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848|回复: 4

民国大师有施金廷吗情况如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3 21: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有一把寿星壶,想了解知道施金廷的情况,请给介绍一下。
发表于 2007-7-3 21: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很高兴能在网上和您交流!

寿星壶与施金廷
  笔者在河北省作协主办的《散文百家》杂志2005年第7期上看到一篇与紫砂寿星壶有关的散文,文题为“紫砂珍品‘抗战壶”’,配有照片。(见图)看得出该文的作者温振东先生既是一位散文高手,也是一位有丰富鉴赏知识的紫砂收藏家。便立即查阅手头有关资料想了解制壶者施金廷的生平及寿星壶的一些史料,可惜多无详细记载,施金廷为何人也未查到。仅在工艺大师徐秀棠所著的《中国紫砂》中有一段关于寿星壶在“文革”期间易名的文字记述。在李昌鸿、沈蘧华合著的《紫苑笔谈》中,昌鸿先生的“紫砂艺壶·工艺·造型艺术”一文中有一段关于寿星壶制作工艺的图解说明。另在南京藏家沙志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明清紫砂精萃》中见有清代黑砂寿星壶照片一幅。在徐秀棠、山谷合著的《紫砂泰斗顾景舟》中有一幅顾老制作于1975年的一把小寿星壶照片。
  为此,笔者专门走访了一些紫砂界业内人士。后从工艺大师汪寅仙处了解到了一些情况。汪大师明确告诉我施金廷确有其人,其后裔有施小马、施秀春、高德根等。正好高德根先生(系金廷的长房长孙,后随母姓高)与我同事,在他的协助下又走访了施小马(施金廷孙,施福生子)、施秀春(施金廷孙女,施福生女)、高峰(施金廷曾孙,高德根长子)。现将走访札记整理如下。
  寿星壶是紫砂茶壶中的传统产品,属紫砂壶中的粗货,俗称大路货又称“行货”。由于价廉物美、经济实用,深受广大农村人喜爱。旧时农民劳作时常拎到田头地里解渴用,尤其在北方农村,耕地离村较远,寿星壶容量大,最大可达3000毫升,携带更显实用,加上北方人的生活习性,喜欢喝大碗茶,几乎家家都备有此壶。
它的款式,因大小不同,有称:海海寿星、海寿星、放寿星的;徐秀棠《中国紫砂》中则分称:海寿星、放寿星、中寿星。“文革”中因避“四旧”之嫌改称“圆形壶”(简称圆壶),分别有1至4号规格。壶盖上原长方形楷书木章“寿星壶”字样改成楷书印章“圆形壶”。也有人更简称为大、中、小三种规格。
  至于寿星壶名称的来历,起源于何时,何人命名已无从稽考。据施秀春回忆,她父亲施福生生前和紫砂名手裴石民交谈中谈到过寿星壶,说“在明代寿星壶很盛”。汪寅仙大师认为寿星壶取名与造型有关,壶肩部分前凸后冲,很象是中国传统年画中老寿星的额头,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内涵。据汪大师回忆,顾景舟大师生前说过: “不要小看寿星壶,认为是低俗的粗货,农家使用而已。其实由于做工的不同,既可以做成普通的实用壶,也可以做成一件了不起的艺术品,因为它本身造型很美。如果做工精致的话,整个泥条、泥片不会浪费一块,可以做得非常完美。所有制壶的基本功都通过寿星壶体现出来……”。顾老自己于1975年就制作过一把小寿星壶。
  寿星壶的生产一直到文革期间都没有停止过。当时紫砂厂四(1)车间就专门负责生产“寿星”、“洋桶”之类的行货。除寿星壶外,还做过农家乐壶、丰登壶(都是顾景舟大师设计),这些产品均由当时的江苏省陶瓷批发站营销,主要面向全国农村。施秀春至今还保存着1968年她制作3号、4号“圆壶”时用过的壶盖、底款木章。汪大师还记得70年代,徐汉棠大师也做过几把比小寿星还小的寿星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号寿星壶的实用价值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过据说目前乡下还有人在制作小型甚至更小型的工艺寿星壶,说明它的造型,它的名称仍深为人们所喜爱。
  紫砂陶上挂彩釉俗称点彩。有关紫砂彩釉的起始年代、缘由、衍变及点彩技艺、题材等在徐秀棠的《中国紫砂》中已有较详细的论述,而且对其装饰艺术上的利弊得失。徐大师也作了非常中肯的点评。至于历史上在硕大的寿星壶上有没有过点彩?我请教了汪寅仙大师,回答是肯定的,有点彩。她说:1999年她在北京琉璃厂古玩市场上就看到过二把点彩的寿星壶。其图案是戏曲人物,还清楚地记得其中有的人物还插有羽翎,色彩亮丽,形象栩栩如生。当时想买下来。可惜店门一直关着,只好失之交臂。这说明自清康、雍、乾以来,追随彩瓷风格,迎合当时王公贵族取向富丽堂皇的赏玩心理,同时也适应大众审美要求,在紫砂器上点彩也形成过时尚。据徐秀棠大师回忆,解放前釉炉师傅郁洪庚老前辈就经常在他家帮助绘图、点彩。文革前紫砂厂还设立过专门的釉炉车间。现秀棠家中还收藏有一把花卉点彩且壶流包锡的小寿星壶。
