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457|回复: 31

[图片] 鉴赏历代花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5 10: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代“花钱”种类多
  我国古代钱币,品种繁多,除大量的流通币外,还有一种非流通币,俗称“花钱”。花钱主要用来玩赏、装饰、祈福和馈赠等,它以其讲究的用料、高超的工艺、精湛的艺术性以及独特的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而成为中国古代钱币的一个类别。花钱有官铸,也有私铸。大者如盆盘,小者似鸡目,有金、银、铜、铁、锡、铝以及其它各种质料,精粗不一,形状多样。有的有图案有文字,有的只有图案没有文字,也有的只有文字而无花纹。  史载“花钱”两千多种
  我国历代花钱,其文字与图案内容丰富多彩,是一个十分珍贵的文物宝库。书谱记载达2000多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吉语钱:与祝贺、祝福、颂扬的礼节相关。
  1、福禄寿富贵:“福如东海”、“长命富贵”、“人丰年寿”等;2、升官发财:“状元及弟”、“一品当朝”、“指日高升”等;3、平安顺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4、生意兴隆:“大吉大利”、“一本万利”等;5、家庭幸福:“夫荣子贵”、“和合如意”等;6、祝颂皇帝:“万寿无疆”、“皇帝万岁”等。
二、咒语钱:这类花钱与民间占卜、社会习俗相关。如“驱邪降福”等。
三、钱文钱:正面是钱文,背面是花纹、图案,有动物、云彩、荷花、龙凤、人物图等。
四、生肖钱:正面或背面有十二生肖动物猪、牛、鸡等。
五、马钱:是马的图案和文字,有跑马、飞马、八骏图等。
  六、秘戏钱:是男女合欢图案的花钱。
  古代社会活动的反映
  除上述六大类外,还有赐赏钱、镇库钱、开炉钱、雕母钱、洗儿钱、上梁钱、撒账钱等。各种花钱的钱文,可以说是古代书法、文字的大汇集,草、篆、隶各种书体齐备,很多书法是出自苏轼、王庭坚等名家的手笔。一枚“百寿百福”钱,就有“寿”字和“福”字数十种不同书体的写法。另外,如“清白传家”的蝌蚪文,“泉货元神”的九叠篆文等,千奇百怪,举不胜举。
  各种花钱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物。如镇库钱、开炉钱、雕母钱与历代钱币铸造制度密切相关,各种纪年上梁钱、纪年祝寿钱,反映当时社会活动。南宋抗金刘光世所铸“招信纳宝”三色钱和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时铸的“替天行道”、“水陆平安”等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实物见证。
  各种宫钱反映封建王朝皇室贵族宫廷的生活;各种佩饰钱、吉语钱是研究古代民情风俗的一个重要内容;各种游戏钱、行乐钱、棋钱是反映古代人们文化娱乐的实物资料。
“花钱”量少价值高
  花钱同流通古钱币一样,近来成为钱币收藏界的收藏热点。花钱的经济价值依照铸造量、存世量、收藏难度、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质地等各方面而定。例如张献忠的“西王赏功”、太平天国大花钱“金钱义记”等,是历代农民起义的珍贵历史文物、存世量极稀,价在万元以上,“太平天国圣宝”特大钱价值10万元。
  清朝的花钱如“康熙通宝”背双龙大花钱8000多元,“咸丰宝源局造”镇库大钱价值5万元,宝泉局所铸“咸丰元宝”镇库大钱价值3万,慈禧太后祝寿花钱“天下太平”市场价格也在2万多元。
  花钱的总量并不多,虽然可以私铸,但只有那些有财力的富人,才有钱私铸花钱。民间私铸花钱有很多作用,有专门用来做赠品的,比如“五子登科”、“百子千孙”等用于喜庆场合的,也有用来放在家里辟邪用的。同时,还要注意的是,有一批花钱是各朝各代的达官显贵或皇帝专门为某些特殊的场合铸造的,或用于奖励功臣、平民,或为某个庆祝大典而铸造,或做各种配饰。这些花钱因为出自名门或是官铸,品质一般都好于私铸的钱币,材质也高贵很多,这些花钱价值就相对高。
  总的来说,花钱的价值一般是年代越长,价值越高。汉、唐、宋的花钱如果材质好、图文秀美、铸工精良、品相上等,一般价值数百元,普通版别的价格也在百元以上。公元959年铸的“唐国通宝”镇库大钱价值5万元,公元911年铸的“天策都师”估价3万元,公元925年铸的南汉宫庭钱“飞龙进宝”(背龙)估价2万元,南汉“龟鹤齐寿”大钱价值5000元,五代时期“千秋万岁”大钱价值5000元。
  花钱是非流通币,其设计、创作不受官方限制,创作者发挥自由大。好的花钱就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升值空间很大。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0: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云际会
L.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0: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花钱”收藏需把握的几个问题


