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制陶历史悠久,享有“陶都”的美称,响誉世内外。据考古发现,在归径乡的骆驼墩、唐南村,
以及丁蜀镇周墅的元帆村等地方,发现多种磨制的石器和许多红陶类陶器残片,从而看出其陶瓷制造
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
紫砂历史:
宜兴紫砂始于宋,盛于明清。紫砂陶产品至少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中期,明清两代极其繁盛,期
间出了不少名家,许多产品成了皇家御用品。
陶都宜兴位于江苏省的最南端,地理位置极其优越:
其东面是中国五大湖之一的太湖;
东南方向与文房四宝湖笔的产地浙江省的湖州市相临;
西南方向与文房四宝宣纸的产地安徽省的宣州市相临;
西面与当年新四军的总部茅山所在地江苏省栗阳市毗邻。
依山傍水,文化气息非常浓厚,周培源、徐悲鸿和潘汉年等历史名人都出自宜兴。
紫砂陶是陶瓷的一个分类,紫砂陶品类繁多,但以茶壶声誉最高,是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历来为
文人雅士所爱。随着行业的成熟,文化艺术内涵愈加丰富,制造技艺也更为精湛。
紫砂近状:
从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紫砂陶产品进入了又一个发展高峰,先是在东南亚国家的强烈需求
下,
蓬勃发展;到现在由于中国日渐富裕,国内市场的强烈带动。目前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宜兴的紫砂
产品在出售,使用宜兴紫砂茶壶也日渐成为一种时尚。
紫砂壶
紫砂泥质得天独厚,含矿物质成份适当,且具有特殊的双气孔结构,使紫砂具有独特的透气孔
性,因此用紫砂茶具泡出的茶色,香,味皆蕴;紫砂成型工艺是世界陶瓷生产中绝无仅有的泥片镶接
拍打成型法,精湛独创的工艺手法,成就了紫砂陶艺的珍罕性。
宜兴紫砂陶闻名中外。紫砂茶具,造型简练,大方,色彩淳朴,古雅,是一种实用与艺术高度和谐的
手工艺品,深受国内外市场和收藏家们的欢迎。
紫砂壶是实用的饮茶器具,也是具有监赏价值的艺术品。它的外在价值是实用的器皿,而其内在的价
值则是美的艺术品。紫砂壶艺始於宋朝而成於明代。凡几百年间,紫砂工艺经历无数兴废衰荣,薪尽
火传,逐渐形成今日世界性的紫砂文化热潮。紫砂壶的美在於它集壶泥、壶色、壶形、壶款、壶章、
题铭、绘画、书法、雕塑、篆刻诸艺术,共融於一体。
关於紫砂茶具的文献记载始於北宋《宛陵集》,书中载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的描写。南宋时紫砂陶就在国际上有了声誉。到了元代紫砂陶的烧造工艺有一定的发展,并开始在紫
砂壶上镌刻铭文。在明代则有金沙寺僧和供春徒手制作紫砂陶茶具。紫砂茶具,造型简练、大方,色
泽淳朴、古雅。用其泡茶,使用的年代越久,壶身色泽就愈加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汤也就越醇郁芳
馨,甚至在空壶里注入沸水都会有一股清淡的茶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