春兰种果较短矮,一般高约3~4厘米,蕙兰等稍为长大,粗壮些。秋兰种果与建兰,蕙兰的种果相似。寒兰与报岁兰相似。兰科植物的果实均为蒴果,呈三角或六角形,每角自顶至基部有粗约0.3厘米的长棱,称为果脊柱。当果实成熟时,每一果瓣平面中央的果脊柱自蒴果顶端弹开,果瓣产生倒锥形裂缝,便于种子从裂口溅出。
兰花种子极为微小,细如灰尘,一般呈长纺锤形,用肉眼几乎辨认不清,每粒种子只有0.3~0.5微毫克重量,它没有胚乳,只有一个简单的胚,外面包着疏松,透明,不易透水的种皮,种皮上有许多增厚的木质化的条纹,胚内含有很少的养分,绝大部分为脂肪类的含物。由于兰花种子微小,数量多(每一蒴果内含有种子约一万粒左右),同时种皮有很大的浮力和具有特别抗水湿能力,所以当种子外溅后,随水流传播亦无影响。兰花发芽率甚低,又不易保存,以成熟后播种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17: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常见兰花种类及其主要园艺品种
我国地生兰种类繁多,经过人们长期引种栽培,逐步选育出许多富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品种,根据开花季节的不同,人们把二,三月间花开一茎一花者称春兰;仲春之际一茎数朵花者称蕙兰;在六,七月间一茎数朵花者称夏兰;在八,九,十月间开花一茎多花者称秋兰;在十一,十二月间一茎多花者称寒兰;农历正月开一茎多花者称报岁兰。在我国传统艺兰中,特别对春兰和蕙兰按花瓣的形状和苞叶的颜色进一步加以分类,其他都没有瓣型的严格区分了。现将各种类的特征和主要园艺品种分述如下:
(一)  春兰类
1.  梅瓣  外三瓣短圆,形似梅花的花瓣,捧瓣起兜,唇瓣舒直,硬而不向后卷。主要品种有宋梅,汤梅,望京梅,桂圆梅,萃英梅,天章,十圆梅,绿英,瑞芝梅,养安,天申奎,小凤,无双梅,鹤市梅,有成梅,祥字,翠鹤,天兴梅,贺神梅,代梅,浙江第一梅,东莱,集圆,太原梅,震淞梅,瑞梅,小打梅,玉梅,万字,吉字,夏奇,春雨等等,这些都是我国春兰梅瓣中传统名种和新种。其中以宋梅为梅瓣中典型,玉梅属白舌梅。
2.  荷瓣  该类外三瓣肥厚,宽阔,形似荷花的花瓣,捧瓣不起兜,形似微开蚌壳,唇瓣比其他瓣型阔大。按其花形大小又可分为:
小型  每瓣径宽0.8厘米左右,长约1厘米,例如盖荷。
中型  每瓣径宽约1~1.2厘米,长约2厘米多,例如高荷,端秀荷,环球荷鼎,绿云(正常花开品)等。
大型  每瓣径宽1.5厘米以上,长约3厘米多,例如郑同荷,大魁荷,福田大荷等。
荷瓣中以郑同荷和盖荷为典型。
3.  水仙瓣 外三瓣比梅瓣狭长,且瓣端稍尖,捧瓣有宽或轻兜,唇瓣下垂或后卷。其主要品种有汪字,方字,汪小尚,养春仙,宜春仙,太极,姚石仙,逸品,苏州春一品,琼仙,翠一品,杨春仙,奇峰等。
另水仙瓣中变种有梅形水仙和荷形水仙。
梅形水仙  三瓣近似梅瓣或稍长,捧瓣有兜或微兜,主瓣收根紧,比二片副瓣更为显著,例如西子,西神,翠文,蔡梅水仙等。
荷形水仙  三瓣较阔近似荷瓣,捧瓣有轻兜或微兜,例如龙字为荷形水仙之冠,余如善荷仙,水仙大富贵,翠薇等。
4.  素心瓣  心唇瓣上没有红点,块的都称为素心瓣。按唇瓣色泽又可分为绿胎素,白胎素,黄胎素,桃腮素(舌根两侧微有红晕),刺毛素(舌苔上隐约有细微红色)。至于另有舌苔全红色者,在我国春兰中至今还未见过,仅在资料上谈及或传闻而已。素心瓣苔色以绿色为贵。按三瓣和捧瓣瓣形又可分:
草素  外三瓣和捧瓣尖狭如鸡爪,这种素心瓣形不受重视,但因它属素唇,艺兰界还是将它列入细花行列之中。
竹瓣素 外三瓣形似竹叶,捧瓣亦狭,三瓣比较质薄。例如松鹤松,寅谷素,天童素等。
荷形素 花形酷似荷瓣型,花瓣丰丽素静,是素心瓣中最受人们欣赏形状,例如杨氏荷素,月佩,谢氏荷素,云荷素,张荷素,龙素,魁荷素,翠荷素,文团素,文艳素,香草素,俞氏素,国庆素等。
梅形素 三瓣形似梅瓣,捧瓣起兜,例如蔡梅素,玉梅,素西神。
按花蕾苞叶,凡素心瓣多出于绿筋绿壳之中,或白筋绿壳。但白绿壳上具有微红筋纹者亦偶有素心出现,称为赤壳素,例如雪莲素,翠荷素等。
5.  奇瓣  凡三瓣,捧瓣的下半幅部位演变成唇瓣形,或花形呈多瓣或缺少,或多唇瓣等均称奇瓣。现分述如下:
(1)  蝴蝶型  此类副瓣的下半幅发生唇瓣化或捧瓣内侧有唇瓣化现象,统称为蝴蝶。如演变部位上有红色点,块称为晕蝴蝶;没有红色的称蝴蝶素。又因其唇瓣化幅位大小,更分为:
全蝴  唇瓣化涉及副瓣纵向部位的五分之二。这类以荷形蝴蝶为多,艺兰界视作珍品,例如彩蝴蝶,渊蝶,冠蝶,迎春蝶等。
半蝴  仅在副瓣下沿部位呈细狭或断续唇瓣化。这种形式在艺兰界中大多视作一般性,故极少留种。
草蝴  三瓣和捧瓣都细狭而长尖,唇化部位大多浅微,故被列入劣品,一般不列入名种中。
捧唇形 捧瓣内侧有唇瓣化现象。例如梁溪蕊蝶,蕊蝶,鸳鸯素。
(2)  多瓣形  三瓣发生多瓣化或花形重叠。例如和合蝶,四喜蝶,绿云,里蝶等。
(3)  多唇形  花形中唇瓣多瓣化。例如二个唇瓣的素蝶莲,多唇绿云等。
   (二)  蕙兰类
    蕙兰除依据梅,荷,水仙,素心,奇瓣五大瓣型分别外,更要结合苞壳颜色和上面分布沙晕,筋纹,作为具体分类。现将其主要特征和典型园艺品种分述如下:
1.  绿壳类  本类苞壳颜色都呈绿筋绿壳,例如上海梅,潘绿,荡字,仙绿等。
2.  白绿壳类 苞壳基部呈白绿色,渐向上部绿色渐深,及至苞尖又稍淡,例如大一品。
3.  赤转绿壳类 苞壳基部呈微绿色,向上渐呈红色至梢顶又泛出绿中紫晕,例如涵碧,端梅,崔梅,荣梅等。
4.  水银红壳类 苞壳基部微白,周身呈淡红色,壳上筋纹色泽比苞壳稍深,例如万顷含翠,叶梅,瑾梅等。
5.  赤壳类  花蕾外层,苞壳呈紫红色,分布筋纹比绿壳类等稍粗,例如程梅,关顶,元字等。
6.  奇瓣类  蕙兰中奇瓣除类同春兰中所述各种形式外,又有多种新颖形式,如下:
(1)  猫耳捧  捧瓣瓣尖部分向上翻似猫耳状,例如蜂巧。
(2)  扭瓣形  副瓣呈扭曲状,例如海鸥。
(3)  波瓣形  三瓣呈波浪状,捧瓣波曲而瓣尖似猫耳上翻,例如朵云,蛾蜂梅。
(4)  莲花形  所有花朵聚缩成一朵,形似复瓣莲花,例如蕙莲。
(5)  杂祥锦  一葶多花中,有梅,水仙,荷花瓣形式,亦有尖狭瓣(即不具瓣形的行花),例如杂祥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17: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兰花的鉴赏和术语
我国地生兰通过长期驯化培养,园艺变种甚多,为了归纳和区别,以及达到统一认识起见,先辈艺兰家们根据经验,对兰花各个组成部分,都有一定品评条件和规范,故产生了专门术语。这些术语不是植物学上名称,仅仅是艺兰中作为评选和鉴赏花型优劣的专门用语,有的注重于花瓣的形态,有的注重色泽,有的注重花茎……等等。所以,艺兰界评选出一系列典型名种,如春兰中以宋梅,集圆,龙字,汪字,万字,小打,鹦哥梅,桂圆梅作为春兰中老八种;蕙兰中以程梅,关顶,元字,染字,大一品,上海梅,潘绿,荡字作为蕙兰中老八种。其后,又把楼梅,翠萼,极品,庆华,江南,端梅,崔梅,荣梅作为蕙兰中的新八种。通过这些名种各自优点,以便促使人们在各方面精益求精。本书为了提高读者们便于熟识名种兰花和对它的鉴赏能力,以及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艺兰事业,现将传统术语名称详述如下,以供参考,研究。
    (一)色  地生兰花的颜色,虽然比较单一,纯朴,没有其他花卉娇媚妖丽,但它那素静色泽,高雅风韵,却是一般花卉难以相比的。根据江,浙一带兰蕙传统上以绿色为佳,尤以嫩绿为第一,老绿为第二,黄绿色次之,赤绿色更次。凡属赤花,总以糯者为上品,色泽昏暗而泛紫色者为下品。其他类兰花,对色的评价因地而异。
(二)肩  兰花外三瓣中,中央竖直一瓣称为主瓣,左右横向排列两瓣称为副瓣。所谓“肩”,即专门指副瓣着生的形态:第一种呈水平状,称为“一字肩”,属上品;第二种,当舒瓣前后,二片副瓣微微下垂,称为“落肩”,这种形式较次;第三种,是花刚盛开,副瓣就大幅度下垂,与主瓣形成三角形,称为“大落肩”,“三脚马”,“八字架”,如呈这种形式,即使瓣形,花品再好,由于外三瓣着生姿态恶劣,也不足取了,属劣品;第四种,是副瓣微向上生,称为“飞肩”,属贵品。
(三)捧  即内三瓣中间向外竖直且靠拢的二片短瓣(比外三瓣略短),捧瓣以光洁为主,按其形式可分:
蚕蛾捧  形似蚕蛾形。又分硬和软二种,例如春兰中的绿英,荣祥梅,梁溪梅,宜春仙等;蕙兰中的大一品,培仙,荡字,楼梅,端梅,崔梅,庆华等。
观音捧(俗称观音兜)  形似神话中观音菩萨,帽沿前端兜形,如春兰中龙字,春一品,蕙兰中的老染字等。
豆壳捧  捧瓣尖端较圆钝,瓣肉厚,有兜状,形似蚕豆壳一端形态,如蕙兰中的关顶。
蚌壳捧  每片捧瓣似空蚌壳般内凹外隆,如春兰中的常熟素,大魁荷,蕙兰中泰素等。
剪刀捧  捧瓣似剪刀形,如春兰中的文团素,蕙兰中的华字,赤团子。
蟹钳捧  捧瓣瓣背中部隆起,尖端部兜扁,以蕙兰中的万年梅最为典型。
猫耳捧  捧瓣前端部分向上翻,状似猫耳般,如蕙兰中的蜂巧,朵云。
短圆捧  捧瓣短而圆,瓣背弧形较大,如郑同荷。
蒲扇捧  捧瓣短圆,但瓣背弧形较小,如春兰中的西神梅
罄口捧  捧瓣虽无兜状,但瓣尖缘微有罄口状,例如春兰中的盖荷。
上述各种捧瓣的形式,以蚕蛾捧为上品,观音捧较次,其余均属下品,当然还要结合各类瓣型加以区别对待。另外,捧瓣着生姿态,有的二片相互分开或部分相联,或甚至与鼻(柱蕊)和舌(唇瓣)混杂胶粘一起,故又可分成三种形态:
五瓣分窠  二片捧瓣各自分开,瓣根基部着生在外三瓣基部汇合处。
分头合背  二片捧瓣瓣尖部位相互分离,而自中部至瓣根基部联结成整体。
连肩合背  捧瓣与鼻和舌联结成块状整体,或捧瓣尖端部位与鼻微有分离痕迹,例如春兰中蔡梅水仙和蕙兰中潘绿常有类似形态出现。
上述三种捧瓣着生形态,有时同一品种由于遗传因子演变,既能有五瓣分窠,又有分头合背,但连肩合背仅限于少数几个品种。总的说来,以五瓣分窠形态最优美,分头合背次之,连肩合背最劣。
(四)  舌  即唇瓣,位于柱蕊下方,其形状可区分如下:
1.  刘海舌  舌形圆正,微朝上,舌尖起微兜,例如春兰中的宋梅,西神梅等,蕙兰中的培仙等。但由于花期干湿度或肥效关系,舌尖部亦有微垂状出现。
2.  大圆舌  舌大且圆,微微下倾,如春兰中的汤梅,汪字,小打,月佩,翠一品,宜春仙等,蕙兰中的荣梅。
