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上海的一位专家建议修改中国人的图腾—龙。而他的理由仅仅是龙在西方人的眼中是邪恶的、凶残的。此言一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成了网络上最火的话题。支持的有,反对的也有。
自古以来,龙就是中国崇拜的对象,早在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龙的图案,这是我国最早的有史可考的“龙图腾”,被誉为“中华第一龙”(见图)。在古人们看来,龙是无所不能的: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欲小则如蚕,欲大则无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飞,欲下则入于深渊”。龙是造福苍生,兴云雨,利万物;注雨以济苍生。”,这样一来,龙必然受到广大百姓的崇敬。而龙被皇帝所专用,始于汉代。《史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刘邦在出生前,其母刘媪曾梦与神游,是时雷电大作。刘媪的丈夫在闪电光中见一蛟龙伏于妻身上,后刘媪有孕生刘邦。刘邦当皇帝后,说自己是龙的儿子。从此皇帝就自称为“真龙天子”。从此以后龙才披上了皇权的外衣,成为了至高无上的象征。
时至今日,封建的皇权消失了,今天的中国龙也已不同于往昔,我们要做的是要外界了解我们的龙,去宣传中国龙的内涵,龙的文化。而不是一变了之。
龙之所以在西方成了邪恶的化身,与翻译的不准确有着高度的相关,在英文中。龙被翻译成了dragon,而“dragon”在西方则是一种类似于翼龙的动物:有着蝙蝠的双翼,蛇的身躯,而这两种动物又都是为西方人所厌恶憎恨的,龙自然成了恶魔。龙是译为Loong更好些,一则发音也与中文发音极为相近,二则这单词有龙的样子,而且已有了这样的实例如李小龙LEE Siu Loong。在这方面“功夫、饺子、豆腐”的经验值得学习,那些词汇通过各自的渠道已经扎根在西方人的头脑钟而且已经有了特有的单词与之对应。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着自己的图腾,比如蒙古族的狼崇拜,满族对狗的尊重,俄罗斯的熊崇拜,这一切在很多人眼中看来都是匪夷所思,可是每一个图腾的背后总有他的故事,他的历史。
今天的中国龙代表了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代表了团结凝聚的力量,是我们自强不息的图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