花钱,泉币界又称“厌胜钱”。“厌胜钱” 最早记载出自北宋的《宣和博古图》。“厌胜钱”是古钱币的一种,因为其图案精美,内涵丰富,寓意博深,深得宫廷贵族和平民百姓的喜爱。花钱与“厌胜钱”严格说来,二者是有区别的,花钱包括的范围要更为广泛些。通常情况下,收藏家们把那些非正用品的钱币统称为中国花钱。中国花钱以金、银、铜、铁、锡、铅以及其他各种材料为质料,精粗不一,形状多样,有的有图案有文字,有的有图案则没有文字,也有的有文字而无图案。象其他一切艺术品一样,影响花钱价格的首要因素是艺术感染力、精美程度和缺稀性,这一点花钱比行用古钱币表现更为明显。花钱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我们学入研究中华民俗珍贵的见证物。直到进入当今社会文化生活,花钱还在继续发挥作用并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不断得到发展。新世纪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花钱已成为民众收藏的抢手藏品,越来越受到青睐。笔者认为当今收藏中国花钱应着力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0: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对花钱要有浓厚的兴趣爱好和执着的艺术追求。中国收藏行业极为广泛,仅币章来讲就五花八门。这就要求我们在收藏花钱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要满足于已有的藏品或者说几枚有代表性的藏品,如果这样就不叫收藏花钱,更不可能称其为花钱收藏家。随着收藏业的不断发展,我们收藏门类将逐步细化,花钱作为非正式流通的货币种类,根据花钱收藏爱好者的需求,其收藏者将从钱币收藏行业者分离出来,发展为花钱收藏家。笔者先后上过五所大学,利用节假日等业余时间跑遍了全国三十多个大、中、小城市,发现许多收藏爱好者对花钱的收藏情有独钟。一位现在广州市海珠中路从事钱币鉴定收藏和交流的收藏家告诉笔者,他加入过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和中国收藏家协会,以钱币与收藏为主要行业办展览、交流搞经商10多年了,觉得收藏行业分工门类越细越好,越专业越好,越是这样越能体现收藏发展的成熟性。他说他随着自身的年龄增大,越来越对收藏中国花钱感兴趣。关于他所说的对花钱收藏越来越感兴趣,其实笔者颇有同感,因为收藏花钱有五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悠悠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遗产,花钱的品种繁多,正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寻觅、收藏、鉴赏;二是花钱是流传于民间的非流通币,原有表示压邪、驱邪、避邪和为人消灾造福的意思;三是花钱经过历代相传,其功能也不断扩大,它已涉及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方方面面,涉及上至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生日喜庆、祝寿、纪念等。四是在一些艺术爱好者眼中,中国花钱做工精美,构图典雅,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令人如醉如痴;五是花钱轻便不易损坏,便于携带,有充当礼品的现实作用。笔者过去每逢过春节等重大节日或在亲朋好友过生日办喜事时,动不动,就是送现金红包,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或者送些能吃能喝的礼品,接受者还不一定高兴或满意。现在不然,给些花钱,有时还订做一个精制的小文物包装合把花钱装进去一并送出,既体面又轻便,他们听说这些花钱是老东西,既有压邪、驱邪、避邪,为人消灾造福之功效,又适合贵族百姓,生日喜庆、祝寿、纪念等,既高兴又满意。道理很简单,他们不缺钱用,也不缺吃喝,相反,生活中需要这些东西作纪念或者有个精神寄托,恰到好处。部分花钱的价格已经超过了同档次的钱币。花钱从价值来讲,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币材价值,币材价值主要是因为材质不同而显现价格不同。如金银等所铸的花钱就贵重得多。这里谈到的是收藏花钱的简略意义和价值,明白这些意义和价值,就能更好地增进和培养收藏花钱的兴趣爱好。就能促使自己在时间和财力允许的情况下,从小到大,把花钱的收藏不断坚持下去。为什么收藏花钱要求要有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呢?不难明白,一个不懂得艺术的人,仅靠识文断字,可以通过收藏吉语钱等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寄托,但不一定能够通过花钱的精美内涵获得艺术上的更高层次的享受,更谈不上对花钱收藏的有更深入而又有造诣的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0: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对花钱的鉴赏要有上乘的眼力和手上功夫。也就是说对花钱的鉴定要达到一流的水平。如果没有达到,要努力学习,力争达到。如果说已经达到,还可以精益求精,争取更上一个台阶,更进一步去体现自己的收藏特色,发表或者总结出自己的独到的收藏见解。要鉴别花钱,首先要明白花钱的种类,花钱的品种繁多,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宫钱类。如: “嘉庆”背“天下太平”;二是借年号类。如:“大泉五十”背“七星宝剑”;三是人物典故类。如:“孟姜女”;四是祈福吉语类。如:“祝寿钱”;五是佛道辟邪类。如: “罗汉镇宅”;六是博弈游戏类。如:“象棋钱”;七是其它品类。所列花钱品种只是所有花钱当中的很小部分,还可以继续细致的分明别类,花钱按照功用不同称谓也有各异,如,“小儿佩戴的”保生钱 ,妇女佩带的“春钱”, 雅玩清赏用的“玩钱”, 拜神祈道用的“香火钱”,建房用的“上梁钱”,造堤用的“镇水钱”,起坟筑墓用的“防蚁钱”等等,我们在弄清花钱的种类称谓后,要明白花钱收藏一般以民国后的翻铸品和新内容的臆造品为伪品。花钱的的传统鉴定,与瓷器和钱币一样,可以先通过目测花钱的造型、颜色、材质、纹饰、文字及其工艺特征等方法了解花钱基本情况,然后再通过用手摸、掂分量、听响声等辅助方式,来进一步判别真伪。