3.  如意舌  舌形似玉雕工艺品如意头状,平挂,不卷,例如春兰中的秦梅,鸳湖第一梅,太原梅,绿英,天绿,方字等,蕙兰中的大一品,潘绿,庆华等。
4.  大铺舌  舌形比大圆舌稍大而长,且呈下拖状,如春兰中龙字,彩云同乐梅,太极,西子(开荷形水仙瓣时);蕙兰中的楼梅,碧莲。
5.  龙吞舌  舌硬而不舒,舌尖缘部呈内凹微兜状,以蕙兰中程梅,崔梅,极品在正常开放时方为标准。
6.  大卷舌  这种舌形大都发生蕙兰中间,舌长而后卷,如蕙兰中的泰素,华字,赤团子,松江大荷,王阳明素等。
7.  大柿子舌 舌似柿子形,如蕙兰中的大陈字。
8.  方缺舌  舌尖端部中央呈内凹或微缺状,如蕙兰中的蜂巧,宜兴双舌梅。
9.  双舌  有二片唇瓣并列着生,为兰花中罕见形式,如春兰中素蝶莲。
舌总以短圆,端正为上品,如尖形,狭或歪生形都属劣品。舌的颜色以淡绿,白色为好(春兰中以白色为贵,蕙兰中以绿色为贵)。按我国艺兰界对花瓣形式总结的经验是,凡梅瓣紧边,硬捧,尖如意舌,吊舌者居多。凡大如意舌,刘海舌,大圆铺舌必能放宕,惟梅形水仙中有之。至于方胜舌,方版舌,其花多微皱,微缺舌则是皱角出身。另如舌在捧心内不舒者称为平舌,偏在一边称歪舌,舒而不卷都称为拖舌,这些都是舌中次品。如舌和鼻粘连一起者称无舌,更属劣品。凡刚从兰贩手中买回落山新花(即当年刚由山上挖下自然野生兰花),如果舌形圆大而垂下者,翌年复花时,不易变劣。
(五)苔  即舌上附着绒状物,以匀细色糯为上品,粗而色暗者为劣。以绿色和白色为上品,微黄色次之。至于全红苔色,在我国传统兰花中尚未发现过,仅传说而已,
(六)鼻  即柱蕊。其形必定要小而平整,这样,捧瓣方能窝紧,花形才能俊俏得神,如果鼻形粗大(俗称大准头),那二片捧瓣势必撑开,这种形式俗称“开天窗”,三瓣花形再好,也不能作为上品了。
(七)朱点 为缀在舌上红点,其颜色必须鲜艳,清楚,明亮,分布匀净,方能算为上品,总之要引起人们观感上的美。春兰舌上的红点,有一点,二点或品字形,亦有块形或元宝形;蕙兰等舌上红点,块与春兰有所不同,大都是散布点块,密集度大,并且颜色较深。一茎多花的舌比春兰稍长大而苔色更浓艳,所以色彩交相辉映,更为艳丽多姿。
(八)梗  即兰花的花茎。春兰的短小,一般粗0.2厘米,高10厘米者为优,如果矮缩于盆面的叶丛中,由于遮掩难见,有碍风姿(短叶中的盖荷属除外)。蕙兰的花茎较壮较高,一般以花茎粗0.3厘米,高20多厘米的为优。夏兰和报岁兰的花茎更粗更高。
按传统品评,蕙兰以大花细梗为贵,俗称灯草梗,若小花粗梗,俗称为木梗,属下品。花梗总以挺直浑圆为标准。色泽,在春兰中以青干青花为上品,如宋梅,绿英等;蕙兰中以大一品的花梗白绿如玉,干高花大,为蕙兰中最具风姿的品种之一。赤蕙中却以梗粗直者为好,例如程梅干粗挺拔,颇为壮观。花梗虽以细圆为上品,但这是相对而论,只要与花形,花型相配,仍属上品。报岁兰花梗的颜色,据《广群芳谱》上说:“紫梗青花为上,青梗青花次之,紫梗紫花又次之,余不入品。”
(九)凤眼  外三瓣含苞待放前,主瓣与副瓣瓣尖互相搭连,在主瓣与副瓣一侧瓣缘相互隆起而中间露出空隙处,下露舌根,中间看得见捧心侧面,这区域称为凤眼。假如凤眼大而上搭深,花瓣必阔且有兜,并且不落肩。
(十)  上搭和下搭 当露出凤眼时,花瓣背两侧盖顶处称为上搭,胸下称为下搭。
(十一)排铃  蕙兰幼蕾俗称为铃。当花梗抽长到一定高度时,上面生着各朵幼小花铃,呈竖直状,紧贴花梗,这种形态称为小排铃。幼铃花柄离梗横出,作水平排列称为大排铃,此时即将绽蕊舒瓣,渐次盛开。
(十二)转茎  蕙兰即将大排铃时,花梗上每朵花铃的花柄横出生长,花心朝外,称转茎,俗称转挖,转宕,转身等。
(十三)中窠  即捧瓣与鼻的整体部位的统称。梅瓣,水仙瓣的中窠头形,以窝紧为好;荷瓣,蝴蝶瓣的中窠比较宽大。凡中窠必须与外三瓣形型相配得宜,方显得花姿优美,俊俏。
(十四)兜  专指捧瓣尖端部瓣肉组织的形态,并按照捧瓣尖端部瓣缘内卷形状的大小,深浅,厚薄而定。如按它的厚薄,大小又可分为软兜和硬兜;按深度可分深兜和浅兜。
(十五)收根放角 专指兰花外三瓣瓣幅之阔狭形状,它牵涉到花品的美观和花形的姿态。自瓣幅中央部位向瓣根逐渐收狭,称收根;自瓣幅中央部位向瓣尖逐渐放宽,及至花瓣尖端部前沿约0.4厘米左右处又逐渐缩拢且向内微卷,汇成瓣尖微兜形,这段前后交接的部位称为放角。在荷瓣和荷形水仙瓣收根放角现象最显著,水仙瓣由于花瓣多长圆形就没有那般明显了,而梅瓣,尤其属十足梅瓣型,由于浑圆形,很少有收根放角。
(十六)紧边  外三瓣中每瓣瓣缘微呈内卷状,离瓣根约0.3厘米起越向瓣前部,其微卷状愈呈明显,而卷带渐宽,瓣缘增厚,及至放角处再延伸及瓣尖部与对称另一缘合拢,汇成兜状形。这种内卷带,称为紧边。梅瓣紧边多厚实,水仙瓣稍薄,荷瓣最薄(素荷瓣类似)。
(十七)鸡嘴  花苞刚破土时,苞尖相对合拢,有紧吻一起,微分或裂开状,都称为鸡嘴。如苞尖有白色玉钩或统体肉质感,绝大多数出梅瓣,水仙瓣类。
(十八)细花和行花 凡具有梅,荷,水仙,素心,奇瓣型的花朵,都称为细花;凡外三瓣和捧瓣都呈尖狭鸡爪形或竹叶形的花朵,都称为行花或俗称粗花。
(十九)伏花  自然野生兰花,经盆栽驯养后继续孕育花蕾,称伏花。间隔数年复生花苞,称作复花。
(二十)兰膏  亦称命露。蕙兰花朵转茎至盛开时,在花柄末端(靠着花葶处),有一滴细圆晶莹透彻的胶凝物,它味甘醇如蜂蜜,如随意抹除,易引起花朵早萎无神。春兰中很少见到兰膏,或偶有也是细微小点。
(二十一)簪  又名短底。即指蕙兰每朵花的短小花柄。
(二十二)箨  即数层苞叶中紧贴花朵的一片,又称贴肉小苞。这种苞叶在春兰名种中要比其他兰花显得圆阔,厚大而长,有的着生在主瓣背后,有的侧生一旁,有的远离花朵着生在花梗正面。蕙兰,建兰,秋兰,寒兰,报岁兰的贴肉小苞衣总是着生在各短小花柄的末端,且它的基部半卷裹在花柄上,前半部分呈扩张开放状,箨幅细狭。凡具有各种瓣型的名花的贴肉小苞必定呈现浓厚异色,并且有光,春兰最明显。如色彩淡而质薄,花瓣瓣肉亦薄;如一边有异色,另一边没有时,捧瓣上一边有兜,另一边也没有兜。
(二十三)巧种和官种 捧瓣瓣尖部呈白色或厚肉质兜状者称为巧种,没有白头或微有浅薄兜者称为官种。
(二十四)癃放  兰花花朵萎软,花瓣僵拢施不足,都称癃放。主要在蕙兰中常有这种现象出现,如花朵先从顶花开放,且是软弱无力,下面各朵常是僵开,或是含苞不舒。另是花葶上着生各朵排列间距过近,花开无力等。凡属这种形式都是最劣花姿。
如当年盆栽落山新花,因根,叶受伤过度,花轴上各朵花丛密聚拢,形似羽毛帚,又称球开。
(二十五)蕊尖   花苞含苞待放时,花蕾透出小苞衣露出顶端或整体形态。按春兰和蕙兰的蕊尖有多种形式,现列述如下:
1.  春兰
(1)莲子形  上下部近乎相等,形似莲子。这种形式,其三瓣有肉,裹尖而重白头(即瓣尖有微白晕肉质兜),边紧。大多开大舌梅瓣,花瓣较圆正。假如满蕊俱白,色泽姣嫩,花瓣放足后,容易伸长变皱。
(2)花生肉形  花蕾似花生仁状,但前端小,中部大,且形长。如箨筋细糯,多开大铺舌,梅形水仙。白头,肉裹尖重者,开梅瓣者居多。
(3)机梭形  花蕾形似织布梭。舒瓣后有紧边。如箨筋粗硬,大多开硬捧,尖舌水仙瓣或小如意舌梅瓣。
(4)橄榄形  花蕾二端小,中部宽大。如箨筋细糯,花开小舌水仙者居多。
(5)瓜锤形  花蕾顶部平而下部敛小。箨筋稍硬者,大多开分头合背梅瓣,或开三瓣一鼻头之类。如筋络细糯,且呈绿色,花蕾下部宽大者,舌形必大,花瓣亦宽。
(6)圆灯壳形 花蕾较长圆。箨筋细糯,条条延伸达顶,这种形态大多开皱角梅瓣或软捧微皱水仙瓣。
(7)净瓶口形 花蕾稍长,三瓣瓣尖顶收,口放。如箨筋细糯,颜色娇艳者,大多开皱瓣水仙。
(8)石榴口形 花蕾圆短,三瓣瓣尖微向外翻。箨筋粗而挺直,筋色鲜艳者,必开武瓣水仙。
(9)龙眼形  花蕾浑圆结实感,如无白头彩壳者,开短圆瓣,或三瓣虽短,而无秀气,还不算名贵。这种形式大多开荷花瓣之类。
通过上述各种蕊形介绍,便于艺兰爱好者们对由蕊形变化过程中了解演化成各种瓣型优劣,以及在选择新花中,作为鉴别依据。
2.  蕙兰
(1)巧种门
蜈蚣钳  花蕾二片副瓣合拢成钳形。舒瓣后有紧边,瓣肉厚,合背硬捧,这种开小舌梅者居多;如分窠大舌,水仙瓣者少;如分窠软捧,开大舌梅者居多,为上品中第一,例如潘绿,程梅等。
大平切  平边厚肉。大舌,分窠捧心者居多。如分头合背,硬捧,小舌梅者为少。这种形式在梅瓣,水仙瓣中都有,为上品中第二,例如上海梅,元字仙等。
小平切  三瓣稍长,平边圆头。分窠捧心,大舌者居多;如合背硬捧,小舌者少。水仙瓣大多出于这种形式,为上品中第三,例如小荡,大陈字等。
(2)皱角门
瓜子口  宽边文皱,花开水仙瓣者居多,开梅瓣者少。属上品中第四。
石榴头  宽边武皱,飞捧,方缺舌,此类梅瓣,水仙瓣都有,为上品中第五。例如蜂巧,蛾蜂梅,朵云等。
(3)官种门
官种形  捧兜浅而厚。
滑口形  微有浅薄捧兜。
杏仁形  宽边蒲扇捧,舌小。这类多为水仙瓣,属上品中第六。
(4)癃放门
俗称油灰块。含苞待放时,先见捧心,且形似僵粘整体。体三瓣舒瓣时卷边皱角,不能舒展平整。凡属这种形式,捧瓣全合硬者居多,亦有分头合背。如捧瓣与唇瓣粘连成一块,俗称为三瓣一鼻头,是梅瓣,水仙瓣中最劣开品。
(5)行花门
凡花蕾锐尖,狭长,舒瓣后,花瓣都呈尖狭鸡爪状,这种形式俗称为粗花或行花,是不具瓣型的一般兰花。但,如花蕾稍短,上搭深,有时亦能有一般性荷瓣出现。
蕙兰中除上述“五门八式”蕊形外,尚有多种形式,但多数没有上品好花开出。
(二十六)筋  即苞叶上的细长筋纹。筋有长短,有疏密,有粗细,有平伏,有凸出,颜色也各不相同。筋总以细长透顶,软润,疏而不密且微有光泽者,常有瓣型花品出现。如筋粗透顶者,花瓣必阔,且有荷瓣出现。如绿筋绿壳或白壳绿筋,筋纹条条通梢达顶,苞壳周身晶莹透彻,那大多出素心瓣可能性多。梅瓣和水仙瓣的筋纹较细糯,中间还需布满沙晕。
(二十七)麻  苞叶上不通梢达顶的短筋,称麻。麻之粗细,长短不匀,排列比较紧密,这种俗为麻络,如相互之间空阔稀疏,又布满异彩沙晕,往往多出奇瓣或异种素心瓣。麻由于颜色名异,可分为青麻,红麻,白麻,褐麻等。又根据花苞出土时间迟早,分为深与浅之分。
(二十八)沙晕  各筋纹之间散布着细如尘埃状微点,称为沙;密集如浓烟重雾状称为晕。苞壳上如有沙有晕,大多出梅瓣,水仙瓣。如苞壳上的沙如杏毛状密集一起,花苞逐渐抽长时,蕊顶部分又呈现浓绿色者,绝大多数出梅形水仙瓣。如沙晕柔和,颜色或白或绿,出素心瓣居多。凡具有瓣形的名花,在其苞壳上除筋纹细糯,通梢达顶,还必须有沙晕。
