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春兰:俗称草兰、山兰、朵朵香,一茎1朵-2朵花,芳香。花期2月-3月。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有肉质根及球状的拟球茎,叶丛生而刚韧,长约20~25厘米,狭长而尖,边缘粗糙。在春分前后,根际抽花茎,在花茎上有白色的膜质苞叶,顶端着生一花。有许多名贵的品种,香气浓郁。
春兰原产我国。主要分布浙江、安徽、河南、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常野生悬崖旁的溪沟边和林下半阴处。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特别以冬暖夏凉的气候最为理想。生长期适温为15~25℃,冬季能耐-5~-8℃低温,甚至短期0℃低温也可正常生长。花芽在冬季有显著的休眠期,从10月至翌年2月需低温(10℃以下)刺激才能开花。春兰要求空气湿润,在生长期要求湿度70%左右,休眠期为50%左右。对光线的要求不高,但阳光对春兰又是不可缺少的,春兰冬季要求阳光充足,夏季适当遮荫。土壤以富含腐殖质、疏松透气、保水、排水良好的微酸性(pH5.5~6.5)土壤为最好。
春兰是地生兰常见的原种,多产于温带,主要分布在我国,是我国的特产。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云南、安徽、江西、甘肃、台湾等地为多。
(二)建兰:通常称四季兰。又称夏兰、秋兰、玉花兰、雄兰、雌兰、骏河兰。 建兰假球茎比墨兰小,呈椭圆形,叶丛生,叶子2-6片,叶姿大多为直立性或斜立性,个别品种呈微垂半弓形,建兰叶宽1.2-l.7厘米左右,长30-60厘米,形似剑状,有光泽。花期为6月起至寒露止,其间能多次开花。富清香,花瓣较宽,形似竹叶状,花梗挺拔,常低于叶面,着花多,花梗和花瓣大多为淡黄色,唇瓣上有暗紫红点块,花清香。生长健壮,适应性强。 建兰产地较广,我国北纬30度以南的山林间皆有,尤以广东、福建栽培较为普遍,一般群生于海拔300-400米的混交林中。由于产地广,加之栽培历史悠久,各地所产的建兰其株形各不相同。作为初学养兰者的启蒙兰。
(三)寒兰:在华东一带也称冬兰,它一般在每年10月至翌年1月开花,故名寒兰。寒兰的假鳞茎呈椭圆形,比一般墨兰、建兰小些,比一般春兰又要大些。春兰的叶子呈带状,基部明显收狭,而前端修长渐尖。寒兰叶质介于春兰和建兰之间,叶面角质层较春兰略厚,但比建兰薄,富有光泽,叶性接近春兰,株体较高,叶长10-30cm,宽1-2cm,叶架高于春兰,叶片丛生,3-5片,少数6-7片,根系粗壮,花梗细,直立挺拔。总状花序,着花3-12朵,萼片狭披针形,长2-4cm,宽仅0.2-0.35cm,花朵绽放直径3.5-8cm,花瓣短于萼片,一般为萼片长度的1/3-1/2,呈现尖椭圆形,唇瓣发达,色彩艳丽,绝大多数有浓香、甜香,叶脉较明显。
寒兰分布较广,台湾、广东、福建、广西、江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安徽、浙江都有分布。寒兰分阔叶和细叶,也可分立叶和软叶。
寒兰以其株形修长、形态文雅、气宇轩昂,花朵秀逸、花香浓郁而受欢迎。在日本、韩国也有不少寒兰爱好者。寒兰较难栽培繁殖,故传统名品较少,对其历史文化的记载资料也少。
寒兰在自然界的花期,有的与春兰同期,有的与蕙兰同期,有的与建兰同期,也有与墨兰同期的。由于开花同期,很容易通过昆虫传粉而自然杂交。自然界的种间杂交,多有寒兰参与,故有春寒兰、夏寒兰、秋寒兰、冬寒兰之分,可以说一年四季均有寒兰开花。冬寒兰也称原生种寒兰,俗称纯种寒兰,浙江、福建一带也有称为冬兰。纯种寒兰的假鳞茎较小,而春寒兰、夏寒兰、秋寒兰则是种间自然杂交种,假鳞茎较大,尤以秋寒兰为大。
