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做到出于性情而读书,其前提是必须有真性情。那些躁动不安,事事都想发表议论的人,
那些渴慕荣利的人,一心以求解的本领和真理在握的姿态夸耀于人,哪里肯甘心于自个儿
会意的境界。
倘若有人问我选择书的标准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愉快是基本标准。一本书
无论专家们说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说它多么畅销,如果读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宁可
不去读它。
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
快。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
属于此列的不仅有读书,还包括写作、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交友、恋爱、行善等等,简
言之,一切精神活动。
读书唯求愉快,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关于这种境界,陶渊明做了最好的表述:“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在《五柳先生传》中,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以愉快为基本标准,这也是在读书上的一种诚实的态度。无论什么书,有了共鸣,才应该
承认它对于你是一本好书。
尤其是文学作品,本身并无实用,唯能使你的生活充实,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你喜欢
读。没有人、也没有义务必须去读你的诗、小说、散文。哪怕专家们同声赞扬的名著,如
果不感兴趣,便与你无干。以读书为乐的人必有自己鲜明的好恶,心中坦荡,不屑讳言。
摘自于《文汇报》——共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