(二十九)壳  即指苞叶。它有多种颜色,如绿壳,白壳,赤转绿,水银红,赤壳等。但,由于筋纹的颜色深浅和沙晕映辉,更有深绿,淡青,竹叶青,竹根青,粉青,青麻绿壳,白麻壳,红麻壳,荷花色,深紫色,猪肝赤壳等等。其中以水银红壳,绿壳,赤转绿壳最易出名花。另外,壳有松和紧,厚与薄之分。按我国艺兰先辈们经验总结,无论哪种颜色壳,都有好花出现,但必须气色要鲜明,壳薄而硬,色糯方算上品;如壳薄而软,称“烂衣”,很少有上品花出现;如壳厚而硬,颜色柔糯,也屡有好花出现。
壳有长短之分,俗称为长梢壳和短梢壳。凡短梢壳中部的色彩浓而厚,锋尖有肉钩,苞尖又呈鹊嘴形,大都出梅瓣,水仙瓣。如壳长而苞尖呈钝形,多数出荷形水仙瓣。如绿筋绿壳,白筋绿壳,筋细麻纤,晶莹透彻,且通梢达顶,又沙晕与壳,筋,麻同样颜色者,往往出现素心瓣。蕙兰苞壳的腹部筋纹间满布沙晕,又有粒粒如圆珠般凸出状,屡有梅瓣,水仙瓣出现,但壳色不能有过分明亮光泽。如蕙兰花蕊苞壳紧圆粗壮,下部整足,一般多开荷形大瓣子花。
通过苞壳上的筋,麻,沙晕诸点,可作为鉴别出落山新花中属名花与否。我国艺兰先辈们通过长期实践,总结成许多丰富经验,足以留供我们在选择新花中具有瓣型名花的借鉴,至今仍有一定参考价值,现附录《看壳各诀》如下:
1.“绿壳同身挂绿筋,绿筋透顶细分明,真青霞晕如烟护,确是真传定素心。”
  “绿筋忌亮,须要有沙晕,必如烟霞,筋宜透顶小蕊,在仰朵时,日光照之如水晶者,素;昏暗者非是。”
2.“罗衣自绿亦称良,大壳尖长也不妨,淡绿筋纹条透顶,小衣起绿定非常。”
  “白壳绿飞尖绿透顶,沙晕满衣,此种定素。出铃小,蕊若见平,水仙在其中存。”
3.“老色银红烟晕遮,峰头淡绿最堪夸,紫筋透顶铃如粉,定是胎全素不差。”
  “出铃时色如茄皮紫者,梅根绿背,黄者素。”
4.“银红壳色最称多,莫把红麻瞥眼过,多拣多寻终有益,十梅九出银红寒。”
  “银红壳必须先淡后深,筋纹透顶,飞尖点绿,小衣肉厚,而多光滑,细心选择为要。”
5.“绿壳三重起紫灰,此中必定见仙梅,小衣有肉峰如雪,铃顶平疑刀剪裁。”
  “官绿壳上若起紫晕一重,其花必异,筋纹忌亮。”
6.“深青麻壳无人晓,莫道青麻少出奇,尖绿顶红条透顶,晕砂满壳异无疑。”
  “深青麻壳,极多光亮,满蕊白砂,必非素异,必须紫筋透顶,飞尖点绿,此花定异也。”
7.“筋粗厚壳出荷花,铁骨还须异彩夸,无论紫红兼绿壳,此中常是见奇葩。”
筋粗壳硬,屡出荷花,不论赤绿,一样看法,如落盆几日,能起砂晕,就可望异。最难得者,荷花小蕊,尖长深搭,凤眼微露,收根必细,灶门开阔,定是飞肩。
(三十)子芽  从假球茎基部生长出来的幼小叶芽,俗称子芽。子芽刚露出土面,凡属绿花灯和素心瓣尖都呈白绿色;如赤绿壳或水银红壳类的芽尖,呈微红色;如赤壳类都呈红紫色。在“入霉”前后破土生长的子芽最强壮,如在“夏伏”时破土的较弱;若迟至秋季中生长出的子芽俗称“秋杆”,细小瘦弱,长成的叶束亦短小细狭。
(三十一)抽箭  兰花的花茎从苞壳中透出后,逐渐长高,这种过程俗称抽箭。
上述许多术语和品评,鉴赏要点,仅是汇集我国江苏,浙江一带艺兰界对春兰,蕙兰中所常用俗称。通过这些介绍,促使广大读者在不断实践过程中,结合科学,进一步精益求精,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我国的养兰事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19: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兰花的繁殖法
兰花繁殖分无性和有性两种。利用营养体的一部分进行繁殖的叫无性繁殖;利用种子繁殖的叫有性繁殖。我国历来多采用无性繁殖中分株法,而有性繁殖由于授粉,采种,播种以及育苗过程中必须掌握丰富经验,熟练技术和具备一定设备条件,所以一般仅在科研单位培育新种时候方使用此法。
(一)无性繁殖
1.  分株法  兰花是一种有假球茎的植物,当假球茎繁生到一定时候,即可在它们之间用锐利薄刃刀剪将其分割开,再把它们分别栽植盆中,成为新的植株,这种方法叫分株法,按我国艺兰界习惯,俗称“分盆”或“分窠”。这种方法看来简单,但由于植物生理习性和季节限制,以及技巧上的处理,还是比较复杂和一时不容易掌握的。现根据我国传统法则和作者多年实践中所得经验,分述如下:
(1)  分株适期  分株繁殖,除严寒盛暑期间外,一般都可以进行,但最适合时期是在四月或九月前后(即在“清明”和“谷雨”期间,这时气候逐渐春暖,子芽尚未萌动,新根还没有生长;“秋分”前后,子芽和花蕾早已破土,萌发成新草,幼蕾长出,新根也多已长成,气温渐趋秋凉,温差小。在这二段时期内,植株容易恢复生长,对兰花分株后没有多大影响)。
(2)  分株条件和程序  盆栽兰花如培养得好,每隔三五年就可进行分株繁殖,但春兰必须要有四,五筒草(每叶束称一筒),蕙兰要有七,八筒,其他类兰花亦同此。当然,最理想的是,待盆中叶束过多时,由于假球茎为断繁衍分离,各筒之间会出现自然宽阔空隙带,这种形状在艺兰界中俗称为“马路”。生成“马路”后,假球茎之间容易自然分离,根系之间也易于分拆,这样,不致造成伤口,有利于植株各自迅速恢复生长。分株前,必须少浇水,让盆中土壤略带干些,因为泥土过于潮湿,翻盆时湿泥粘住根系,当拆垛分窠时,兰根容易折断受伤。
分株时,先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伸进各叶束之间不同部位,大姆指搁住盆沿,余外二个手指随同扶住另一端盆面,倒置过来托住,用右手掌根沿着盆面四周轻轻连叩,当感到泥垛与盆松动时,再用右手抓住盆底圆孔穴,慢慢地把花盆提出,使泥垛与花盆相互分离。接着将泥垛侧放或平座在地(如根系盘曲不多,应注意泥垛突然松散,兰根受折),如根系盘曲交缠紧密,泥垛不易拆开,可用掌心沿外围轻拍,逐步松散泥垛,或用钝头竹片剔除泥土,再把盘绕根系拆散理开,放入清水中洗净(如自来水,必须存放多日,让水中消毒剂充分分解后使用,不致对兰根有所影响)。然后移放在通风透光阴凉处,让根系上水分凉干。当兰根呈垩白色时,选择适当部位,用锐利刀片或薄口剪刀竖直伸进假球茎之间切割开,此时必须注意切勿碰伤假球茎基部的幼小叶芽(因为这时呈白色叶芽极嫩,稍一碰触,极易断下)。分离后,如伤口不大,可任其自然;如伤口呈水渍状,可用过锰酸钾或硫酸尼古丁稀释液消毒,或涂上硫磺粉末,防止细菌感染发生腐烂现象。分拆“马路”时,只要把两边假球茎握住,轻轻旋转,联接处很快会自动分离。同时把其中干瘪假球茎和细小衰老根系,齐假球茎基部切割掉,如根上有一段是枯干空根,可沿着空实交接处剪去(不能剪及实根端面,以免发生伤口)。盘曲过长的根,可在根桠间剪断,如没有节桠,可在适当长度处剪断,但必须待伤口稍呈干燥状态时方能种植。一般情况下,较长的根系要小心顺其势态盘转盆中。分下没有叶的黄绿色衰老假球茎,只要仍有几支短小根,仍可留作培养,在其基部能继续萌发出新苗。假球茎上面常附着黑褐色叶痕残留物,应顺势从上而下撕去。
按我国艺兰习惯,每盆兰草最起码要有二筒草,方能正常生长,如过少,植株不能很快恢复健壮生长。蕙兰等更因代谢作用强,分株时必须让叶束留得多一些。
(3)  分株后的栽培和管理  分离后的植株,在上盆种植前要选择比根系伸展势态宽容的花盆,如选用瓦盆,应注意盆底孔穴大小,如过小,因兰根为气生根,喜爱通气,排水性强的环境,那就要把孔穴打大些。假如是专用大底孔兰盆,先在孔穴上用二片蚌壳或碎瓦片相对平等各遮住孔穴的一半(中间应稍留一细缝),然后再用类似材料逐层加高,构成一锥体形或圆台形(不能超过盆高二分之一)。除此外,也有用塑料网纱片遮盖盆底孔穴,在上面散放一层蚕豆般大小细石粒或碎瓦,砖粒。或用烧制成的陶质多细孔碗形物倒置盖住孔穴。亦有用细竹丝或粗铅丝编扎成锥体形网座在盆底中,上面披覆几层棕丝皮,不过这种方法由于不经久而易烂,成本费用大,现在很少为人采用了。当盆底盖好后,先用细泥筛筛出黄豆般大小的泥粒,散放在盖遮物的上面,一般以盖没为止。再用细如绿豆般泥粒加覆一层(厚约1~2厘米)。最后,灌入兰花泥或疏松砂质土壤(厚度要根据根系长短和扩展势态而定),逐步加泥时用手轻微压培成锥形或馒头形,接着把根系顺势放下,并使分布匀散些。座好以后,最好要使假球茎顶端和叶束基部刚在盆口下约0.5厘米处(假如要做高盆面如馒头形式,可稍高些),之后,在逐步加泥过程中,由于兰花泥质比较疏松,必须用手指顺着根的两旁把泥轻轻按实,不使窝根,直到浅埋没假球茎为止。然后再在假球茎间四周按捺,并在盆面四处微微按紧,但不能压实过紧。最后,一手扶住盆侧,另一手轻轻拍打盆沿,促使盆中泥土匀实。如以高盆面形式(即盆面泥层垒成半馒头弧形)栽种,应以叶束基部高出盆面约二厘米,逐步加泥堆成弧形,随手将早先除下带泥翠云草铺敷在上面(不能过密),铺贴好后,在翠云草上略撒盖些稀疏干泥,用掌心按实;如用不带泥翠云草铺贴,撒盖泥层应厚些。铺翠云草的目的,主要因为它有着丛密细根,在大雨或日常浇水时能保持住疏松腐殖质土壤的盆面形态,不致受到冲刷而破坏;另外,可保持盆面泥层一定湿度,以及避免高温灼伤假球茎和根系,同时还使盆面有葱绿之感,起到装饰作用。一切操作完成后,用细孔喷水壶喷洒盆面,以喷透为止。约待数分钟后,用狭长形牛角板或具有弹性竹片等(长约15厘米,底部宽约4厘米,厚约0.2厘米,顶宽约3厘米 ,厚0.3厘米,两侧和铲口稍薄)沿着盆沿内侧伸入泥层中,以弧形角度朝盆中央按捺,促使盆面形成半弧形,在盆面四沿留下一指宽水漕,再喷水,使高出盆面的半圆形泥堆匀称。栽植好后用标牌插在盆中正面一向,记明品种编号或写上名称,所用标牌,可用化学胶片(因不易腐烂,使用耐久),按各种形式裁剪制成,例如狭长条形,丁字形,蝴蝶形等。
分株后,根部难免或多或少遭受伤害,必须把盆栽移放在通风荫凉处,减少叶面以及体内水分蒸发。在刚开始数天内,稍微喷些叶水,防止水分过度蒸发而引起叶丛萎蔫,在这阶段内,土壤不能过湿,否则容易引起烂根,稍湿润即可。约待半月左右,当翠云草叶梢叶新,可施稀释腐熟绿肥,促使根系更好生长。其后仍按日常栽培管理法。
2.  假球茎培养法  分株后有些带根的假球茎,虽然已进入衰老期,大多不着生叶束,但只要精心培育,仍能发生子芽,长成新叶束。栽种前,先把根系洗净,凉干,所用兰盆最好用泥质瓦盆,盆口径不宜过大,一般只要让根系勉强容纳即可,如假球茎根系短小而少,可集合几个放入一支大盆中混栽,但必须用标牌扦插在各个品种的所在处,以免日后搞错。栽植时都用平盆面形式,假球茎不可埋得过深,仅用泥盖没即可,然后用喷水壶浇透,移放在通风荫凉处,约待十多天,再移放兰台上养护。如遇大雨或久雨,应移放避雨地方,日后如见有新芽破土生长,立即加盖些细泥,再露再加,直至芽长叶束微放开为止,此时,在盆面上铺设些稀疏带泥翠云草,以养护盆面。盛夏时,用芦帘遮荫,防止灼伤嫩叶,细叶束,当午后阳光偏斜时,即可揭除遮荫。如在秋季分盆培养假球茎,就不必遮荫了,相反要给予充足日照。在培养假球茎生发叶束过程中,对土壤干湿度要比一般情况下带干些。