(四)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年兰、人岁兰。为兰科兰属多年生草本花卉。假鳞茎椭圆形,根粗壮而长。叶4-5枚丛生,剑形,上半部向外披散,长60-80厘米,宽2.7-4.2厘米,全缘,有光泽。花葶直立,通常高出叶面,有花5-20朵。苞片中,基部有蜜腺。萼片狭披针形,淡褐色有5条紫脉,花瓣较短而宽,向前伸展,在蕊柱之上;唇瓣三裂不明显,端下垂反卷,2条黄色褶片,几乎平行。花期1月-3月,品种甚多,少数在秋季开花。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缅甸、印度也有分布。墨兰是一种地生兰类。要求雨量充沛和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ph5.5-ph6.5)土壤。生长在荫蔽度高达90%的林荫下。环境,盛夏遮荫要求到85%。墨兰生长温度白天20-25℃,夜间15-18℃。由于墨兰多自然生长于流溪旁,经常水雾弥漫,相对空气湿度要求90%左右。一般情况下以盆土含水量15-20%为宜。
(五)蕙兰
蕙兰因常一梗有开8-9朵花,又称做九子兰,九节兰,九华兰和九花兰.3-5月开花.5月进入初夏因而又被称做夏兰.又因叶细长,叶齿锐利如茅草,,而被称做巴茅兰.
(1)产地.
主要产地分三大地区.即江浙,川贵和湖北大别山.江浙的蕙兰发现最早,品质最佳,湖北大别山的蕙兰花香少或无,较逊色.川贵的蕙兰多产于高山地区,叶细长,难驯化而少有栽培.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栽培技术的改进,湖北,四川,贵州产区涌现出不少优良奇异品种.
(2)蕙兰的特征.
野生蕙兰有叶7-15片,丛生.叶宽1-1.2厘米,长100-140厘米,或更长.其中有狭叶种叶宽6-9毫米,长70-90厘米.短叶种叶宽8-11毫米,长40-70厘米.叶为狭带形,尖部下垂.叶薄,革质硬挺.叶色青绿,叶面粗糙,呈V字形.叶脉后凸黄亮,叶齿锐利,可划破皮肤.叶端较尖,叶柄环不明显.叶鞘薄革质,长7-15厘米.野生蕙兰的假鳞茎高1.4-1.6厘米,直径8-10毫米,椭圆球形.根短粗,直径为5-9毫米,长21-32厘米,根基粗大,根端渐细,无分*.栽培种蕙兰,根粗而长,假鳞茎小,叶5-9片,长25-80厘米,宽1厘米左右.叶态直立尖端弧垂,余同野生的一样.
(3)蕙兰生态;
蕙兰3-5月开花,盛期是4月中下旬.花梗自假鳞茎基部或叶鞘内侧抽出,直立,高30-80厘米,有花5-12朵多的可达18朵.花径4-6厘米.花瓣小于萼片,唇瓣三裂不明显,中裂片长椭圆形,其上有透明的小乳头状毛,其断反卷,边缘有短缘毛,色白而有紫红斑点.花色多为橙黄,其上有深紫红的条纹和斑点.
(4)栽培管理;
蕙兰基本上和春兰一样栽培管理,夏季70-80%遮光,炎夏要适当的避暑,超过30度生长停顿及影响花芽分化.4-9月是生长期湿度在80%为宜.冬季不底于5度是过冬没问题的.
(5)蕙兰的传统园艺名品;
1.老八种,程梅,上海梅,关顶,元字,染字,大一品,潘绿,荡字.
2.新八种,楼梅,翠萼,极品,庆华梅,江南新极品,端梅,崔梅,荣梅.
(6)蕙兰的变种;
以前春剑也属于蕙兰变种,现在已独立出去,主要是峨眉春蕙和送春.
1.峨眉春蕙,叶4-5片,宽0.6-0.8厘米,长15-20厘米.叶缘有锯齿.花期3-5月,花梗直立,高20厘米左右.总状花序,3-5朵花,淡黄绿色,彩心香花.云南也有类似品种.
