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5-7 10: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太货六铢”大小和重量与旧钱五铢相仿,但却要等于十个五铢钱,这种不等价交换掠夺的结果是使民怨沸腾,导致“其货不行,民仍用旧钱交易”,更让人议论纷纷的是钱文篆书的“六”字,是不祥之兆,如人似乎叉腰在哭泣一样,此钱一出,便有“太货六铢钱,叉腰哭天子”的政治谣言,这场谣言盛传的结果,是不久南朝陈宣帝真的死了,“太货六铢”也改为只当五铢钱一枚使用,不久陈被隋所灭。
尽管“太货六铢”钱给南朝陈宣帝带来形象兆见,谣言的实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时期的政治混乱及民众榨的不满情绪,从纯艺术角度来看,“太货六铢”的铸造水平很高,是六朝钱币中制作最精美的一种,它反映了南北朝时期铸造工艺的高超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