3.  芽变  芽变是植物体在个别芽中发生的遗传变异。芽变的范围很广,在许多观赏花卉中经常有出现花色,花形等方面的变异,人们利用这些变异,经过分离,定向培育,创造出许多新品种。例如在菊花芽变中选育出400多个新品种,在月季芽变中选育出300多个新品种。其他如大丽花,郁金香,风信子,百合,梅花杜鹃,山茶等都产生了许多芽变新品种,由此可见芽变对于选育新品种,确是起着一定作用的。
我国自古以来所栽培的兰花园艺品种,都是从野生兰花中选择而来的。正因为这些品种源出于自然有
性杂交或受外界条件影响而逐步演变而成,所以在这些有机体及其组织中存在着一定的内在矛盾,在长期人工栽培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异质性变异。例如在梅瓣,水仙瓣中,同一品种有时出现“荷形水仙瓣”,有时出现“梅形水仙瓣”;在捧瓣中,有时开成“分头合背”,有时开成“连肩合背”现象,这些不稳定变异,可说屡见不鲜。对于这些异质性变异,我国艺兰界长期以来却没有予以重视和进一步研究,仅仅构成上述各式术语名称而已。著者沈渊如先生在五十多年艺兰生涯中,收集品种众多,精心钻研,探其细微,注意到这些芽变情况,每当发现有这种异质性变异,立即把它分离开,经过定向培育稳定其有利变异,为此曾在春兰“西子”中分离出二种。在宋梅,西神,绿云中分离出多种(详见书后名种照片)。更从雪莲素中分离出我国兰坛中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双唇瓣品种,由此填补了双唇瓣型空白点。另外,在桃腮素类(即唇瓣基部两侧缘,微缀淡微红晕),经常有消褪成隐约微晕,甚至褪尽,经多年定向培育后,就能稳定其有利变异。例如月佩素经如此驯养,在作者数十年中始终保持着纯素唇瓣。
蕙兰中的“分头合背”,“五瓣分窠”经如此分离,亦能固定其形式不变。
建兰中亦有多瓣,舌形变异,青岛牟力同志种植建兰连年开花时,都是如此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21: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有性繁殖
所谓有性繁殖,就是通过媒介,把雄蕊的花粉传授到雌蕊的柱头上面,经过受精作用,结成种子,再进行播种,繁生出幼苗。这种繁殖有着二种形式:一种是自花授粉。兰花盛放后(一般多在十多天后),如柱蕊的雌蕊已受精,上部即呈扁圆形态,随着,下部子房逐渐膨大。但在兰科植物中,由于生殖器官部位构造关系,大都不能自花授粉。另一种是异花授粉,主要依靠昆虫媒介。因为兰科植物是聚药蕊,有粉盖包被花粉,除非受到适当压力,花粉不易脱出,又因花粉块大而少,而子房位于雄蕊内面的柱头下面,花粉块脱出后,不易落在雌蕊上,相反大多落在地上,因此必须依靠昆虫。当蜜蜂沿着兰花的唇瓣和柱蕊下面的空隙进入内部吸蜜时,背部触及花粉盖,促使花粉块溢出,被蜂背上的粘液粘住,当飞入另外花朵内吸蜜时,背部又与此花的柱蕊分泌的粘液体接触,将蜂背上粘住的花粉块粘去。就这样把花粉块带到另一花朵上。如此往复粘取,使花粉着落在柱头上,经发芽,形成花粉粒,生成花粉管,进入子房而受精结籽。但依靠昆虫传粉,有一定局限性,故亦可用人工授粉:先用镊子钳除其花粉盖,或用硬纸片刮掉,接着把另一朵花上的花粉块刮下,用纸片接住。随手将选定授粉花朵的柱蕊和唇瓣撑开,用镊子镊取花粉放入柱头上,被柱头上的粘液粘住,然后把唇瓣和柱蕊恢复原状。
授粉后的植株应放在温暖通风之处,且比一般植株稍增加些水分,促使增加其体内养分流动,但在花朵上,尤其柱头上切忌碰着水,以防腐烂。经过三,四天后,如受精,花瓣即呈萎蔫状,约等半月以后,如见到子房有膨大现象,说明已授精成功。这时,可将残留萎蔫花瓣全部剪除,以免霉烂而发生传染。地生兰的果实,自经授粉之后到种子成熟,大约需要6~12个月的时间。成熟的种子,如果贮藏在适宜条件下,可以保持生命力达半年之久。
   1.播种法  分为有菌播种和无菌播种法二类。所谓有菌播种法,认为兰花根附有根菌,必须利用附有兰菌的环境中方能发芽,例如Bernard和Burgeff在1909年指出,兰花种子只能在内生根菌的帮助下才能发芽,而且,一种兰花的种子只有在本种的根菌存在时方能发芽,根菌并可以促进幼苗的良好发芽。这批根菌研究者主认为兰花和根菌之间存在着相互有利的共生关系,根菌是给植物吸收和运送水分和养料的,而植物供给有机食物给根菌。Burgeff将兰花根菌分为二类:胞内根菌生长在细胞内的,菌丝体在细胞内被杀死,吸收,当作食料;胞外根菌生长在细胞外,只有个别特殊化的菌丝穿入根内细胞中,进行胞质逸出,供给根部营养。
  (1)有菌播种法  利用盆栽兰花原有的盆面上湿润环境,将兰花种子直接撒播在苔草之上,保持湿润,即能发芽成苗,这种直播法对蕙兰类较相宜。但是,由于日常浇水,细小种子容易被水滴冲掉或混挤一起,出苗后难于管理。其次,当兰花进房过冬养护期间,必须经常浇水,控制一定湿度,否则对种子幼苗或萌发有一定影响。但盆栽兰花若长期处于湿润环境中,会影响它的正常生长和翌年的花期。所以这种法出苗率既低,成效亦差。
另一种为瓦钵播种法:在有泄水底孔的瓦盆内,先放置约五分之二深度的碎瓦块,粒,便于排水通气,再在上面铺设一层木炭,然后加上一层兰花泥(酸性腐殖土),最好利用盆栽过的土壤,因为其中附有兰菌,有利于种子发芽。将土稍微压实,土面敷设一层青苔,待其茂盛生长后,把兰花种子均匀撒布在青苔上面,用喷雾器喷湿,盆上加盖玻璃板,安放在温室中,春暖出房后,应放置在稀帘棚下,但要注意经常保持盆内基质润湿。另外,亦可在播种前,先所上述盆放入深及盆腰的容水器中浸数分钟,使基质吸足水分后,再把种子均匀撒在苔面上。约经过半年多时间,即可发芽出苗。
(2)无菌播种法  这是利用无菌培养基进行播种。由于科学日渐发达,国外一部分根菌研究者和植物生理学家,对兰花种子必须在一定根菌条件下播种发芽持相反意见,Knudson在1930年发表了他自1922年以来所做的成功试验,指出兰花在无根菌情况下,供给可溶的糖份,种子是可以发芽的,而且幼苗在无菌,无糖的人工栽培下,也能正常生长和开花。Curtis并指出兰花根菌无所谓特殊化,在一株兰花根中可以分离出几种根菌,同时一种根菌也可以存在于几中兰花之中,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共生关系。根菌在兰花根内只是寄生和寄主关系,兰花从它的根部真菌中没有得到什么好处。1939年Curtis又总结了在适当的矿物质营养可溶性糖和酸度之下,兰花没有菌类或其他微生物的帮助照常可以发芽成苗。北京植物园吴应祥同志在1961年开始,对建兰进行了试验,获得了良好成果,现作介绍如下:
近40年以来,世界各国播种兰花的培养基被大量介绍出来,直至今日,仍不断有补充和修改,而对我国兰花种子发芽的最好培养基,如下述三种:
   (a)Burgeff(Eg-1培养基)
第一部:硝酸钙Ca(NO3)2•4H2O        1.00克
      硫酸铵(NH4)2•SO4           0.25克
      硫酸镁MgSO4•7H2O          0.25克
      硫酸亚铁FeSO4•7H2O         0.22克
      蒸馏水                   500毫升
第二部:磷酸二氢钾KH2PO4           0.25克
      磷酸氢二钾K2HPO4           0.25克
      蒸馏水                   500毫升
以上二部分分别溶解之后,混合在一起,但必须注意如当未溶解时即行混合,易生沉淀。混合后再加上蔗糖20克和洋菜15克。PH=5
(b)Vacin and went sol•5培养基
  磷酸氢钙CaHSO4                0.25克
  硝酸钾KNO3                  0.525克
  磷酸二氢钾KH2PO4              0.25克
  硫酸镁MgSO4•7H2O             0.25克
  硫酸铵(NH4)2SO4                0.50克
  硫酸锰MnSO4•4H2O             0.0075克
  柠檬酸铁(或酒石酸铁)            0.028克
  蔗糖                        20克
  洋菜                        16克
  蒸馏水                      1000毫升           PH=4.9
(c)Knudson Sol•N培养基
  硝酸钙Ca(NO3)2•4H2O            1.00克
  硫酸铵(NH4)2SO4                0.50克
  磷酸二氢钾KH2PO4               0.25克
  硫酸镁MgSO4•7H2O              0.05克
  硫酸亚铁FeSO4•7H2O             0.05克
  洋菜                        15克
  蔗糖                        20克
  蒸馏水                       1000毫升           PH=5.1
选择好培养基之后,将各种万分用天平秤好,倒入烧杯中,煮沸,溶解。测其酸碱度并加以调节,使适合于要求之值。溶解后之培养液注入瓶中或管内,用棉花塞住瓶口,然后再放入高压蒸气消毒锅内消毒。在每1平方厘米1.2公斤的压力之下,消毒20分钟即可,时间不可过长,否则洋菜将失去凝固性。在消毒时,其他用具也应一并放入锅内消毒。经高压消毒之后,将玻管或瓶取出,放在清洁之处,并使其呈30度左右的斜面冷却凝固。然后在无菌工作室及无菌接种箱内进行接种,室内用0.1%的酒石酸溶液喷射,使空气中的菌类孢子及尘类附于水汽而降落地面,另用2%的硫酸铜溶液或4%的福尔马林溶液撒抹无菌接种箱的内壁周围,并用200A的紫外线灯照射1~2小时,使室内彻底灭菌。