古玩对于初学收藏花钱的同志,有条件的可以多到博物馆、收藏行家家里或邮币、古玩市场细看诸类真品,没有条件的主要是多看书,反复看,上网查看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至于利用仪器或化学手段鉴定花钱,笔者认为仅收藏者来讲,无关紧要,有条件的情况下,当然更好,为研究花钱的成份、历史价值等会起到更大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花钱收藏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任务的,其鉴定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掌握的,需要不间断地深入地学习,反反复复地钻研。对于收藏来讲,初学者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到收藏高档花钱的,除非名师指点。所以,初学者,最好先用较少的钱收藏一些比较便宜普通的花钱,等自己的收藏条件成熟了,如经济条件允许,鉴赏能力增强了,就可以据情提高自己收藏档次,收藏自己所喜爱的高档花钱。当然,一些刚开始从事收藏的同志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哪里能买到花钱呢?一般来讲,大的城市,都有邮币市场和古玩市场,这些邮币市场和古玩市场,或多或少有一些花钱。如果不知邮币市场和古玩市场在哪条路或哪条街,只要问问的士司机就清楚了。那么,如果不留意或者因为鉴定水平问题买了仿品怎么办呢?只要不是大规模地投资,少量的购入了一些,没多大关系,自我安慰一下,当作交学费或者吃了什么东西就是了。实际上,我们收到的所谓的假花钱或者伪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仿品,而仿品是相对而言的,如,历代书画家在其成长过程中都须临摹前人的笔墨,或仿某某的作品,郑板桥、张大千都这么干过,但是你不能说购到了郑板桥、张大千的“仿品”,感到失落。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收藏花钱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艺术性和欣赏性。如果通过你的眼力或手上功夫,感到你所买到的东西很有艺术性或欣赏性,你确实认为很美而确定其“真”,那么,你购得的这枚花钱还是有意义的。如果自己所收到的伪品不美,那就把它作为“丑”列出来,不识“丑”,那知美?在以后的收藏路途中,你也许可以用它来做为辨别真假的参照物,在出书、讲课或传授徒弟时当做很好的反面标本或教材。你如果确实不需要了,说不定还可能因为其“美”或“丑”以同样的价格甚至超出原来的价格卖出去。因为别人在收购你的这枚仿品时,说不定看中的正是其“美”或“丑”的艺术性或欣赏性,说不定当作工艺品买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0: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是对花钱的收藏要掌握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大家知道,干任何工作,做任何事情,光有实践,没有理论是不行的。一样的道理,从事花钱的收藏,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须要有一定理论的作指导,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做基础。一是要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重要性只要学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的人都知道,如果没有学过就抓紧时间学。如果认为中国花钱的收藏与这两个主义无关,那就证明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因为这种人对这两种主义缺乏起码的常识,更何况花钱中的图案本身就有一些带有传奇特色的类似一些历史的传统的和民族的图藤等因素在内;二是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试想,如果一个花钱收藏者,对花钱的门道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他能较好地收藏花钱吗?如果要做一个出色的花钱收藏家,那就要更好地掌握其专业理论知识了。如果你对花钱理论研究功底深,即是进行花钱交流或买卖,也多有几句行话,若是做学问、写评议、搞研究,也就更有说服力。那么我们作为花钱收藏来讲,应该掌握什么样的专业理论知识呢?第一,要掌握基本的文字的起源、结构,书法的基本常识,如书法的六种字体等。第二,要了解历代金、银、铜、铁、锡、铅等铸造花钱的材质的基本发展史,如铜,有青铜、红铜、黄铜、白铜等分类,在什么情况下用红铜,什么情况下用黄铜,都要考究清楚。另外,象官炉花钱,私铸花钱用材也各有不同,选材后包括花钱的大小、厚薄也有严格的要求,大者如面盆,小者似鸡目,各有不同,要了解得一清二楚。第三,要学会逻辑判断能力。我们知道不同时期,花钱的材质、文字、图案各不相同,就花钱的表现题材来讲也丰富多彩,有人物故事,有动物虎、狮、羊、鸡、兔、鹿,有植物吉祥花草,还有其他的如:亭台楼阁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收藏花钱过程中,进行逻辑判定,无论花钱的在用料上或者在文字上还是图案上不能张冠李戴,不能不分时间环境而颠三倒四。如果质材、文字或图案等自相矛盾或与历史发展有误差,就要考虑到花钱之非真实性。第四,要懂一些美学。笔者收藏花钱20多年,所见花钱无不显露出其完整的艺术美,美得无可挑剔,美得令人赞不绝口。相反,一枚花钱的材质、文字、图案和工艺“脏、乱、差”,毫无美感,有故意做旧之感,那无疑就是伪品了。另外还要注意,花钱的价格也受美的影响,同样是真品花钱,放下其他因素不谈,美者自然市场价格就高。花钱因为其内在的美,受到官员和民众的普遍喜爱和欢迎,有的花钱连续上百年甚至上千年还不断得到铸造和流传。例如,双龙钱,据悉,从唐代就开始出现了,但是经过清代到了民国还在铸造。台阁钱普遍确认宋代就已经有了,可是到了明代和清初也还有翻铸。这种现象的花钱我们不能以其真假而论,只能讲谁早谁晚,哪个美哪个劣。一般来讲,同一时期同一材质同一数量的不同种类的花钱,就市场价格而言,品相好构图美者自然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0: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钱收藏渐入佳境


