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以食为天,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宏观而论,这关系到粮食安全和政权的稳定。历代统治者无不以此为谨诫,有的甚至专设一吏在耳边不断提醒。微观而论,食色性也,这是人的生理本能。中国人是凡事讲求认真的民族,吃也能吃出文化来。不仅吃得五花八门,而且吃得闻名遐迩。只要见到中餐,不管是五颜六色的诸路人等,都是食指大动,胃口大开。
但是,可但是,近年来发生了些许变化,大家似乎变得没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候一顿可口的饭菜了,他们选择了快餐,选择了速食,食而不知其味,食而不知其色。是真的没有时间吃饭了吗?非也,是观念变了。当下的社会节奏高速运转,尤其是年轻人的压力更大,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积蓄能量。一手执筷,一手握手机,脑子已经不在食物上了。请问,现在能有多少人回家吃午饭?饭后再眯瞪一会儿更是奢望。自打上世纪八十年代,洋快餐不断涌入国门以后,这种快节奏也紧随其后。实际上,在快餐文化发祥地美国和日本,快餐就是为了迎合这种无可奈何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家庭聚餐和烛光晚餐就被华丽的凸显出来,升华成感情的平台。“你妈叫你回家吃饭”这句再普通不过的话语,也成了温暖而又伤感的流行语。然而,老人们还是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传统,他们把饭菜热了一遍又一遍,专心致志地等孩子们回来吃。谁又能够想到,这种现代与传统的撞击竟然会那么鲜明地体现在饮食上,甚至演变成心灵的圆缺。这场争执没有或胜的一方,只会留下良心的拷问。只有当父母不在了,才会产生深不见底的结果。
当然,这个速食时代也会迸发出温暖、闪光的瞬间。有人会放下手中的一切,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到父母身边,只为陪父母吃上一顿年夜饭,然后在老人婆娑的泪光中匆匆返程。有人会在料想不到的时刻,花光最后一分钱,突然来到分别已久的恋人面前,只为献上一个热烈的拥吻,再步行回去。其实,无论是父母的期待,孩子的期待,恋人的期待,都是我们为之奋斗,为之孤独,为之煎熬的勇气和动力。
同样,速食时代也会派生出不同的人生认知和结果。据报道,长春市2010年11月份统计,这个月的离婚率上升到创纪录42.7%。有的离婚理由竟然是刷碗工作分配不均;有的是上网打游戏的时间分配不均;有的是各自自由空间的分配不均……,什么呀,乱七八糟的,但这的的确确已经成了,必须要用离婚来解决问题的理由了。我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现了试婚的概念,当时还引起了大讨论。现在,老年人才试婚,而年轻人那叫闪婚。像闪电一样开始,也像闪电一样结束。我有时不免为这样的年轻人担忧,特别是婚姻中的女性,但恰恰是这些女性像是看待兵马俑一样看我,你没毛病吧?舒服就在一起,不舒服就撤,这有什么啊!看来,我真的是奥特了。然而,我依然鄙视那些用下半身考虑结婚,用上半身考虑离婚的人们。即便是速食时代,也要珍视情感、珍视友谊、珍视家的温暖,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这个星球之上最高灵长类的称号!
速食时代,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有些事物需要用速度来改变,而有些事物则欲速而不达。一句忠告共勉:还是尽可能的回家吃顿饭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