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394|回复: 19

[图片] 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画马作品赏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1 17: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郎世宁简介
  郎世宁于公元1688年7月19日出生在意大利的米兰,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Giuseppe Castiglione)。青年时期他受到过系统良好的绘画训练,后来加入欧洲基督教下属的宗教组织耶稣会。公元1714(清?康熙五十三年)年他以传教士的身份离开欧洲来到东方,经过一年的海上颠簸于次年抵达澳门(此时已为葡萄牙所占领),遂以汉名郎世宁继而北上京师并很快得到皇帝的赏识,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中国宫廷艺术家的生涯。公元1766年7月16日(清?乾隆三十一年)郎世宁在北京病逝,终年七十八岁。乾隆皇帝特下达谕旨,追赐郎世宁侍郎衔,并赏银三百两为其料理后事。郎世宁的遗体被安葬在北京阜成门外的外国传教士墓地内(即现北京行政学院校园内)。
  郎世宁在清官廷内为皇帝画了很多作品,包括画上未署名的作品。郎世宁的作品题材广泛,既有表现当时重大事件的历史画,也有众多的皇帝和后妃们的肖像画以及走兽、花鸟等。根据清内务府造办处档案的记载,郎世宁在宫中曾经向中国的宫廷画家传授欧洲的绘画技法,其中包括油画技法,也把这一欧洲的艺术门类介绍到了中国。郎世宁的中国学生目前知道姓名的就有十余人之多。
  郎世宁擅长画人物肖像、鸟兽、山水及历史事件,尤精画马。以欧洲技法为主,注重物象的解剖结构、光影效果及立体感。雍正年间郎世宁还将欧洲的焦点透视画法传播到中国,协助中国学者年希尧完成了叙述这一画法的著作《视学》,成为中国首部介绍这方面知识的图书。乾隆年间他参与了圆明园内西洋楼的设计营造工作。海宴堂前铜铸的十二生肖动物头像也应有他的功劳,为此郎世宁一度担任了奉宸苑卿(正三品)的官职。
  郎世宁的作品与清朝盛世的历史时期密切相关,并且大都留存在中国,所以他的整个艺术生涯已经成为中国美术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也确立了郎世宁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不仅如此,他同时亦成为那个时代东西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使者。
满洲骑兵图


《十骏图》均为郎世宁所作。作品中马的头部造型稍加变形,顺服拟人,显然与真马不同,艺术加工独具匠心。
  《十骏图》中的马,均与真马尺寸之大小相同。一匹马一种花色,十匹马不同品点,赏心悦目,令人喜爱。
  十匹马都是蒙古种,皇家功勋战马。骑在这种马上,感觉舒适、平稳,不易疲劳,即使马在奔跑,没有像在其他品种的马背上那样,使人产生剧烈颠簸感。

如意骢


《十骏图》画的是十匹骏马。根据《石渠宝笈》及《国朝院画录》的记载,乾隆八年(1743),郎世宁奉命恭画《十骏图》十轴,画的是蒙古外藩所进贡的骏马。十轴中包括:(一)万吉驦、(二)阚虎骝、(三)狮子玉、(四)霹雳骧、(五)雪点雕、(六)自在驈、(七)奔霄骢、(八)赤花鹰、(九)英骥子、(十)尔云驶。
台湾故宫博物院保存有五件。

这些马图上均标有身高体长尺寸,高度均在五尺左右,大都只有四尺多高。若单以高度论,这些马实称不上\"骏\"。根据《诗经》的记载:马在五尺以下曰驹、六尺以上曰马、七尺以上曰騋,八尺以上曰龙;八尺的马,可以当戎马,从事军务;七尺的马,是田马,用作农事;六尺以下的马,就只能当驽马,干些粗活。《诗经》的尺寸与清代的尺寸有很大的不同,但《十骏图》属于中小马型之类,属于产于蒙古和新疆地区的马种。这些马奔跑迅速,吃苦耐劳,蒙古大军正是骑着这些马征服了欧亚大陆。