由于兰花种子本身往往带有很多的杂菌孢子,如果消毒不严,则播种后数日,培养基内容易滋长霉菌。但是,如消毒太过,则种子也将被杀死,因此种子消毒也是重要的一环。一般常用新鲜的漂白粉溶液消毒,方法是用10克的漂白粉溶解于140毫升的水中,过滤除去不溶物和杂质之类就可应用,用该溶液浸泡种子10~15分钟即可播种。也可以采用过氧化氢(即双氧水)3%的溶液浸泡20分钟,然后播入培养基内。目前多采用后一种方法。前面谈过,兰花种子有一层不透水的种皮,往往使种子漂浮在溶液之上而不能彻底消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用抽气下沉法:利用真空抽气机,将种子和消毒液放入抽气机内,把空气抽出,种子就可逐渐下沉。另一种是先软化种皮:将种子放在密闭器内,经常在种子上滴水,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水才能透入种皮;或者可用加酒精方法处理,在种子上滴数滴浓酒精,则可种子沉下消毒液中。
播种应在无菌工作室中的无菌接种箱内进行。先将经过消毒后的种子用白金针挑入培养基内(白金针应先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红消毒,待冷却后方可使用),如种子数量不多,则可将种子直接倒入培养基内。如果种子很小,可用粗的注射器,以打针注射的方式把种子注射到玻管内。应当注意,如果用3%的过氧化氢水和种子同时注入培养基内,过氧化氢的量不能太多,因为太多了可能有二种坏处:第一,溶液过多,往往因玻管倾斜时使溶液流入棉塞之内,以致引起霉菌由棉塞入侵。第二,过氧化氢水过多,势将长期保留在玻管内,时间一长可能使萌发的嫩芽遭受药害。但对于干旱季节过长地区,过氧化氢水也不能过少,否则培养基易于干涸,收缩影响发芽。
播种时,种子不要播得过多,宁可少播一些,以免出芽时过于拥挤,尤其在播种附生兰类种子时,更要特别注意。播种后随即将瓶口塞住,棉塞不宜过紧或过松,塞入瓶口长约3厘米左右。管口外的棉塞部分,应在酒精灯火焰上燃烧下,包上一层消毒过的棉花或纱布,防止杂菌入侵。消毒棉花或纱布时是以硫酸铜30克,甘油10克,水100毫升浸泡过的。用消毒棉花直接塞瓶,效果并不好,有时硫酸铜碎屑滴入培养基内,使幼苗枯死;有时则因硫酸铜的腐蚀性很强,棉塞腐烂,不易取出。在瓶口的消毒棉花和纱布之外,再包一层玻璃纸或尼龙布,用橡皮筋或绳捆住。玻璃瓶或管上贴上标签,注明兰花种类,号码和日期,并在标签上涂上一层石蜡,以防发霉,或日后难以辨认。这样,播种工作已算结束。接着,将这些玻瓶或管移入温室中的木框或架上,保持清洁干净,适当遮荫,防止阳光直晒,并要避免水滴进入。木框,架仍以30度左右的倾斜度安放玻瓶或管,保持25度左右的温度和40~60%的空气湿度,随时防止温度变化过大和过度干燥。如果天气过于干旱,最好在木框内放置水盆,让盆内水分蒸发,可保持湿度。
   3.种子发芽与幼苗管理  兰花种子在播种后,要经过半年到一年才能发芽,发芽最快的附生兰也要2~3个月,地生兰中墨兰(即报岁兰)在3月上旬播种,到8月底方开始出芽,为时六个月。兰花种子发芽时,并不出现胚根,最初只是胚渐渐膨大,种皮的一端破裂,胀大的胚呈小圆锥状,称原球体,从破裂的种皮逐渐伸长。原球体的基部和中部不久出现许多丝状的突起,这与吸收水分和养料有关,接着原球体顶端逐渐凸出,形成叶原基。此时,整个种子由浅黄色转变为绿色,叶原基逐渐篚成为叶片,一般在叶片3~4片之后,才出现真根,但在叶子有3~4片时,往往因发芽过多而拥挤不堪,培养基也逐渐被消耗,此时必须进行分苗工作,先配制适宜培养基,方法如前播种的一样,然后将幼苗分植于新的培养基内。这项工作也是要在无菌接种箱中进行,并严防杂菌侵染。
   兰花幼苗经过1~2次分植后,约经1~1.5年的时间,有5片叶子和长有数根真根时,须移出瓶外种植于培养土内。培养土可用干净的细砂1份,木炭土1份混合而成,最好在事前经过蒸气消毒。幼苗出瓶时,必须把培养基的洋菜洗掉,并用0.2%的赛力散消毒,然后再种植。盆不宜过大,以5~6厘米口径的为佳。种植后,放在湿度高,并有遮荫的地方。在最初2~3周内不必浇水,每天只用细孔喷壶喷些清水,并每周喷洒0.1%的赛力散溶液二次。经2~3周后,幼苗已生新根时,就可浇水,待生长稍大进行换土。这样精心管理,数年之后,就可以开化了。
在播种和分苗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注意杀菌消毒工作,如果一经霉菌感染,播种即遭失败。
兰花种子从发芽至幼苗成长开化,须经过8~10年之久,在这样长时期的管理过程中,要求耐心细致地经常注意温度,湿度,空气,阳光以及培养土等是否适合兰花幼苗在各个生长阶段中需要。兰花由种子繁殖到成长开花,虽然要经过8~10年,但用无性繁殖的分株法,一株兰草经过这几年也不过分成3~4株,而播种则能获得千百株。因此,虽然在设备和技术措施等方面有着一定限制和困难,但在一定条件下,种子繁殖仍不失为多快好省的方法,并且在改良和培育新种方面亦能起一定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23: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兰花的栽培和管理
园艺上的兰花都是把天然的野生兰花经过长期人工驯化,培养成许多园艺品种。由于种类不同,各有不同的栽培方法,又因各类兰花的产地,生态和习性不同,在培养过程中,除了符合它原有自然环境中相似因素外,还需要研究培养技术。为了使广大艺兰爱好者和读者们对于养好兰花有一整体概念,以便很快掌握它,本章就是对我国传统的主要几种兰花的通性和培养,管理等介绍要点如下:
(一)养兰场所
地生兰的原始环境是生长在山林幽谷之间,地势高爽,四周有树木遮荫,构成湿润的小气候,温差小,空气洁净。当引种驯化盆栽后,非要有一定相似环境方能栽培得花繁叶茂。目下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绿化工作又一时不能相应跟上,都市空气受工厂和交通工具排出废气污染,由于这些因素影响,所以,在都市中培养兰花一般都不及郊区生长得健壮,但是,只要改造四周环境,加强技术措施,还是可以弥补的。在城市中,如有高墙深院或天井等空旷地带,是比较理想的养兰场所。地栽或盆养兰花,宜面朝东南方向,这样既可及早受到朝阳,中午太阳当顶时,恰被芦帘遮荫,没有多大影响,当落日偏西时,又被高墙阻挡。如在屋顶或楼层阳台上盆栽养兰时,除在上面遮荫外,靠西北向更要张挂荡帘,以防落日斜照或灼伤兰叶,根等。兰圃可利用山麓或林间的良好自然环境,但仍应注意回避西北夕照和寒风吹袭。所以,在建圃时,东南向围墙或树丛必须低于西北向。兰室的最理想地点,应建造在园圃的后半部或庭园一角,这样布局有利于观瞻。总之,在选择养兰场所时,要注意受露,避烈日,透风,忌烟四点,方合乎要求。
兰圃场地,除人行步道为了工作中便于操作,可铺设砖地或水泥路面外,凡在荫棚架下,宜铺设煤屑,砂砾,碎石等,以便利排水和保持一定湿气上升,又可减少杂草丛生,减少害虫,霉菌等躲藏,繁生机会。
(二)露地栽培
1.  树荫地栽养兰  利用有稀疏树荫的屋前,墙隅或园庭假山石隙间,直接种植在地上,但必须挖除
原有瘠薄粘土,换入疏松腐殖土或良好田土。进入冬令时节,在根部泥面上铺盖一些稻草,以免冻伤兰根;假如有严寒,还需在叶丛上面敷设草帘或其他松软遮掩物,以防冻害。这种地栽养兰除盛暑酷寒期间务必加强管理防护外,一般都可粗放,任其自然生长,但仅局限于不具瓣型的粗种。否则,稍有疏忽,珍贵名种一旦遭受损失,实为可惜。翌春天气转暖时,方可揭除御寒遮掩物。经过多年生长后,只要适时浇水,施肥,它的适应性还是比较强的,能年年盛花,幽香飘远,实为点缀庭园佳品。我国历代骚人墨客对此常有描述,可见自古至今,由于地栽养兰颇多自然风光,别具雅趣,深得广大人民爱好。但是,在布置地栽养兰时,除考虑布局的静幽外,对各种兰花的习性——如春兰喜偏阴,蕙兰宜稍阳,秋兰,寒兰,报岁兰等更不宜受冻,都要结合本地区气候布置,否则将功亏一篑。
2.  盆栽养兰  也就是指荫棚养兰。凡是盆栽兰花最好不要直接座放在地上,因为容易受到虫害和杂
草丛生滋扰,尤其当夏日骄阳炙热,地温上升,或雷暴雨,梅雨季节,湿热上升更大,容易蒸坏兰根,更因地面缺少通风,不利气生根生长。假如受条件限制,可用一只空泥盆倒置地上,再把盆兰座放在上面,减少上述影响。最理想还是放在预制木质或水泥板搭成的兰台上,便于上下对流,不断供给新鲜空气,促进兰花呼吸作用,增强代谢机能,积累养分和能量的制造,使兰花生长健壮,又可避免了蚂蚁,蛞瑜等侵害兰根,叶之患。日常还需保持花盆外沿清洁,既雅观又减少了菌类和低等植物繁殖机会。
(三)室内培养
兰室主要作为地生兰越冬之用。由于兰花产地和种类不同,习性亦各异,所以对进房时间和越冬期间的室温要求亦有所不同。
地生兰类一般讲来,只要气温不低于7~8度,大都可以露天栽培。按江浙一带习惯,在“立冬”以后,先把要求气温稍高的建兰,秋兰类,寒兰和报岁兰等搬进室内培养;一些有花蕾的春兰和蕙兰移置在廊檐下或避寒地方,以免受初霜侵袭,影响花蕊发育;“小雪”以后,将由假球茎培育出的盆兰和瘦弱小草(尤其属素心瓣的兰花)逐步搬进室内,安放在靠近窗口兰架上,以便于受到阳光照射;“大雪”以后,全部盆栽兰花都要搬进室内养护了。进房前,先把每只盆的周围洗汰干净,既可防止泥污沾染虫卵,霉菌等,又显得清洁雅观。小盆矮草放在台上前排,大盆丛密兰草放在后排,每盆之间应相隔一段距离,使彼此叶丛不碰在一起,这样便于阳光透射,兰丛之间通风透光,有利生长。
地生兰在室内越冬管理过程中,对温度和湿度要特别注意,一般讲来,室温应保持7~8度以上,最理想应保持在10~15度。进房不久,如天气尚未严寒结冰,中午前后应将南窗敞开,后面只能敞开小气窗,便于室内流通空气。傍晚时,如室温仍高于5度,只须把窗户虚掩,或者把前后小气窗半开;如低于5度,应把窗户全部关闭,以防不测。室内除挂有寒暑表测温外,又可放置几只水缸作为简易测温之物,既简便又应验。其法:如缸面水层没有结成薄冰(俗称鸡爪冰,即水面略有稀疏鸡爪状断续薄冰层),而室外已结薄冰,此时除中午前后阳光普照时可半敞窗户促使空气流通外,余者多应紧闭门窗,以免寒气侵入。总之,以水缸中水面结有薄冰与否,作为寒冬季节启闭门窗的标准。当进入隆冬季节,除无风睛日中午稍半开门窗略为透换空气外,待太阳稍偏,立即紧闭门窗,临晚前再加挂棉布帘。如室温降至5度以下,就要设置加温设备,按民间传统做法,可在室内放置由炭屑模压制成的炭基火盆数处,或用有烟囱的煤炉加温,因为煤气对兰草有极大毒害作用。
交春之后,气候逐渐转暖,在风和日丽的中午,兰室门窗可全部敞开,午后二时左右,仅开南窗半扇,夜幕降临前仍须全部关好。若室外气温在2~3度,朝南气窗可任其虚掩。在这期间,兰室室温最好经常保持在10度左右,因为如果温度过高,对“借春开”(即春兰的早花品种,由于室温过高,往往提早开花)的花朵容易早萎,或出房以后遇到春寒时,盆面上翠云草嫩叶丛容易冻坏。初春,仍有春寒不断侵袭,兰花各组织皆感春暖而生机萌动,此时更应随时注意防寒工作。否则,对花蕊的生长,以及今后花形优劣都有严重影响,甚至冻伤兰根。
