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我们终于听到了马健的声音。
当我的一位朋友按捺不住心中的惊喜,向我告诉了这个让人感动的消息时,我突然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其实,我不为别的,我与马健仅仅有过的几次交往足以使我很快的就忘了他,然而,因为生命的不屈与青春的坚强,因为马健面对死亡时永不屈服的呐喊,他的灵魂不仅在我的心中渐渐高大起来,而且,他使我在寒冷的冬天也足以感受到来自生命的火焰。
朋友的手中擎着一张报纸,不大,看一眼便知道是张县级小报,但朋友兴奋的心情还是溢于言表:“你看,马健的这篇《小街风情》写得多棒,我还以为他会在沉默中消失了呢,没想到,他的灵魂竟然一直是站着的。”我接过那张散发着墨香的报纸,一眼便看到了那个让我们感到振奋的名字,马健,你是条汉子!
朋友猛地站了起来:“走吧,我们去向他表示祝贺,他是一个值得敬仰的人。”
于是,我们又一次走进了马健不足二十平方米的蜗居。
二
马健正艰难地抬着左臂,一笔一画的在爬在桌子上写字,脸上却毫无表情,不,他丰富的内心世界或许此刻波澜壮阔,只是,你看不到。
苍桑的马健,给人一种面目全非的感觉。
这源于一场事故,一场让人至今都感到心悸的大火,马健在火中舞蹈的时候,已经注定了他有着一个高质量的生命。
那是一九九三年夏天,身为电视台记者的马健去完成一个重大的采访任务,他肩上的摄象机象一位老朋友,与他形影不离,既使是在车上,他们也是亲密无间。然而,就在新闻采访车的颠簸中,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新闻采访车象匹脱僵的野马,突然从宽阔的国道上窜出,与迎面而来的一辆大卡车相撞,随即升起一股浓烟,马健和他的同事们眨眼间就被大火包围了。
坐在车门边的马健一头撞碎了车门的玻璃,脖子周围感到一阵剧烈的痛疼,然后便无力的垂下了。这时候,他还是清醒的,虽然剧烈的痛疼使他差点昏死过去,但他还是用力的推开已经变了形的车门,抱着摄像机,奋力地滚了下去,然后对整个世界失去了记忆。
马健醒来的时候已经感到很孤独了,肩上没有了摄像机,周围的同事和朋友一个个都怪怪的,盯着他不说话,脸上挂着或浓或淡的泪痕,他想看看自己处在什么地方,但脸上缠着的厚厚的纱布和颈部打着的厚厚的石膏使他无能为力,他仅仅只是听到一个显得慌乱而又惊喜的声音:“他醒了。”
马健醒了,醒了的他必须面对另外一个世界。
由于颈椎折断和严重的烧伤,马健已不是原来英俊潇洒的马健了,他在一瞬间让朋友感到很陌生,感到说不清的压抑,如果不是他富有磁性的声音依旧,朋友们真不敢相信马健的存在,马健仿佛是另外一个星球上的人。
还有他的一双手,大火的残酷已使他弯曲变形,五指粘连,最初的时候,他连握住汤勺的能力都没有了,每天只能靠善良的妻子一口一口的喂他,他从此进入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康复期。
命运将最残酷的那一份痛苦与磨难都给了马健,马健也同时将一份顽强与执着交给了命运。
生命,永远不向厄运低头。
三
马健终于能够抬起双手看到白色的纱布时,他问妻子:“我的摄像机呢,我还能扛摄像机吗?”妻子号啕大哭,哭过之后却说:“马健,你放心,我们还会等到这一天。”
马健向妻子要了一面镜子,他想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青春被折磨成了一个什么样子,从妻子的眼泪和同事们的眼神之中他能够体会出来,除了灵魂,他已经不属于自己了。
然而,他什么都没有看见,仅仅只看到一座浮雕。
白色的浮雕。
马健失望了,一抬手想摔碎妻子手里的镜子,但是他失败了,他被固定在一个特制的架子上,想动都不能动。
他第一次想到了死亡这个概念,原本很残酷的死亡此刻竟然十分的美丽,开始心静如水的他居然跟妻子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小晓,我离开的时候你不要握我的手,你只要亲亲我以前的照片就行了。”妻子没敢去捂他的嘴,她不敢动他,只是幽幽地喊了一声:“健,不许你胡说,医生说了,我们真的还有希望。”
“是吗?”健很平静,已经恢复记忆并知道一位战友已以身殉职的他在经历了死亡的一次威胁之后大彻大悟:“我是幸运的,上帝知道我不想走的太远,在半道上将我放下了,我还能说什么呢?”