红玉座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大宛骝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奔霄骢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尔云驶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霹雳骧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赤花鹰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雪点雕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八骏图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爱乌罕四骏图》

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爱乌罕四骏图》,是郎世宁所画的骏马图中,很特殊的一卷。其中所绘四匹骏马身高均在七尺以上,远远超过《十骏图》中蒙古马的高度。从其尺寸和外型看,均是纯种的阿拉伯马。据考证,爱乌罕是现在的阿富汗,乾隆年间当地出了一个有雄才大略的汗王,名字叫爱哈默德·沙哈,他带领阿富汗人民击退强敌、扩张领土,进入阿拉伯。对于东方的清王朝则采取亲善政策,这四匹阿拉伯马便是他在乾隆二十七年送给乾隆皇帝的。
这些骏马图不仅可供后人欣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外交关系。

爱乌罕四骏图--超洱骢


爱乌罕四骏图--月骨騋


爱乌罕四骏图--徕远骝


爱乌罕四骏图--凌昆白



百骏图(局部)




百骏图
清·朗世宁,雍正六年(1728)作。
长卷。
绢本。
重设色。
纵94.5厘米,横776.2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郎世宁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来华,他曾在欧洲受过美术教育,有着熟练的西洋画基础,到北京后,任宫廷画家,使其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中国古代绘画,并与中国宫廷画家们切磋技艺,遂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西渗用画法,为统治者所重,并闻达于清朝画坛。据《石渠宝笈》记载看,郎氏是一位人物、动物、花鸟画兼擅的画家;动物画中,以马画最多,亦最传神,这幅《百骏图》即为其代表之作,由此可使我们领略到郎世宁画马艺术之天纵风韵。画面表现的是郊原牧马的场面,卷首为两棵盘郁古拙的巨松,透过树隙,可以看到牧马帐篷和三位身著旗装的牧马人。画幅的主要部位,画有一大群作原地活动的马匹,它们或立或卧、或交斗、或觅食、或翻滚嬉游,自由舒闲,聚散不一;在马群的上部,一位牧马人正赶动着八匹马向这边集中,另一位牧马者正以套杆追逐着朝相反方向奔跑的白马;在画幅右边,有一条弯曲的河道,一群马匹在牧马人的带领下已抵达对岸,有的马匹尚在河心中泅游,几位牧马人亦骑马缓缓向河边走来。在正个画面上,牧马者皆处于不太显眼的边缘位置,而马群俱置于他们控制的范围之内,既突出了马作为表现对象的主题,又不失牧马生活的特点,使画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具体表现手法上,郎世宁发挥了西洋画中常应用的前重后轻、前实后虚、前大远小等写景方法,使画面产生空旷深远之景界。人物与马匹的比例结构十分准确,正面、侧面、半侧面等姿态(特别是那些大幅度的动势和强烈的透视角度)的马匹俱合法度,足见其素描基础功力之深厚。光的使用,是郎世宁绘画的另一特色,这幅画中,马匹、人物、树木、土坡皆应用了光的原理,使物象极富立体感,明显采用了西洋画之投影法。但就画面总的方面,仍含有中国绘画传统手法,如水的“以无代有”,松针、树皮、草叶等的墨线勾勒,石块土坡的皴擦等等。即使是马匹以及树干上所采用的阴影,亦是以中国的传统渲染方法来完成的。

发表于 2006-11-21 21: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发的好帖.我看过他不少真迹,太传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2 22: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好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2 23: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2 23: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3 11: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画狗比较出名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3 11: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马啊~~~~

过去的马怎么看着胖乎乎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3 14: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1qasw22006-11-23 11:03发表的:
好像画狗比较出名啊!!!!!!!!
是的,他画了不少的狗。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3 17: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4 21: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豆儿子于2006-11-23 11:16发表的 :
好多马啊~~~~

过去的马怎么看着胖乎乎的啊
养尊处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