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092|回复: 6

[原创] 壶收藏小知识〔mantis729请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1 20: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宜兴是中国的陶都,紫砂壶的故乡。地处亚热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地下蕴藏着得天独厚的紫砂土,而紫砂土是我们所把玩紫砂壶的原料。
制作紫砂壶的第一要素─ ─紫砂土,主要有紫泥、绿泥、红泥三种,统称紫砂泥,产于宜兴本地,他们以天然的矿物组成,蕴藏在岩和普通陶土的夹层中,故有“岩中泥”,“泥中泥”之称。
紫砂土开采后,经粉碎、过筛,再加适量的水拌和,放于阴凉处陈腐、锤练,成为熟泥,才能达到理想的可塑性。三种原料可单独使用,也可根据需要进行相互配比混合使用,通过配比量的不同,延伸出了很多的紫砂泥色。并经过不同温度的烧制,紫砂壶的颜色显得更为丰富,可分别呈现天青、栗色、深紫、朱砂紫,海棠红、青灰、墨绿等颜色,故有紫而不艳,红而不娇,绿而不嫩,黑而不墨,灰而不暗的高雅色调。 紫砂土是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种陶土,它的分子排列与一般陶瓷原料的颗粒结构不同,经1200摄氏度的高温烧成,成鳞片状结构,有着理想的细密度和一定的气孔率。所以真正的紫砂壶具有保味功能好,泡茶不失原味, 陈茶不馊,热天隔夜不起腻苔,经得起温度冷热巨变的特点。
就目前的市场来说,茶壶的好坏和其价位一般来说是成正比的。在选购时,无论是什么形状的茶壶,要注意嘴、把、体的均衡,最要紧的是自己要认同,满意。而茶壶的颜色不管是哪种泥色,一定要温润,这种温润感觉往往产生在第一眼,即好看的,大家一致认为舒服,自己又是特喜欢的就行。对于新买壶,在使用前可以先放些茶叶用滚水泡一下,多泡几次更好,再里外刷洗干净,将壶内残留的砂粒彻底清除,我个人认为用泡过的茶叶擦洗比较好。
谢壶友们批评指正。
发表于 2007-5-22 06: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的学习!谢谢!帮您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2 08: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2 13: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宠物精灵老兄,您能详细给说说吗?
各种泥的具体名词解释
比如<红泥><紫泥><绿泥><本山绿泥><本山段泥><清水泥><底槽清><黑料><朱泥>等等
这些叫法儿对于我们新手来说,真是晕啊,谢谢各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2 20: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mantis729于2007-05-22 13:07发表的 :
多谢宠物精灵老兄,您能详细给说说吗?
各种泥的具体名词解释
比如<红泥><紫泥><绿泥><本山绿泥><本山段泥><清水泥><底槽清><黑料><朱泥>等等
这些叫法儿对于我们新手来说,真是晕啊,谢谢各位了
"天青泥"、"红棕泥"、"底槽青泥"、"大红泥"都属紫泥类,是制作紫砂壶的主要原料。
天青泥:其质细腻呈青蓝色,产于清代中期,现已失传。
底槽青泥:块状中有青绿色的"鸡眼"、"猫眼"、色呈偏紫泛青,细而纯正,十分稀少。
红棕泥:呈紫红色、紫色,隐现绿色斑点,质软致密,间有微小的云母闪烁。
大红泥:云片状结构,呈紫红色泽,鲜艳明丽。
绿泥俗称"本山绿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
红泥俗称"朱泥"、"朱砂泥"。因其成陶后,色似"朱砂红"故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3 00: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宠物精灵于2007-05-22 20:04发表的 :

"天青泥"、"红棕泥"、"底槽青泥"、"大红泥"都属紫泥类,是制作紫砂壶的主要原料。
天青泥:其质细腻呈青蓝色,产于清代中期,现已失传。
底槽青泥:块状中有青绿色的"鸡眼"、"猫眼"、色呈偏紫泛青,细而纯正,十分稀少。
红棕泥:呈紫红色、紫色,隐现绿色斑点,质软致密,间有微小的云母闪烁。
.......

目前市场上能见到的听到的只有紫泥系、红泥系、清水系、段泥系了这几种泥了,紫砂泥其实每一种泥只要纯正都不错的!只是它们适合冲泡的茶不同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8 11: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