“惊蛰”以后,凡没有花蕾的春兰和蕙兰都可出房,搬置在露天台架上,晚上在棚架上加盖芦帘,防御霜害。遇有雨天,可任受畅淋,在这湿润环境中,各组织迅速恢复正常生长。凡带有花蕾的各类兰花仍应留在兰室内养护,待“清明”后,方可搬去室外培养,但在晚上仍应遮盖布幔或厚帘防除晚霜侵害。
在室内养兰期间,尤其在严寒季节,对盆栽兰花的干湿度必须特别注意。此时盆土可比露天栽培时略带干些。何时需要浇水,可视盆面上翠云草是否显得苍翠挺拔,或者看盆面表层泥土如呈粉末松散状态时,将盆兰搬下,座放地上,沿着盆面沿口水漕浇水(切忌沾湿叶部或侵入叶束内),或搬去室外向阳避风处,用长颈细口水壶浇水,也可把兰盆放在水缸中浅浸数分钟(以浸及盆腰为限)。在浇水时,如沾湿叶片或侵入叶鞘中,应及时用干布揩抹水痕或让阳光晒干后方能搬回室内。由于长期放在室内培养,叶面常沾有灰尘,有碍呼吸作用,可选择晴暖天气(气温在6~7度以上,在中午时,分批逐盆搬去室外阳光下,用细孔喷壶喷洒叶丛,洗涤尘垢。待水渍干后,再搬回兰室中去,这是十分重要之点,否则,沾湿部位,容易发生焦黑,枯萎而死。
在加温期间,往往引起室内湿度不够,叶丛显得干燥现象,翠云草嫩叶憔悴,这时,说明室内湿度不够,就应及时在通道和墙上喷洒清水,或用毛巾布之类一头浸入容水器中,另一头悬挂起,通过布上水分散发,增加室内湿度,借以减少植株有机体内水分蒸发。总之,在室内养兰时,盆栽兰草和盆面上所缀翠云草始终要象在室外培养时一样葱绿苍翠,这样方有利于生长。
(四)兰室
兰室一般仅作地生兰的过冬御寒用,另外亦可利用它作为开化期间陈列名种展览室。地生兰对温度要求不高,一般情况下,室温能保持10度左右即可。
1.  位置  首先要选择高燥,通风向阳地点,以朝东南向最为理想,室后靠北一侧要多种树木或
有高墙,便于阻挡凛冽北风。无论业余爱好者或公共园林,苗圃的兰室都应建造在庭园一角或丛密的树木前面,这样既可避免寒风吹袭,又不碍观瞻。另外,还要注意远离烟囱,避免煤气和烟灰对兰花的侵害。
2.  兰室的形式和结构  兰室,可分为普通瓦房,玻璃温室,和简易靠墙单斜地箱三种。建造时
主要注意保温和通风,所以,结构应严密并敷设加温设备,借以调节室温,前后窗户可以灵活开关。
我国传统兰室都采用具有保暖性强的瓦房或有泥墁平顶的房屋。如用玻璃温室,室温不宜过高(以在15度左右最为理想),根据近代实践经验,在玻璃温室中越冬,由于温湿度好,兰草生长比普通兰室中生发得健壮,但是,要加强开窗通风,否则玻璃屋面内汽水滴凝聚过多,容易滴落及叶丛引起腐烂或焦斑。至于夏兰,秋兰,寒兰和报岁兰等虽然在具有保暖性强的普通瓦房中亦能安全过冬,但由于它们对温度要求比春兰和蕙兰稍高,故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最好用温室养护过冬。民间业余养兰者们培养盆栽数量少,如系老式住房,必须把门窗隙缝糊上纸条,防止寒气侵入。如系专门泥墁平顶兰室,朝南正面应多设长窗,便于阳光透入,并在前后窗户上端开小气窗,利于通风对流作用。
为了保持室内湿度,在专用兰室的兰台架下地表,应铺设粗砂砾,以便排除日常浇水过程中漏下水分,亦能保持一定湿度。如考虑到日后兼作陈列室使用,可铺成砖地,至于水泥地坪,因不易排水,又隔除地气,并不理想。
兰室内的花台,有木架,铁架或用水泥制成,这些台架除专用固定形式外,也可利用原有在室外栽培时的装置搬回室内使用。兰台形式,最好采用平台式,因为在日常管理操作时比较方便;阶梯式虽然受光好,只是利用面积浪费些,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总以受阳光多,上下便于空气流通为目的。
专用兰室大小可根据所养盆数和发展前景而定。兰台长短,阔狭亦根据室内面积灵活布置,但总以操作方便,通风透光为宜。
如业余养兰者因居住条件所限,可作用室外朝南向阳沿墙处,一面借墙,另三面用砖砌成单斜式地箱,面积大小,按盆钵多少而定。地箱上面,斜盖灵活关闭的木框玻璃窗或塑料薄膜窗。兰叶长而高的应座放在倒置空花盆上或叠成有合适高度的砖块,条木,水泥板上,低矮的逐行向前排列,所有叶尖或环叶顶部都不能触及窗面。在严寒季节,每当气温过低或风雪日子里,斜窗上必须覆盖足够防止寒气侵入的草帘或其他遮盖物。在天气晴和时,尤当立春以后,当阳光普照时,应及早揭除御寒遮盖物。临近中午,靠墙一端窗沿用木块或其他物体搁起,露有寸余隙缝。如天气晴和无风,可将盖窗全部揭除或半掩着,以便调换新鲜空气。阳光偏射时随即盖好,保持内部温度,避免寒气侵入。日常还要注意窗内玻璃面上不能凝聚过多水滴,否则滴下叶丛后,沾湿部位,会发生烂斑,逐渐枯死。
3.  加温设备  主要在数九寒天,气温过低时,为了确保兰花正常生长所必要温度而附设的。
   (1)明火  这是最简易的方法,适合于业余养兰者或盆数少,以及受条件限住地区使用。使用时,先在兰室内适当地方设置火盆(有铁制或陶质缸等)。加温前,先在容器底层放些冷灰,如用陶质火缸,灰层要厚些。然后把燃旺的炭基(由炭屑拌和少许泥土经模压制成的圆柱状形体)放入数个,接着在上面添加一层未经燃着的炭基,根据火候,不断添加;亦可用散块炭放在火盆中燃烧加温。但这种方法,因火苗乱窜,持续时间又短,必须有专人看守,并且要远离兰台,以免灼伤靠近兰草。用炭基或炭块燃烧加温,虽然没有煤气发生,但由于直接在室内明火燃烧,势必影响湿度,这是缺点。
(2)火龙  在兰室墙外设置一付火灶,灶上放一水锅,水灶烟道接通兰室中地面上的烟道(用砖块砌成水泥涵筒衔接成),通向另一端室外的烟囱。利用烟道散发出热量达到加温目的。这种加温设备,特别要注意烟道不能漏烟。
   (3)暖气  利用锅炉房热水通过管道散发出热量。由于依靠机械控制,随时可以调节合适温度,且散热均匀,故兰室内不易发生干燥现象,是最理想的加温设备,只是费用软大;仅适于大型温室使用。有家庭暖气或暖炉时,可利用使兰花安全过冬,一举两得。
至于近代空调设备和各种电热,红外线取暖器等装置,对植物发育非常有利,但费用高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23: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棚架和兰台
兰花习性喜爱阴凉,透风之外,假如没有适当庇荫,任其受阳光不断曝晒,叶片发黄,粗糙,尤其在炎热季节,更易晒焦叶尖,甚至枯萎死亡。为此,必须按照兰花庇荫习性,设置荫棚设备。搭设荫棚,可根据所在场地大小和周围环境而定。如系私人庭园,四周有围墙,荫棚高度有三米左右便够了,总之,以通风透光为主。荫棚结构所用材料,有用粗毛竹或耐烂树材,也有用角铁,水泥柱的,后者比较经久耐用。搭好后,棚顶放上遮荫帘子,可依棚架大小,长短编制,多采用棕线编成,有单扇或多扇联接而成。用草绳编制芦帘经不起日晒雨淋,很不耐用。如荫棚面积短小,亦可用竹丝帘,不过造价较高,颇不合算。
帘子可分稀,密二种,根据兰花在不同季节要求的光线强度而定,在春秋两季可使用稀帘,在盛夏炎热期间使用密帘。使用时又可分为灵活式和绳卷式两种,前一种仅用手或竹杆将帘子挑铺展平,二端用绳索临时缚住固定,当日落前,收拢成圆轴状,留放在棚顶一端或搬回室内,避免夜露雨淋,以延长帘子使用寿命,操作比较麻烦;后一种,先在帘子两头各缚上一根细竹杆,一端先用细绳将其固定在棚顶横梁上,在另一端横梁上按一定开阔距离缚上二只定滑轮(俗称葫芦),再用二根足够收放帘子的粗棕绳分别通过定滑轮,沿着帘子圈绕过去接牢另一端的帘子竹杆上。这样就可以将帘子展开和卷上,运用自如,灵活方便。
遮荫芦帘,除作为日常庇荫外,在早春和晚秋夜间,亦可防止霜害。另在兰花花蕊含苞待放前,必须有适度散射日光照射,否则花色黯淡,所以亦可作为花期养护之用。
除芦帘荫棚外,又需备有一种人字形布幔。在黄梅霪雨期间,雨水过多,湿度过高,兰草容易发生黑斑病,或造成新叶徒长孱弱。又如盛夏期间,常雷暴雨侵袭,雨滴大而急,容易冲坏盆面泥层(主要指具有高盆面形式),露出兰根,此时恰值新根滋长,如来不及补土壅培,受暑热蒸晒,极易受伤。为此,最好在兰棚中设置一个可随时收放的人字形布幔作为暂时庇护场用,一待雨过天晴仍需随时收去,改遮密廉。这种布幔除有上述作用外,在蕙兰等大排铃时,可避免受雨淋而影响花品的良好养护设施。
兰花台架,可分为阶梯式和平台式。另一种最简单的办法是把盆栽兰花就地座放在地上或倒置的空花盆底上,或放在由砖块,石条砌成的台阶上。这种仅供业余养兰爱好者使用,但设备简陋既不雅观,又因离地太近,通风差,容易遭受虫害,更易受暑热蒸害。所以,一般都采用远离地面的平台式兰架,其高度以一米左右较为理想,台面宽以1~1.5米为宜,过宽,在日常浇水,施肥,除草,除虫等操作管理时不方便。各平台之间必须留有通道。搭置台架时,先用砖石砌成4~6个牢固台脚,或用水泥管作为台柱,然后横搁上足以负重的粗木或水泥条,再将粗约7~8公分的方木条或阔约20公分的水泥板(最好在板中央有一条纵向宽缝,便于泄水和促使上下空气对流),逐一搁在上面。每根木条或水泥板之间都应留5~7公分间距,便于兰盆底孔准缝隙,利于通风,对流和泄水作用。安放盆兰时应避开棚顶横,纵梁木,否则在雨天时,梁木上积水滴下,容易冲坏盆面泥层,徒增补土和重新添植翠云草等手续,浪费工时。
另一种为日本流行的吊架式。先用木料或其他材料制成狭长形框架,盆兰悬座在框架中间。每个框架都是只容单行排列。这种吊架式以私人玩植少数盆兰时作用为妥。它的特点,通风透气性强,又可作为兰花开花时作为架设观赏之用。
上术客种台架,除作为日常露天置放盆兰外,越冬期间亦可移置室内。为使耐用,所有木质条,板必须要能更换,并用桐油涂抹,以便在进房或出房时分批洗汰干净,达到防腐保护作用。水泥板虽然经久耐用,但在炎热季节不易散热,又当雷暴雨后蒸散出的热气大,对兰草有影响,所以在条件许可下,以木条作台面比较理想。
(六)兰花盆体
培养兰花,除露地栽培外,为了便于管理和欣赏,需要有合适的容器,既能起到美观作用,又要符合
兰花习性的要求。按我国的习惯,用各式各样的花钵,按花钵的材料,主要有下列几种:
1.瓦盆  这类盆钵,是用一般粘土坯烧成的,吸湿性较大,透气性强,排水良好,常用于盆栽花木。在烧制时没有印过水的为红色,质地松脆,经常年使用后,盆体表层时常自然驳蚀,不耐久用,牢固性较差;另一种盆,是经过印水的,呈灰黑色,质地比红色坚实。瓦盆形式有敞口,高腰,小底等多种。口径由5~30厘米不等。这类盆虽属价廉物美,但因形色不美观,如当作室内观赏或陈列展览时,应另外套上形式优美,色彩相宜的盆钵,借以衬托兰花的秀姿神韵。