2.送春,产于四川,云南,闵西.6-13片叶,丛生.薄革质.多弯垂,也有斜立的,直立和矮叶种.叶齿细锐,叶脉不亮而别于他种.2-4月花期.花梗稍弯,梗高30-50厘米.5-9朵花,也有10余朵的.花径5-6厘米,多是黄绿色,彩心有香.依花色品种分类,主要有牙黄送春,翠绿送春,红舌送春,和送春素四类.
(六)春剑兰
春剑兰别称草剑,剑草兰等.产于滇东北附近地区,金沙江,大渡河,岷江流域,云南楚雄,大理等地.碧叶似剑,花大绚烂清香.春剑兰,原是蕙兰中的一个变种.后来,依其叶型与花型,把它从蕙兰中分离出来,已被国际公认为国兰中一个独立的种.
(1)春剑兰的生态特征
春剑兰的叶片丛生,有4-7片,宽1.2-1.5厘米,长50-70厘米,有更长的个体.狭带形,直立性强,多薄革质硬挺,叶色青浓绿色.叶缘有浅叶齿,先端尖.叶的断面呈V字形,中叶脉后凸,侧脉明显.叶柄环不明显.叶鞘薄革质,长9-15厘米,紧裹叶基,叶片发育成熟后仍燃被紧裹.此外也有软叶种和矮叶种.
假鳞茎椭圆形集生丛状,直径1.3-1.7厘米,高1.5-2.0厘米.根短而粗,且粗细均匀,无分*,长20-30厘米,直径6-9厘米.花期在2-3月份,三月上中旬盛花期.花梗由假鳞茎基部或叶鞘内侧生出,呈圆柱形,直立,长17-35厘米.梗鞘有5-6片,半透明状,贴抱花梗,下部合成管状.总状花序,有2-5朵花,也有更多花个体.花的直径一般5.5-7厘米,或更大些.花色有淡绿,水红,紫红,褐绿,褐紫等多种颜色,一般有布缀异色的脉纹或斑点,但是也有无间色的素心品种.
(2)春剑兰的分类
大分二类,彩心类和素心类.
彩心类:青花春剑,红花春剑,朱砂春剑,白花春剑,麻花春剑.
素心类:统称为春剑素.其中著名的有牙黄春剑素,玉版春剑素,白花春剑素,翠绿春剑素,马边春剑素,银杆春剑素,玉杆春剑素,青杆春剑素,隆昌软叶春剑素等.
还有依产地而分类的如西山春剑,乐山春剑,马边春剑等.
(3)春剑兰的栽培和管理
宜春季栽植.花后翻栽.如是生草可在花前栽植,不久可见花.但是不可过早.与春兰一样夏季70%遮光.耐寒强类似春兰,对褐斑病抵抗力弱,夏~秋要特别注意,可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防治宜用深大盆栽植.花芽8-9月出土,需要适当光照,花芽避免淋水,冬季不可过湿,才能令花芽顺利过冬.
(七)莲瓣兰
又称小雪兰、卑亚兰。分布区域很狭,仅在我国云南西部和台湾高山地区有原生种。
莲瓣叶片细狭,叶长为50-80厘米,叶宽仅0.5-1.2厘米。叶片丛生6-9片,假球茎小,直径一般仅为1厘米左右,但根却粗壮,直径粗达0.5厘米左右。花梗直立细圆挺拔,着花
2-3朵,花瓣较薄,花被上隐条纹明显,花朵展绽直径约为3.5-6厘米。萼片披针形,花瓣呈长卵形,唇瓣下宕反卷。花期在1-3月,花朵绽开,香气馥浓又飘逸。代表品种有大雪素”和“小雪素”。莲瓣兰花色以白如雪而著称,与碧绿亮丽的叶片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莲瓣兰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省的三江流域,即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所流经的区域;西至中缅边界,南与临沧地区靠近,北至迪庆藏族自治州辖区,东至楚雄。面积约在五万多平方公里,连接主副产区的交合地带,三江沿岸的少数区域也不会超过六万平方公里的地面,主产区仅是滇西、滇西北相邻成片的大理、怒江、迪庆三个民族自治州及丽江地区,其次才是相邻的保山、临沧及德宏州以及曲靖地区的部分地区。