  温振东先生收藏到的金廷五彩挂釉寿星壶,点彩题材与抗战有关。绘图色彩艳丽,人物生动,壶流的梅朵花饰上还赫然写有“鲁军去上海”五个黑釉字体。主题与政治关联,一改以往花卉、山水、戏曲等传统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又极富强烈的民族爱国精神。
  当然紫砂与政治题材相关的作品不是没有,在建国初有过刻有五角星的茶壶, “文革”中又有过毛主席诗词或革命口号上过茶壶的例子。去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前夕,徐秀棠大师及弟子们为上海金山卫所创作的大型紫砂雕塑《日军暴行录》等更是直接与抗战题材有关。但它们都不同紫砂壶点彩作品。由此温先生所收藏到的这把点彩“抗战”壶,问世六十载,历经战乱而未毁,又经文革“破四旧”而未陷于万劫不复,实乃奇迹。此壶确是一件难得的紫砂壶藏品中的孤品、绝品。
  寿星壶作者施金廷(1877—1950年),宜兴丁山人.祖籍常州小虹桥,后随父迁来宜兴蜀山定居。夫人何氏系丁山乌溪人。均从事制陶业。
施金廷一生专做寿星壶。据施小马回忆其父亲施福生生前曾讲述过有关祖父的二件事:其祖父做的寿星壶除本地销售外,也销往北方河北、山东一带,远至辽宁、吉林等省。有~长期包销的山东烟台张老板,此人双目近乎失明,每次验货只靠手摸,规定金廷的寿星壶在每一竹篓中(当时用竹篓装货,一竹篓约数十把)要有一把。张老板能用双手体验出金廷制作的寿星壶。另一件事是豫丰老板有一次定制
100把寿星壶,当时预付定金100大洋,其祖父看到如此多的大洋,竞一时不知所措……
  施金廷所做的寿星壶做工讲究,被各地专营陶器商行的老板看好,加上施为人诚信厚道,销路比同行要好。施金廷还做过容量500左右的小寿星壶,专馈赠亲友,但数量极少。至于为什么只做寿星壶不做其它产品,这与当时战乱,社会动荡、不安定有关。艺人们为了养家糊口,即使是制壶高手也不得不去做低档的大路货,因为好销。
  施金廷制作的寿星壶,开始壶上不留任何印记,后应商行要求,才在壶系下方或壶盖、底部款以“金廷”或“施记”字样。初为刀刻,后改用木章。同时商行也将其行号刻印于壶盖、底,如“豫丰”、“福康”,或呈椭圆、葫芦形,或为方形印章(阴、阳文均有),有的还用满、汉二种文字,周边饰以花纹。民国时期印章改为国民政府交叉的两面旗帜。
  温先生收藏到的这把中号寿星壶,大约制于1937年前后,壶盖上的“福康”印记是秀棠大师祖父当年的店号,当时福康在天津、营口等地设有开埠分号,专营紫砂器销售。现施小马家藏有一把其祖父的中寿星,高15公分、口径10.4公分,一侧壶系下方刻有“金廷”二字,壶盖正面有二枚葫芦形豫丰阳文印记,壶底是一枚方形印记:国民政府旗帜图案为阳文,另有”营口豫丰“四字为阴文。
  高峰家藏有一把小寿星壶,高12.4公分、口径8.6公分,浅碟型壶盖面,孔二侧钤有两枚葫芦型阴文印记,各书“豫丰”二字,~侧壶系下方有椭圆形阳文“金廷”印章,壶底部有楷体阳文“施记”二字,下方为~枚有满、汉“豫丰”二种文字的方形阳文印记。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寿星壶虽然属于普通产品。但其中也不乏有佳作出现,关键在于制壶者本人的技艺水平及素养。在源远流长的紫砂发展史上,能留下传世作品的人实为不易,无疑为紫砂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4: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网上也查一下,现代大师施小马的爷爷,施小马的父亲施福生也制壶不太出名,在网上和您交流,相互学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4: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介绍的一些,现在下载发给您,可参考:高卫萍,宜兴紫砂行业协会会员,江苏省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员,1974年生于宜兴紫砂世家其祖辈为施金廷,施福森两位壶界前辈。 1990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厂拜高级工艺师储集泉为师,学习紫砂壶的造型,设计,制作,在厂期间便得到叔公施福森的赞许,...
施福生又名馥森,1921年生于宜兴蜀山北厂一个声名显赫的紫砂世家。其父为大名鼎鼎的紫砂名家施金廷。其自小天资聪慧,除了传承家学外,启蒙便受到其时享誉上海的制陶大名家叶德喜的正规言传身教,从接受传统基本功的训练开始,一直勤奋刻苦,虚心...
施小马: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宜兴市职改办评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
  1972年进紫砂工艺厂,1994年作品《红与黑壶》获第五届全国陶瓷艺术创作评比一等奖;1997年作品《珏提壶》获江苏省陶瓷艺术创新展评一等奖。  ;

