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来土特产版块,给朋友们带来山西的三种月饼权当见面礼了。
【非遗月饼----郭杜林】
郭杜林月饼----“晋式月饼之王”
在山西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清初太原有一糕点铺,铺里有三位师傅,分别姓郭、杜、林。一年中秋前,三人因喝酒误了时辰,使和好的饼面发酵了,为避免东家责怪,师傅们急中生智往发酵的面中掺和生面,并加碱面与油糖做成一种包馅饼。不料,这批包馅饼口味新鲜别致,上市后广受欢迎。从此,这种特殊技艺制作的月饼成为中秋节独具特色的一种月饼。后人便把三人的姓氏“郭杜林”合称为此月饼的名称。
现在做郭杜林月饼最正宗的是太原老字号“双合成”(类似北京的稻香村)。
“双合成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已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郭杜林月饼上的图案:清代中晚期曾流行篆字条纹,后来又改篆字纹为水波纹,民间俗称为“鞋底子”。
这种朴实、简洁的标记,反映了山西人“崇尚节俭”和“不事奢华”的特点
切开尝尝,味道很好,外皮厚度适中,很酥软。馅料里有青丝、玫瑰、花生仁、瓜子仁、松仁、黑芝麻、核桃........甜度适中。
【神池月饼】
山西省忻州地区,有个神池县,神池县有个特产:神池月饼,皮酥馅香、口味浓郁、松软不腻、久存不变,晋陕蒙一带人都喜欢吃。神池月饼从明代开始,到现在有600多年历史了。神池月饼之所以好吃,一是因为其传统的制作工艺好,二是因为神池当地的胡麻油和水好。
据说康熙都吃过神池月饼:康熙第三次亲征噶尔丹时,路过神池,恰逢集日,康熙乘兴游览,发现赶集的商贾都以香味诱人的月饼为干粮,甚感惊奇,便向周围发问,二月缘何有月饼?地方官员奏曰:中秋时节,当地百姓用麦粉和地道的神池胡油和水为原料配以食糖、玫瑰、芝麻仁等制作月饼。然后贮存于瓷瓮中,以备时节之需,可存放数年而不变味。
在忻州、太原等城市随处都可以看到一些摆在路边卖“神池月饼”的小摊小店,特点是便宜,新鲜(很多是前店后厂加工),
【无馅大月饼-----丰镇月饼】
“丰镇”是内蒙古的一个县级市,靠近山西。
当地人有人把胡油、红糖、面混合在一起,做成饼状,就变成了著名小吃“丰镇月饼”,也叫“混糖月饼”。
丰镇月饼与我们普通的月饼不同,个大、无馅、松软。实心的,内外一色,比面包稍硬、比烧饼软,含油多,四季都有卖的,不像其他地方的月饼非要等到八月十五才能吃到。
丰镇月饼,在内蒙、山西各地都可以见到。
在大同经常能看到很多拿丰镇月饼礼盒的人,丰镇月饼的礼盒比一般的月饼盒子个头大。但看着实惠,没有太华丽的包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