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八六四年,在库车渭干河近旁,一批无力交纳粮赋而被迫服劳役的农民在开渠垦荒,因为饥寒交迫,冻饿而死的人很多,而又被监工无故毒打。农民们忍无可忍,在托乎提尼牙孜哈里等人的率领下暴动,一夜之间杀死两名官吏和十五名伯克,随后又向库车城进发。城外各族居民在回民杨春、马三保、马隆等人领导下焚毁军台及城厢商铺。库车办事大臣萨灵阿急向喀喇沙尔(焉耆)大臣求救,说“骤有汉匪逆回聚众滋事”,要求一同发兵镇压。六月六日,起义人民攻入城内,萨灵阿等清朝官吏、阿奇木伯克库尔班等八名伯克被杀。起义者原本要迎库车郡王、已革阿奇木伯克爱玛特(维文史书称阿合买提王伯克)为首领,但爱玛特不从被杀。于是,起义者求助于库车的加拉里丁大巴依(大地主)家族,这个家族中的热西丁(伊斯兰教的依马木——管理教徒的神职人员),被推为起义者的领袖,尊号为圣人后裔,伊斯兰胜利者教父,自称热西丁汗和卓,建立了和卓政权,并派兵西征。
库车西征军攻占阿克苏、乌什之后。喀什噶尔白山派宗教首领托合提马木提占喀什噶尔回城称王。但没有多久,塔什米里克阿奇木伯克、柯尔克孜族首领思迪克联合附近回民攻取该城,夺取了王位。
七月下旬,乌鲁木齐、昌吉、玛纳斯、库尔喀喇乌苏等地回民起义。绿营署理中军提标参将索焕章,在妥明的协助下,诱杀绿营提督业布冲额。两股回民武装东西夹击,清朝官兵全部被歼。妥明自称“哈里发”,建立政权。
十月,阿奇木伯克阿布都鲁苏勒率领伊犁义军攻占宁远城。迈孜木杂特随后取得义军领导权,自称苏丹。后几经内讧,政权在1866年落到了一个千户的儿子艾拉汗手中。
拜城阿奇木伯克海孜那奇,于库车起义后即潜回和田原籍,联络刚从麦加朝觐回国的宗教法官哈比布拉起兵,占据和田。哈比布拉自称“帕夏”,建立了帕夏政权。
一八六四年底,南疆全部及北疆之乌鲁木齐、伊犁一带,除惠远城、惠宁城喀什噶尔汉城、英吉沙汉城等尚有清军困守之外,清朝统治势力已经土崩瓦解。代之而起的是五个互不统属的地方政权:库车的热西丁和卓政权,控制天山南麓自乌什至喀喇沙尔地区;乌鲁木齐妥明“哈里发”政权,占据自玛纳斯到吐鲁番一带;统治和田的哈比布拉的“帕夏”政权;伊犁的“苏丹”政权;喀什噶尔思迪克政权。
五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互相征伐也随之开始。伊犁起义军攻下伊犁将军驻地惠远城后,维族“苏丹”艾拉汗同回族“苏丹”马万信(一作马万倍)之间便爆发战争,其激烈程度不亚于当初同清军之作战,最后以马万信被杀而告终。乌鲁木齐的“哈里发”妥明不仅插手伊犁两“苏丹”间的内战,而且还派兵同热西丁争夺布古尔(轮台)。库车热西丁派兵东征西讨,并插手叶尔羌内部纷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