施福生
又名馥森,1921年生于宜兴蜀山北厂一个声名显赫的紫砂世家。其父为大名鼎鼎的紫砂名家施金廷。其自小天资聪慧,除了传承家学外,启蒙便受到其时享誉上海的制陶大名家叶德喜的正规言传身教,从接受传统基本功的训练开始,一直勤奋刻苦,虚心好学,遍仿宜兴历代紫砂大家的名作,不仅做到形似,后来更加神似,以至沪上许多收藏名家,如书画家唐云,反过来把他的一些仿品作为名家真品加以珍藏,成为藏界一大趣闻。
宜兴紫砂史上,明代诞生一代大师时大彬;清代出现了一代高手邵大亨。时大彬制作的一件虚扁壶(上海博物馆藏品),壶底刻款:源远堂大彬制。此壶为紫砂壶形制中少见的极扁造型,意趣盎然,是早期紫砂壶几何形体造型的代表杰作。线面表现屈曲和谐,制作难度极大,后人评此壶为神品。南京紫砂收藏名家王一羽老师珍藏的一件清代高手邵大亨独自初创的鱼化龙壶(惜为孤品),巧思出众,格调高雅,一直受到藏家追捧。
施福生在接受历代名家名壶制作的基础上,尤其对时大彬的虚扁壶和邵大亨的鱼化龙壶有着刻骨铭心的挚爱,全身心接受大师们的精华,在造型设计上大胆夸张处理,独创施家绝技善制鱼化龙特色壶。
此壶通身作海水波浪纹,线条流利,简洁明快。壶身一侧浮雕鲤鱼在海浪中吐珠,另一侧海浪中伸出一龙首,张口睁目,耸耳伸须,龙口吐出一颗宝珠,神韵生动。壶盖上也是一片海浪,壶钮里安装的龙首是立体的,龙首舌能自由活动,伸缩自如,妙造天然。配以龙尾执柄,浑然一体,格律严谨。
施福生生平和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吴云根、顾景洲等老艺人知交甚厚,1935年他担任江苏省立宜兴陶瓷职校质量把关总管。其制作的鱼化龙壶、大型松鼠葡萄咖啡等高级紫砂茶具,在海外一直为收藏界所关注,尤其在台湾紫砂收藏界更是追逐的亮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5 14: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您好!很高兴能在网上和您交流!

引用第1楼宜兴人于2007-07-03 21:54发表的 您好!很高兴能在网上和您交流! :


感谢您宜兴人在网上的交流,学习了。致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