2.瓷盆  由瓷土制坯烧成,质地细腻,色泽光亮,有青花,宝兰,均红,全白,乳黄,豆青等色泽
以及冰纹等等。形式有喇叭口,斗方,签筒,鼓形,圆碗形,以及海棠和多角形等。这类瓷盆,由于质地紧密,透气性极差,又不易散发水分,故一般多作为装饰套盆之用。
   3.釉盆  这类盆是先由陶土制坯,再在外围涂抹上彩釉烧成。其色泽光润多彩,以均釉,白釉,兰釉等最为常见。形式繁多,且有贴化,半釉,彩绘,浮雕等。为养兰盆钵中使用最多之物。
4.  砂盆  由于质地不同,有紫砂,红砂,白砂,乌泥,铁砂和梨皮泥等。形式有金钟式,海棠
边形,锅底形,喇叭口等。砂盆色泽古雅,质地坚实,比瓷,釉等花盆透气性强,是艺兰界广泛采用的盆钵之一。
5.  蛇木钵  由蛇木树干材制成。蛇木树盛产我国台湾省山岳中海拔二千五百米地带,学名为
Alsophlia pustulosa,Christ,又名兰盆树或笔筒树,属沙罗科,是一种羊齿植树,树高可达二丈左右,最大直径可达二尺多。干材中空如竹,截成段,挖除其中残留木质部,再经刨光加底,即制成兰盆。新的蛇木盆因组织疏松,通气性良好,又容易排水,最适宜种气生兰。用过几年后的蛇木盆,适宜于种植地生兰类。此种蛇木钵在台湾广泛采用。
上述各种兰花盆,虽各有特点,但在培养名种兰花时应用最广泛者,当推砂盆和釉盆二类。盆的形式,以喇叭形,高腰敞口圆盆,锅底圆盆,金钟式等最为适用,因盆呈圆形后,兰花花蕊无论生在哪一方位,均可随其转换,作为正面观赏,又不影响盆体形式的美观。兰花根为好气性肉质根,需要具有透气,泄水强的环境,所以盆底座宜高足鼎立,以便加强空气对流作用。盆脚高度一般以3~5厘米,盆底泄水孔直径应有3~5厘米大。
春兰根系比较细短,可用喇叭形,圆形盆;蕙兰根系粗长,宜用高腰金钟形,深锅底圆盆或高深多角形盆为好。其他地生兰根系更为粗壮长大,密集,应以大号高深或圆阔之盆种植,而且宜大不宜小,以便有充分的土壤容积,便于根系舒展。
所有各种盆钵,在未使用前必须先放入清水中浸渍一段时间,待其吸足水分和消除火气后再使用为好。
(七)培养土
我国传统栽培兰花,大多采用疏松细软,又不粘结的腐殖质土。这种土壤俗称为兰花泥,系采取盛产
地生兰山区一带的土壤。挖取时先将表层苔藓,杂草之类除去,选取厚的数寸的泥层,或从山崖岩石上,石隙间挖取。这种兰花泥数量很少,但质地优良。如因受地理条件限制,一时找不到这种良好的腐殖土,也可利用附近山区的疏松土壤或采用田土,砂质土,掺杂腐熟绿肥,油粕等配制而成,亦能使用。但对含有盐碱性渍土和重粘性土壤,因不适于兰草生长习性,则不能采用。为了能适合培养各种地生兰类生长要求,必须详加选择,现分别介绍如下:
1.  腐殖土  即俗称为兰花泥或山泥。呈弱酸性。按我国江南一带习惯,大多采自浙江余姚的燕窝岭,
富阳的石牛山,杭州保叔塔周围的山泥,亦有江苏宜兴铜管山,南通军山泥,常熟虞山子游等。这些泥质疏松,握在手中呈团块状,松手摊开微加抖动,即松散开。泥的颜色以棕黑色和黑色者为优,带褐色或紫赤色者较次。无论何种颜色山泥,总以质地疏松,泄水性较快为佳。但,如泥质过分细微似粉末状,受水后,容易造成盆面泥层有裂缝或盆沿泥层与盆壁间发生隙缝状(俗称脱壳),这种过细泥土并不理想。泥抟好坏与适用与否,简单检验法是,用手指细捻,如有砂质感,或掷入水中,绝大部分沉下,有少微尘埃状飘浮水面,这种兰花泥比较合乎要求。如轻浮水面多,质量定差,使用时必须掺和一些从兰花泥中筛出的细砂粒状碎土。当然,这仅是直感试测,无论哪种泥,还要通过实际应用,方能断其优劣。优质兰花泥不是全山都有,最合乎理想的,可从丛生兰草地带选取。运回兰泥先平薄摊在地上,让阳光照晒,并逐层翻晒数日,达到日光消毒杀菌作用。然后用细筛逐一分批过筛,浮在筛面泥上的零碎树根,杂草,细石等随手拣出。筛下的泥土和存在筛中的细粒泥分别储藏在室内的缸中,勿受雨淋。
腐殖土由于价格较贵,主要用作栽培细种兰花。根据春兰性喜微润,宜用稍细泥粒种之。蕙兰喜润中带干,可以用稍粗泥土栽植。至于其他类兰花因要求透气性较强,根系粗壮发达,泥质更粗些亦无妨。
2.  田土  即田间土壤,但必须选取疏松表土。并掺入少许砂质土或少量砻糠灰,再加入些腐熟堆肥
或发酵腐热的豆饼,菜籽饼肥等有机肥料,促使改良土壤结构,加强肥效。经过多次逐层翻堆拌匀后,再分批过筛,粗细泥分开,存放在不受雨淋的地方。这种泥土由于泥质微呈中性,没有腐殖土那样良好,所以只能在没有合适的腐殖土或山林间砂质壤土时勉强使用,大半只适用于作为栽培粗种兰花之用。
3.  牛粪土  将发酵后的干牛粪敲碎研细,混入砂质土壤或田土,以1:3比例配制成。最好选取冬
季吃干饲料的牛粪,因干草料经反刍后,虽然纤维细碎,但是仍富有弹性,又是植物纤维,含有一定养分。这种牛粪土松软多肥,极适合兰根好气习性。我国台湾省艺兰界常采用这种牛粪土作为培养地生兰类的填充材料,效果良好。
    4.蛇木屑土  用栽种过气生兰的蛇木屑,混杂碎苔和少量砂质土壤,田土等配制而成。蛇木屑中虽不含有特殊养分,但因属植物纤维性质地,混杂泥土中,能起松疏土壤,可加强通气,排水性能。据台湾省艺兰界长期实践证明,它与栽植在土壤中的地生兰的生长情况相比较,生长在蛇木屑土中的植株不仅茁壮茂盛,最显著的花期能延长1/4~1/3时间。蛇木屑土,以培养报岁兰和寒兰最见成效。
   5.烤土  先挖取田间表土或山林地带丛生杂草的土壤,构成小堆,把它中间挖空,焚火烤烧。由于经过火烤,一方面泥中虫卵等都被杀死,土质又变松;但另一方面,土中一些富有肥效的有机物,也几站全被焚化。所以,应添加入一些有机肥料(切不能掺入人粪肥),方能有利于兰花生长。这种烤土,一般只适宜于栽培秋兰,寒兰和报岁兰等。
6.  浸泥  将挖回的山泥先放入稻草制成的围窝中,向泥中微洒些清水,逐层拌匀,然后盖上草
盖,任其自然发热,以便把混杂在泥中的虫卵,土蚕等杀死。经过十多天,把泥取出,倒入水缸中,灌满清水,翌日捞去飘浮水面的残根枯草等杂屑之物,间隔数日再翻搅一次,接着换水。经十多天后,将泥倒出,摊在地上,受日晒风吹,待泥质干后,随即灌浇些腐熟的绿肥,如百草汁和烂成泥浆状的沉淀物,拌匀研细,堆放在避雨之处或容器中。这种调制成的浸泥,仅省掉过筛和利用水浸消除虫卵,草籽等杂物而已,是我国古时养兰常用的培养土之一,今天大都不采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22: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浇水
兰花习性喜爱生长在阴凉湿润环境中,所谓湿润决不是说必须在土壤中浇灌大量水分,而是给予其适合生长的必要湿度。兰花类叶片较厚,被有角质层,又有肥大假球茎和肉质根,它们除能贮藏一定养分外,亦能蓄积一定水分,以备在短暂干燥时自行调节,不易很快干死。但泥土过干,假球茎干瘪或其他组织因失水而影响代谢作用。如水分过多,造成土壤中积水,透气性差,阻塞根部透气性,并影响吸收水分,容易引起烂根。另外,组织中细胞壁充水,叶面气孔张开,又引起内含养分淡薄,造成组织纤弱,生长不良,由此极易发生病害。
通过艺兰爱好者们和园艺家们长期实践和研究,认为兰花一般需要的湿度约为40~65%。地生兰类在生长期间,如遇气温高时所需湿度,白天为百分之70~80%,夜间因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增加,这时湿度达到可达百分之80~90%。依照这些科学测定,掌握兰花在生长期间各个阶段中对干湿度要求,因地制宜,灵活管理。
“立春”以后,气候逐渐转暖,兰花转入正常生长阶段,花蕊渐渐抽长,这时土壤应保持湿润。在天气晴和的中午,把盆栽兰花分批搬在室外阳光下,用带有细孔喷头的长颈喷壶逐盆喷浇,冲刷掉叶面存积尘垢,以免阻塞气孔,另借此保持盆面泥层湿润(尤其高盆面式,泥层高出盆口,容易干燥)。如发现盆面泥层过干发白,就必须多浇几遍,直至盆底泄水孔中有水漏出为止。其后必定要待叶面和叶鞘内水渍吹干后方能搬回室内。在此期间,一般情况下,每隔四五天喷水一次。“惊蛰”后,无花春兰和蕙兰刚由室内移出露天栽培,受风吹日晒,盆土容易干燥,尤其根系的新根尖和芽点开始萌动,所以日常浇水宜勤,但水量不能太多。如遇久雨时,盆中切忌积水,以防烂根。“立夏”以后,春兰和蕙兰的花期已过,凡属开花过后的盆兰(包括寒兰,报岁兰),在这个时候土壤湿度应比一般盆栽兰花稍干些,因为在花后,大多有短暂的半休眠时期,生长缓慢,叶面蒸发少。六月起,天气渐热,子草(即幼芽)成长速度加快,开始逐步破土而出,此时,要多加注意土壤湿度,经常用清水喷洒叶片,并淋湿兰台,构成一定湿润微域气候,有利于子草抽长放叶,但当进入黄梅雨季时,经常霉雨连绵,造成湿度过高,此时相反要控制浇水或甚至移放避雨之处,否则,叶面上常发生黑色斑点,块(俗称鹧鸪斑),这种病状在春兰中肥环草和素心瓣型的叶片上最易受害。入伏后,转入高温炎热时期,除加强遮荫外,还要经常细心保持土壤一定湿度。在每天日出前用清水喷洒叶片和盆面,以湿透盆面为止。假如发现荫棚内湿度不够,盆面容易干燥,翠云草长得苍老,垂软,那必须在兰台上下和人行步道或邻近墙壁上洒水,以增加湿气,减少兰草体内水分消耗。盛夏期间,常有雷暴雨发生,如在中午前后,雨后空气反而显得闷热异常,及时用清水喷洒淋湿盆面,消除湿热。白露后,气温渐转秋凉,又有夜露滋润,新草长势已停,兰蕊破土成长缓慢,此时可减少灌水量,但如发现盆泥干燥时必须浇水至湿润为度,余外可根据土壤干湿情况而定。在这一阶段天气常有久晴天热情况,俗称“木樨蒸”,仍要细心注意干湿度,如浇水不足,盆内泥层常常发生细微裂缝或盆壁脱壳等,这种现象在江南一带俗称为“菱角燥”,盆兰最易受伤,影响生长,花蕊受萎,或来年花开僵硬,花梗缩短。所以,这时除早晚浇水外,还须喷叶水一二次。晚秋期间,盆兰新草已由新绿转旧浓,花蕊大衣壳俱见,如遇久雨多湿,新叶上最易发生黑斑点,且花蕊常有“烂衣”(即苞壳腐烂)现象。这时应设法避雨,或减少灌水量,多受阳光照射。及至气候渐转寒凉时,可间隔数日浇水一次,并让其受全日阳光照射。
周年浇水程度,还应根据各要季节实际气温高低,盆钵大小,植株多少,品种特性,因地制宜。
浇水时间,一般讲来,春秋二季宜在早晨进行,盛夏炎热期间应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时为宜,初冬和早春时期可在日出当顶,气温稍暖后浇水。进房过冬期间,必须在晴天中午前后浇水,但应注意避免沾湿叶面或侵入叶鞘内。