 前些年,当古钱币与近代机制银币在收藏市场颇为风光的时候,中国花钱这一独特的收藏品种却备受市场冷落。近年来,中国花钱潜在的投资价值逐渐被市场挖掘出来,其价格上升也日益加快。如一枚“五福骈臻大花钱”,前两年的成交价约3000元左右,但在2006年5月举行的“中国民俗花钱竞拍会”上,这枚钱币竟以1万元的高价成交,显示出近年来民俗花钱收藏渐入佳境。笔者清楚地记得,在十多年以前,上海古玩市场上精美的花钱只需十元八元就可以买到,且无人问津,但到了今天,二三百元也只能买到普通的花钱,一些精品花钱的市价已达数千元甚至过万元,而海外的钱币收藏人士也开始到内地市场寻觅上品的花钱。

  花钱之所以能在各类钱币中脱颖而出,究其根本原因,乃花钱自身特性所决定。花钱是中国古钱币的分支,是民俗钱币的一种,又称“厌胜钱”或压胜钱,最早出现于汉代,主要用于镇库、开炉、祝寿、赏赐等。开始花钱多用于宫廷,后来广泛运用在一些民间仪式上,或者作为出门佩戴的“平安符”。花钱不是钱,它在当时不能流通,因为花钱大部属于历代民间铸造,具有发行数量少,涉及内容广,传世品种少,出土数量稀的特点,再加上当时官方和民间对中国花钱的铸造发行也各有侧重,且互有补充。花钱与民俗、宗教息息相关,其图案大多反映当时居民的生活态势,因币面上的图案、文字精美而备受收藏者喜爱,所以花钱的集藏前景逐步被广大钱币收藏者所看好,近年来其价格才会成加速上升。

  由于花钱不属于正式货币,它是以民间为发行主体的纪念用品,不论何种花钱,只要是精美的、有艺术性的、有创造性的、尤其是有故事情节的其价值就相对要高一些,如宋代的马钱是就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收藏花钱一要图文精美、品相好;二要大气顺眼。就相同品种花钱而言,年代越久远,其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就越高。花钱还有官铸、私铸之别,一般而言,官铸民俗花钱因存世数量稀少而更有收藏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0: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花钱源远流长。花钱旧称厌胜钱,古时候厌与压通用,又称压胜钱或押胜钱。古人认为,家中藏有和身上佩带附吉语的或带吉祥图案的铜钱,具有消灾避邪的作用。虽说厌胜钱不可参与流通,但其品类十分繁杂,流传很广,工艺价值之高不在流通货币之下。又因为花钱有“铜版画”之美誉,故历来受藏家青睐。