(七)春兰和建兰非花期的区别
1、建兰的叶片比春兰宽;而春兰的叶片比建兰的叶片硬且粗糙。
2、建兰只在叶尖有少许锯齿;而春兰叶缘锯齿很明显。
3、建兰的假鳞茎比春兰大;春兰的较小。
4、建兰的叶片数量较少,且壮苗也在五叶以下;而春兰叶数比较多,壮苗一般达五叶以上。
5、建兰的叶甲围径比较粗大且有红丝;春兰叶甲围径比较细圆而很少红丝。
6、野生状态下,建兰的叶子光泽更好,根也比春兰的略小。
(六)春兰与寒兰非花期的区别
1、春兰的叶缘有明显的锯齿,副脉与周围的叶肉组织连成屋脊的\"八\"字型;寒兰叶缘锯齿不明显,副脉与周围叶肉组织较平顺。
2、寒兰叶片比较宽而柔软,而春兰的叶片比较细而粗糙。
3、寒兰的假鳞茎粗大而呈纺锤形,春兰的假鳞茎短圆而细小。
4、寒兰比春兰的根长而粗。
(八)墨兰与建兰非花期的区别
墨兰与建兰在外观上一个宽叶与一个细叶是不容易混淆的,但某些株型矮小或矮种的墨兰与建兰比较相似,那么就要仔细观察了。墨兰与建兰的最大区别就是叶片上的副脉,逆光从叶骨观察建兰的副脉比较透明,而墨兰的副脉不透明而且比较深绿。这也是最容易掌握、最简单的方法。
(九)墨兰与寒兰非花期的区别
一般来说,墨兰与寒兰在外观上是很易区分的。但是,一旦叶片较细长时墨兰与寒兰就比较相似。特别是墨寒之天然杂交种\"苏芦\"在外观上就更为相似了。下面简单介绍这两个兰种的区别方法。
1、寒兰叶脉比墨兰透明,寒兰之叶脉在叶背上比较突出,而墨兰叶脉不透明且淡绿色,叶脉与叶肉组织比较平顺。
2、寒兰叶甲比较紧密、不开*,并且上下、大小一致,叶甲尖端及边缘常带红紫色;而墨兰叶甲比较尖且不紧密,容易开*、*度较大,紧抱叶片基部的位置不及寒兰高,叶甲上部开*度比下部开*度大,叶甲常呈青紫色。
3、寒兰假鳞茎比较细长,墨兰的比较圆大。
4、在叶片长度同乎相同时,每株寒兰的叶片数量比墨兰的多,而寒兰的叶片也比墨兰的粗糙。
(十)莲瓣线叶春兰的区别
一般说来,莲辨兰和线叶春兰的叶宽的大都在0.5cm左右,叶长40~50cm者居多。莲辨兰叶片上有不太明显的两条副脉(副筋),少有四条副脉;线叶春兰大多有2~4条明显副筋。莲辨兰叶面顺滑,线叶春兰叶面较糙手。莲辨兰收脚紧,每叶的叶柄部刚劲有力;线叶春兰叶脚较散,且叶柄部浅u形居多,因而显得没有“骨力”。
莲辨兰假鳞球大多错位分布,线叶春兰假鳞球大多成一字排列。莲辨兰根粗壮,根尖部钝圆;线叶春根亦粗壮,兰根尖部锥形明显。
莲辨兰一箭多花,大多着花2~4朵,花色多为麻白,幽香、长椭圆辨形居多;线叶春兰一箭单花,少有双花,花色大多为深绿或浅绿,荷形居多,基本不香。
线叶春兰的株芽出土前比较肥壮,光泽度弱;莲辨兰出土前较为尖利,光泽度强。
线叶春兰分布较宽,海拔800~2000多米的山坡多有生长;莲辨兰分布带较窄,一般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适宜环境中才能生长,且生长比较集中,生长莲辨兰的地方也往往伴生着线叶春兰。
莲辨兰也有象线叶春兰的,而且出好花的莲辨兰中,相当一 部分粗看有线叶春兰的特征,开花才是最后鉴别的依据。
线叶春兰也有象莲辨兰的,也只能在开花后最终裁定。
不过,叶脚、假鳞球排列、根尖(没有剪掉)是识别的关键!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提高识别准确率的基础。写了这么多,其实有经验的兰友一看草就已经泾渭分明了。此文只作参考,特殊情况不在讨论之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