浇灌用水最好利用只聚的雨水,如用自来水应事前先存放在水缸中,待其中消毒剂分解后再使用。用河水亦要注意附近有否工厂大量排出废水,以免受污染毒害。井水往往含有盐分,不宜作浇灌用水。总之,用水以中性为佳。
容水器最好半截埋在土中,尤其在炎热期间,更需有遮荫,使水温不致过高,否则骤然冷热刺激,有伤根,叶。
浇水工具,以带有细孔长颈喷头(俗称莲蓬头)水壶浇水为好,因喷出水滴细小,不易冲散盆面泥层,喷洒面积大而匀。在室内养护期浇水,只能用细口水壶浇水,以免洒及叶部。另如盆面上没有铺设翠云草或苔草掩护时,在日常浇水时,除用细孔喷头水壶浇水外,应把长颈嘴口凑近盆面浇,或将水浇在置于盆面泥层上的瓦片上,使散流开,这样可以减少对疏松腐殖土被水冲刷露出根部之患。
除用喷壶浇水外,尚有浸盆法,就是把兰盆浸入水中,让水通过盆底孔眼,徐徐渗透泥层。这种方法,虽然能使盆泥吸足水分,但如刚翻盆新栽的盆兰不宜浸入过深,仅齐盆腰即可。如过深及盆面,因受水的压力,盆中新土容易被渗入水分上浮,造成泥层松动,根系不能很好与土壤吻合。当呈饱和状态取出时,过多水分虽能逐渐排泄露出,但泥垛已被松动,此时,必须用手指轻轻按捺表土,促使紧密些。如系过干老盆口,采用浸盆法补足湿度,还是理想的方法之一。
我国有句民谚:“干兰湿菊”,对这句话应相对地去理解和认识它的实质,这仅是指两种植物对水分要求不同程度而已。虽说兰花喜偏干,实则却是喜爱生长在干而不燥的湿润环境中。我国艺兰先辈们所说:“春喜润,夏秋喜微潮,冬须润中带干”,充分说明了兰花在不同时期内对干湿度要求的道理。
(九)阳光
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了光照对植物的重要性。兰花虽是喜阴性植物,但不等于不要阳光,只是在各个季节范围内所需日光照射强弱和时间长短而言。一般讲来,兰花喜在散射光照下生长。由于人们对兰花习性好阴这点有片面的理解,在栽培时总爱把它安放在少见阳光的地方。由于在生长阶段中没有满足各个时期内所需的光照,所以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及其浓度不够(当然与施肥,浇水,除虫等亦有关系),造成茎叶瘦弱,植株往往不能生发花蕊,所以人们常有“养兰容易,复花难”的说法,说明阳光对兰花的重要性。
由于兰花种类不同,对阳光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讲来,春兰喜偏阴,蕙兰,秋兰等可稍阳,但也要根据养兰场所周围环境因地制宜。如系狭小庭园,天井或有高墙围绕情况下,春兰类在“惊蛰”出房后至“清明”期间,除中午前后用疏帘遮荫外,一般可不必遮荫;蕙兰等在“谷雨”至“小满”期间临近中午时遮荫,午后当太阳稍偏,即可收帘。如此以后,生发子草壮大且多,优秋间生发花蕾亦多;蕙兰中尤其潘绿品种,在那个时期可不必遮荫,任其多受阳光,否则,虽然满盆繁茂兰草,还是不易生发花蕊。又如蕙兰中赤花一类在遮荫期间应放置在早受阳光的一端台沿,以便及早受到朝阳,至于绿蕙类;尤其属肥环形兰草和素心瓣品种,就应放入兰棚中间位置,比一般品种少受些阳光为宜。如养兰场所较空旷,自春分开始,上午约九时起就要放帘遮荫,蕙兰等可在下午提早收帘。在江浙一带,自“小满”节气开始,上午七时起直至落日偏西时都必须遮荫。进入盛夏炎热期间,改用密帘遮荫,当朝阳初升,立即放帘及至傍晚前兰棚中晒不到阳光时方可揭除。
凡在遮荫期间,如遇久雨,因湿度大,兰叶娇嫩,尤其在子芽发展成新草阶段中更要注意免受骤然骄阳烘灼,应及时放帘。在雷暴雨后更应注意这点。
“白露”以后,天气渐转秋凉,新草都已长成,花蕾已破土长定。此时可不必遮荫,相反要多受阳光,促进光合作用,蓄积更多养料,有利于来年生长,花蕾亦可饱满挺拔。
在进入室内过冬养护期间,窗户上的玻璃要经常保持清洁,光亮,使其充分透光。如在睛日当空,室外又不滴水冰冻时,在中午时,可虚掩窗户,迎入暖阳,既达到通风透光,又增加了室温。初春无风睛和之日,在中午前,可把盆兰分批放在阳光下多晒一会。总之,初夏至早秋期间,切忌多受阳光直接曝晒。
在培养兰花过程中,我国艺兰先辈们有着丰富实践经验,他们总结成“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谚语,也就是对水分,阳光在兰花各个生长阶段中不同需要程度,这些富有卓见和成效的知识和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22: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肥料
    为了促进兰花更好地生长,除有适当阳光,水湿和通风外,还要供给适量的肥料,能更有利于茁壮生长和容易孕花。施肥应以完全性肥料为佳,对于肥料如何配合和应用以及对于兰花的功用如何,首先要对肥料要素有一充分认识,才能适合兰花的需要,现分别列述如下:
1.  氮  能促进茎,叶生长茂盛。一般讲来,在生长初期施用氮肥能促进生长,后半期能增加体内蛋
白质含量。如施氮过多,形成茎,叶徒长,组织孱弱,反而不易生花,如施肥过量,容易引起根系腐烂。在豆饼等油料作物和硫酸氮素中含量较多。
    2.磷  在植物生长中必不可少的营养要素之一。它对醣类,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均有重大关系,能促进根系发达和繁殖器官的发育和形成,因此它有促进发育的功能。在骨粉,鱼肥和无机肥料中的过磷酸钙含量最多。
    3.钾  是使植株直立和规律性活动的重要元素,另可增加植株抵抗各种病害。如缺乏钾素,植株变矮,缺钾严重时,叶片容易发生灼焦状,甚至会枯死。
4.  钙  是构成细胞壁和使细胞作有规律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如缺乏钙素,花朵发育受阻,而且茎
叶发生不正常扭曲状。在动物骨骼,蛋壳和化肥中的硝酸钙,磷酸钙中含量最多。
    5.镁  为组成叶绿素的一部分,制造养分少不了它。如缺乏镁,老叶容易变黄,植株生长不旺盛。
    6.硫  属蛋白质成分之一。假如缺乏硫素,则根系发育受阻,因根系发育不良而影响正常生长。
    7.铁  也是组成叶绿素的一部分。缺乏铁素,可使幼叶变黄。
    8.微量元素  主要指锰,铜,硼,锌等,在植物中含量极微,它们是一种刺激元素,直接影响开花和色泽。缺乏这些微量元素后,能使植株开化欠美,生长变为不正常现象。
    根据上述各种肥料要素了解到对于兰花的利害关系。按照各种元素所组成肥料,可分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两类。有机肥料主要来自植物,无机肥料是由各种矿物质经过化学过程所制成的合成肥料,现列述如下:
    有机肥料:
    1.我国艺兰界所用传统肥料很多,如百草,蚕豆壳,笋壳,油粕类,血腥水,豆浆,人奶汁,鸡毛等浸出液,以及把蚌肉连同汁液经过发酵腐熟后,方能使用。
    2.动物性粪肥和骨炭等。把羊,鹿等粪肥加水沤制,或把人粪尿经腐熟呈清水状,俗称“金汁”;亦有把动物的皮角屑沤制而成。或把牲畜骨头研制成骨粉,烧焦成骨炭等。施肥时必须经适度稀释或将骨粉,骨炭等掺混在盆泥底层,不使根系直接接触。
无机肥料:
例如市场供应的硝酸钾,磷酸钙,硫酸镁,过磷酸钙,硫酸铁等。这些化学肥料,对于兰花功效各有不同,所以必须酌量谨慎使用。为了能求得理想的全面性无机肥料,国际上已研制出多种合成化肥,专供兰花和其他花卉施肥之用。例如The Ohio W&#8226•Sduion水剂和Gaviota Orchid Fertilizer,分为水剂和粉剂二种。但这些合成肥料对洋兰的功效最为显著,对地生兰稍差些。在花蕾生长期至开花时,用这些稀释肥液浇灌后,能促使花形大,提早开花,但花期要缩短。粉剂有Hyponex,用后效果显著,且没有不良影响。
肥料施用法:凡有机肥料必须经过充分发酵腐熟后方能使用。使用时以20~30倍稀释液沿着盆沿浇下,翌晨再要补浇一次清水。至于用生豆浆浇后,容易引起土面板结,所以,最好要经过发酵后方能使用,或在浇后把表土疏松一下。人乳汁可直接浇入盆沿四周,每次用量2~3羹匙为宜,盆口直径为10多厘米。如油粕类,先把它们敲碎研细放入容器中沤制,待隔年后使用为好,亦可将这些腐熟的沉淀物在翻盆换土时放在根系四周泥土中,但不宜与根系直接接触。
施肥时总以量少,稀薄,勤浇,适时为原则。
使用化学肥料前,必须先以各种不同浓度稀释液对一般性粗种兰花进行试验,以免用量不当,造成伤害事故。
施肥时间和要点:初春盆兰出房后,约在“清明”前后,选择天气睛和之日,先对没有花蕾的兰花浇肥一次,以稀薄为主。间隔半月余,再浇一次。凡开过花的,要待十多天后,方能施肥。如要翻盆换土的,可在盆底放些腐熟沉淀物,再加盖泥层把根系座上栽植,这样在当年不必再施肥了。在幼芽和新根萌发时期,要求养分较多,如不给予适当施肥,日后破土子草和展开新叶变得瘦弱,且不易生花,或影响明年生长和花朵大小。进入“梅雨”期,子草生长甚快,逐一破土而出,新根衍生,花芽随着萌发,此时,可在睛天施肥一二次,每次相隔十多天。“小暑”时如兰草瘦弱者还要追施淡肥一次。“白露”至“秋分”期间因新叶大多长成,花蕾各层衣壳俱全,此时可作最后一次追施淡肥,但必须比以往稀薄且少。“寒露”后,根,叶,花蕾都已长足,如有“秋杆”(即在秋后长成新草)尚未长足,可对它适当再追一次肥。在每次施肥后,翌晨必须补浇清水,以防浓度不当有伤兰根。
浇肥时应在晨晚时进行。如盆面表土稍实,先用钝头竹片沿着盆沿细心轻轻拨松,切忌碰伤兰根。如在盆沿壅入有机肥料沉淀物时,必须将其翻入土中。施肥时还要看盆大小,叶丛老,嫩,叶束多少,叶色深淡,灵活配制浓度,以及剂量多少。凡属素心瓣兰花,一般不宜过肥,否则不易生花。施肥后发现叶色发黄,叶尖焦黄现象,说明用肥过多或过浓,应立即翻盆换土,停止日后追肥。如叶片质薄色淡,这是缺肥现象,可适当增加追肥次数或增加浓度。
施肥时尽量避免灌入叶鞘或溅及叶面,尤其在新叶上沾污后,更易引起腐烂。要环绕着盆沿浇灌,以免引起各叶束肥瘦不一或新草,花蕾偏生一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青鸟网-青鸟论坛,青鸟文化艺术,花鸟鱼虫,花鸟交易,花鸟图片,综合文化尽在青鸟网 ( 黔ICP备11000405号 )

GMT+8, 2024-11-14 00:37 , Processed in 0.0637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