  花钱名目很多,诸如开炉钱、镇库钱、吉语钱、生肖钱、春钱、秘戏钱、压邪钱、八卦钱、打马钱、赏赐钱、凭信钱、供养钱、上梁钱、冥钱等等,包罗万象,无所不有。且花钱材质多样,形状各异,大小悬殊,制作精粗不等。在观赏这些花钱,还能涉及历史、地理、宗教、神话、风俗、民情、文化、书法、美术、工艺以及历史断代等各个方面,颇多参考价值。

  大吉羊背四灵花钱,其正面为大吉羊三个字,书写古朴独特;钱背有四灵图案。铸有四灵图案于钱背的钱币,亦称四灵钱或四神钱。四神之说,最早见于周代,是星象二十八宿的概括,即东方七宿曰青龙,西方七宿曰白虎,南方七宿曰朱雀,北方七宿曰玄武。龙虎雀龟为四灵,大概起源于图腾崇拜,秦汉时期,四神形象已成为常见的艺术题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0: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10年花钱升值数十倍
  由于不具有正式货币作用,花钱曾被钱币收藏和研究人士“看不起”,在市场上“销路”也一直不佳。据广东省钱币学会专家苏瑞光老师回忆,10多年前,广州市场上精美的花钱只需十元八元就可以买到,仍无人问津,他自己也未意识到花钱的价值。而当他通过多年研究,对花钱产生无比兴趣的时候,每一枚动辄也要几十元了。
  现在市场上,三五百元也只能买到普通的花钱,精品甚至过万元。主要是因为钱币研究者们逐渐转换观念,不再执着于用是否流通货币来衡量钱币的价值,开始重视花钱了;而海外的收藏人士也开始从内地“抢购”精美的花钱。
  存世量少花钱有价值
  花钱的价值被逐渐承认,还有其本身几个特点:既有历史价值,也有工艺价值,还有史料对应价值。另外,其题材广泛,体现中国古代文化特点,存世量又非常少。
  不过,大部分花钱在史料上并无明确记载,相对于流通货币的收藏而言,这是收藏花钱最大的难处,收藏者们只能按照史料自己进行收藏和研究,所以不是初入者可以一下子就掌握的范畴。
  什么花钱更值得收藏?苏瑞光认为,选择花钱要考虑其是否有文化艺术价值。也有收藏家表示,不要选择符咒类的、没有文化内涵的花钱,选择标准有几个:题材好,即有据可查或是中国传统传说、成语故事等;二是做工精美,体现出古代工艺水平,一般官制的比较好。
  镂空钱是“黑马品种”
  最珍贵的花钱要数“雕母”了,因为大部分花钱是浇铸的,而“雕母”是手工雕刻而成,是铸钱前做出来给皇帝审看的钱样,目前市场价格至少也要数万元。
  另外,镂空钱不太受藏家们注意,认为价格低廉,是普通品。但在欧美,认为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复杂的铸造工艺,价格比国内要高数倍到十数倍。所以也被称为未来“花钱家族”中的“黑马品种”。

  什么是花钱
  花钱是民俗钱币的一种,又称“厌胜钱”或压胜钱,出现于汉代,早期指的是非流通货币,是在币面上铸有各种图案的钱币,主要用于镇库、开炉、祝寿、赏赐等。
  开始花钱多用于宫廷,后来也广泛运用在一些民间仪式上,或者作为出门佩带的“平安符”。在特定的条件下,花钱也曾被掺杂在流通钱中混用。
  花钱辨伪
  花钱作伪主要是真钱翻砂再铸而成的。辨伪方法有几种:
  1、从钱币的“包浆”判断,真品的包浆自然、均匀。
  2、真品图案自然,立体感强,图案鲜明。而假品线路可能有断纹,无神韵。
  3、从声音判断,真品声音沉闷,而假品年份不到,所以声音生硬,火气未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0: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俗花钱是中国古钱币的分支。花钱不是钱,它在当时不能流通,

  可理解为古代的“纪念币“。民俗花钱与民俗、宗教息息相关,其图案反映当时居民的生活态势。因图案、文字精美,备受收藏者喜爱。近两年来,民俗花钱价格上涨幅度至少在10%以上。

  花钱收藏一要图文精美、品相好;二要大气。就相同品种花钱而言,年代越久远,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越高。花钱还有官铸、私铸之别,一般而言,官铸民俗花钱更有收藏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