是的,马健是明智的,人,只要是能够活着已经是很幸福的了,何况,人还有许多的梦想与追求,还有亲情与爱情,生命的意义,可能仅仅只在于我们为生命打开了一扇门,所以我们不能亲手去关了这扇门。
尽管差点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但忠于生活忠于爱情的马健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关掉这扇门。
他说,生命不是我个人的。
四
马健在铁架子上整整躺了三个月。
每天换药,打针,输液,马健很快就适应了周围的环境,尽管他无法左右自己,大小便都要由妻子和护士来帮忙,但他还是很乐观地面对眼前的一切,有时竟然跟妻子和护士开个不轻不重的玩笑。
他对妻子说:“等我好了,你也在床上躺他三天三夜,我侍候你,不然你就太亏了。”
妻子却说:“你真的不痛吗,痛了你就喊上几声。”
护士来了,他竟然略带歉意地对护士说:“如果这我个样子坏了你们的好心情的话,你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就像是你们去看大猩猩一样,保准你们会有新的发现。”护士笑了:“你真逗,听说你是个记者,以后别忘了让我们也上上电视。”
护士在说话的时候用力揭开了他身上的纱布,但痛疼使他差点喊出声来,眼里竟有了泪,但他最终还是笑了:“我在脱胎换骨。”
在医院的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度日如年,因为,最初的时候,他身上的皮是一块一块的被揭去,然后再一片一片的长出来,他几乎被架在空中,象个蹩脚的习行员,更要命的是痛疼,总是如幽灵一样在他的四处出没,常常是令他猝不及防,数十次、数百次地使他有了就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感觉。可是,痛疼过后,他又试着对生命报以微笑。
马健说:“我没有别的选择,我要学会微笑着生活,亲人和朋友已经为我付出的够多的了,我不能让他们再忍受新的折磨。
这是新生的马健,他二十八岁的青春已不再年轻,一次痛苦的经历使他走向成熟。
成熟是一种境界。
五 三个月之后马健回到了自已的家里。
脸上的纱布去了,但脖子上依然打着厚厚的石膏,双手依旧弯曲,不能自由自在地伸展,他几乎形同一个废人。最要命的是女儿,年仅三岁的她一看到父亲的模样就吓得大哭,她从来就没有见过如此丑陋的人,她将父亲视做一做怪物,妈妈讲过的童话里有过,她不明白自己的家里怎么突然也会出现吓人的怪物,她不能不躲到母亲的怀抱里。
女儿还没有直面生活的勇气与能力。
这是马健走出医院生活给予他的第一次严峻的考验。是的,自己的女儿都不敢接纳自己的父亲了,在别人的眼里,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
万般无奈之际,马健将女儿送回了老家。他对妻子说:“以后告诉女儿,他眼前的这个人是叔叔,不是爸爸,爸爸在照片上笑呢?”妻子幽幽地说:“别逗了,你还不如哭出来好呢?”马健仰起头:“为什么要哭呢,还记得我在一篇文章中写过的那句话么,男儿流血不流泪。”
从此,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马健面对的,是憔悴的妻子和清白的四壁。
世界,此刻小得只有十六平方米了。
马健对妻子说:“你给我读书吧,听听书里的故事,我就看到了整个世界。”
于是,无论清晨还是黄昏,秀丽柔情的妻子总是轻风细语的为他读一些淡雅、哲理、意味隽永的散文,读一些有趣的生活故事,读一些他想知道的国家大事,马健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
再后来,马健开始口述一些短小的诗歌或者散文,请妻子记下,然后送到报刊杂志发表,我们读到的马健的第一篇文章时马健还在病床上,那是一篇悼念亡友的文字,字里行间透着真情和泪,我不知道马健是以怎样的毅力写就的那首挽歌的。
马健的天空,永远是那样的博大精深,不可染指。
我们渴望听到他富有磁性的声音。
六 马健后来又动了二次大手术,手指粘连的部位前后共开了六次刀,他所承受的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是无法用文字来形容的。
但却默默地忍受并消化了这一切。
一年后,他终于可以走出自己的小屋面对大片大片的阳光了,他想做一点什么,因为他知道,一个男人必须为事业而活着,只有永远的与命运抗争,生命才有意义。
他带着满身伤痕和一张面无表情的脸走上生活的舞台。不过,这一次,迎接他的不完全是鲜花和掌声,混淆其中的,是一种比病疼还是让人难以忍受的冷眼。
他还能做什么?!
马健需要证明自己,他要做的事情很多,重要的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去做。
不久,一间门面不大却别具一格的广告公司在小城出现了,马健戴着茶色眼镜,静静地坐在欢快的鞭炮声里,泪水无声无息地涌了出来。
这是真正的马健。
你可以想象到创业初期的那份艰辛,你可以想象到马健所承受的巨大的精神压力,你可以想象到马健疲惫而又沉重的呼吸,只是,这一切都是过眼烟云,我们最后看到的,只有阳光,纯净如水的阳光。
马健说:“等公司发展了,我要让他成为文学爱好者自己的家。”
成熟的马健并没有泯灭关于青春和事业的梦想。
马健的公司经营状况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公司的发展举步艰难,每上一个台阶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出一倍的努力。然而,马健没有停步,停止不前不是马健的风格,他认谁的路,就不再回头。
终于,马健有了自己的办公室,有了自己固定的经营场所,公司已拥有近百万元的固定资产。
每天清晨,马健总是准时打开窗户,等待阳光的到来。
阳光是遮不住的。
遮不住的天空遮不住的脸。
苦难与磨难扳不倒的马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