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仑关位于南宁市兴宁区与宾阳县交界处、昆仑镇所在地北4公里,距南宁市50公里。昆仑关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名曰“南雄关”,至宋改为“昆仑关”,是桂越交通线上控制着邕宾公路的要塞,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1938年10月,日军攻占广州、武汉以后,基本切断了中国南北交通和海上联系。因此,桂南重镇南宁的战略地位愈加凸显,不仅是西南腹地的重要屏障,而且成为中国对外交通联络的一个重要据点。1939年11月,日军第五师团在钦州湾登陆,一路北上,于该月24日攻占南宁。12月4日,日军占领昆仑关,切断桂越国际交通线。日军发动此役的目的在于切断中国抗战物资的国际补给线,威胁柳州、桂林乃至贵阳、昆明、重庆,迫使中国尽早屈服。
南宁沦陷,重庆震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感到事态严重,指示桂林行营乘敌立足未稳组织反攻。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2月18日,中国军队向日军发起反攻,打响了以收复南宁为目的的桂南会战。昆仑关作为第一阶段的主战场,上演了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空前惨烈的高地争夺战。以杜聿明为军长的第三十八集团军第五军作为收复昆仑关的主攻部队。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和残酷。中国军队为了夺回昆仑关,与日军反复进行拉锯战、肉搏战、空战。经半月苦战,中国军队以伤亡1.4万多人的惨重代价收复昆仑关,并歼灭日军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大部,击毙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
昆仑关战役,中国军队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规模最大的攻坚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王牌第五师团,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民心和士气,增强了中国军民守土抗战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能全歼一个精锐旅团,基本消灭其全部指挥官,此外尚无第二例。昆仑关战役是与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同享盛誉的经典之战,是英雄的中国军队和人民共同谱写的壮丽历史篇章。参加和支援昆仑关战役的中国军民为夺取胜利而做出的巨大牺牲以及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感天地、泣鬼神!他们所取得的辉煌胜利将永昭史册!他们为抗战事业做出的不朽功勋将永垂青史!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保家卫国、同仇敌忾、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将为万代敬仰,永远激励后世!. 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公布昆仑关战役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2月,昆仑关战役博物馆建成并对公众开放。昆仑关战役博物馆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3353.15平方米,由著名抗日英雄戴安澜将军长子,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复东先生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