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6-15 10: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对花钱的鉴赏要有上乘的眼力和手上功夫。也就是说对花钱的鉴定要达到一流的水平。如果没有达到,要努力学习,力争达到。如果说已经达到,还可以精益求精,争取更上一个台阶,更进一步去体现自己的收藏特色,发表或者总结出自己的独到的收藏见解。要鉴别花钱,首先要明白花钱的种类,花钱的品种繁多,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宫钱类。如: “嘉庆”背“天下太平”;二是借年号类。如:“大泉五十”背“七星宝剑”;三是人物典故类。如:“孟姜女”;四是祈福吉语类。如:“祝寿钱”;五是佛道辟邪类。如: “罗汉镇宅”;六是博弈游戏类。如:“象棋钱”;七是其它品类。所列花钱品种只是所有花钱当中的很小部分,还可以继续细致的分明别类,花钱按照功用不同称谓也有各异,如,“小儿佩戴的”保生钱 ,妇女佩带的“春钱”, 雅玩清赏用的“玩钱”, 拜神祈道用的“香火钱”,建房用的“上梁钱”,造堤用的“镇水钱”,起坟筑墓用的“防蚁钱”等等,我们在弄清花钱的种类称谓后,要明白花钱收藏一般以民国后的翻铸品和新内容的臆造品为伪品。花钱的的传统鉴定,与瓷器和钱币一样,可以先通过目测花钱的造型、颜色、材质、纹饰、文字及其工艺特征等方法了解花钱基本情况,然后再通过用手摸、掂分量、听响声等辅助方式,来进一步判别真伪。古玩对于初学收藏花钱的同志,有条件的可以多到博物馆、收藏行家家里或邮币、古玩市场细看诸类真品,没有条件的主要是多看书,反复看,上网查看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至于利用仪器或化学手段鉴定花钱,笔者认为仅收藏者来讲,无关紧要,有条件的情况下,当然更好,为研究花钱的成份、历史价值等会起到更大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花钱收藏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任务的,其鉴定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掌握的,需要不间断地深入地学习,反反复复地钻研。对于收藏来讲,初学者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到收藏高档花钱的,除非名师指点。所以,初学者,最好先用较少的钱收藏一些比较便宜普通的花钱,等自己的收藏条件成熟了,如经济条件允许,鉴赏能力增强了,就可以据情提高自己收藏档次,收藏自己所喜爱的高档花钱。当然,一些刚开始从事收藏的同志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哪里能买到花钱呢?一般来讲,大的城市,都有邮币市场和古玩市场,这些邮币市场和古玩市场,或多或少有一些花钱。如果不知邮币市场和古玩市场在哪条路或哪条街,只要问问的士司机就清楚了。那么,如果不留意或者因为鉴定水平问题买了仿品怎么办呢?只要不是大规模地投资,少量的购入了一些,没多大关系,自我安慰一下,当作交学费或者吃了什么东西就是了。实际上,我们收到的所谓的假花钱或者伪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仿品,而仿品是相对而言的,如,历代书画家在其成长过程中都须临摹前人的笔墨,或仿某某的作品,郑板桥、张大千都这么干过,但是你不能说购到了郑板桥、张大千的“仿品”,感到失落。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收藏花钱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艺术性和欣赏性。如果通过你的眼力或手上功夫,感到你所买到的东西很有艺术性或欣赏性,你确实认为很美而确定其“真”,那么,你购得的这枚花钱还是有意义的。如果自己所收到的伪品不美,那就把它作为“丑”列出来,不识“丑”,那知美?在以后的收藏路途中,你也许可以用它来做为辨别真假的参照物,在出书、讲课或传授徒弟时当做很好的反面标本或教材。你如果确实不需要了,说不定还可能因为其“美”或“丑”以同样的价格甚至超出原来的价格卖出去。因为别人在收购你的这枚仿品时,说不定看中的正是其“美”或“丑”的艺术性或欣赏性,说不定当作工艺品买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