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乐观派

资料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21: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Protostega gigas

生息年代 白垩纪后期

生息地域 海(北美)

甲长 120cm
varnr30.jpg
bontoxo.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21: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土龟[Cimochelys]

目:龟鳖目;科:龟鳖科;俗名:海龟;时代:白垩纪晚期;分布:欧洲

这种小龟侧看背甲很矮,未完全硬化。这个特征可在每个扩展肋条尖与边缘骨板间清楚地看见,并具有海龟类其它种的特征。此种骨板的中间列(背)有特别的龙骨。

产地 土龟是海生素食动物。

附注 由于在水中很灵活,土龟不易受到进攻,因此许多种的骨质壳已经退化了。
cimochely.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22: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卷角龟[Meiolania]

目:龟鳖目;科:卷角龟科;俗名:角龟;时代:更新世;分布:澳大利亚

这种乌龟古怪的头不能缩进它的壳,既因为大也因置于颅顶上的骨质针之故。尾呈棒状并防卫得很好,能帮助保护其领土。

产地 属于杂食性的乌龟科,生活在陆地上。

附注 由于在南美白垩纪晚期时出现过个近的属,故有人认为其起源于此。
Meiolania.jpg
meiolani-oweni-F.jpg
meiolani-oweni-P.jpg
meiolani-platyceps-P.jpg
meiolani-platyceps-F.jpg
Paleotrionyx.jpg
Stupendemys.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22: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柏比格龟[Puppigerus]

目:龟鳖目;科:龟鳖科;俗名:海龟;时代:始新世;分布:欧洲

这属具有适应水生的特点:大大的眼窝和眼窝后的次颅顶以及完整的次骨板。进食时阻止不需要的水进入。成年时,壳完全硬化,长有周边骨板的边缘,而腹甲则组成四地组构及位于中间的一块,利用中线指状突出物松散地连接在一起。前肢进化成为鳍状肢。

产地 柏比格龟是一种海生龟,与现代龟一样以海草为食,后肢不像鳍,这使其具备了在陆上更快爬行的条件。

附注 与现代海龟一样,雌龟将蛋埋在沙滩上。
puppiger.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22: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海龟
allaeoche.jpg
allopleuro.jpg
anosteri.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22: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洲龟Manchurochelys

满洲龟属目前包括三个种:满洲龟(Manchuroche/yJmanchuensis)。东海满洲龟(Manchuroche如Jdonghai)和辽西满洲龟(Manchuroche/yJliaoxiensis)满洲龟的特征是头骨低平,鼻骨小,前额骨在中线相遇,颧骨未进入眼眶,方轭骨贴于方骨外侧,翼骨外突发育良好,后腭孔部分以上颌骨为边界,耳柱切迹向后方开口。其背甲低平,椎盾六边形,第三椎盾后沟与第五、六椎板间骨缝重叠,具发育的上臀板,腹甲缩小退化呈十字型,具腹甲侧窗。
manchurochel.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22: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龟
araripemy.jpg
buzzop.jpg
calcichel.jpg
catapleur.jpg
chelospharg.jpg
chisterno.jpg
corsochel.jpg
desmatochel.jpg
无标题.JPG
eospharg.jpg
ergylim.jpg
eubaen.jpg
glyptochel.jpg
mongolemy.jpg
neusticemy.jpg
niolami.jpg
PicMuseumDisplayNotocheloneLge.jpg
notoemy.jpg
osteopygi.jpg
peritresi.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22: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Plesiochelys 蛇颈龟

龟憋目(Chelonia) 白垩纪晚期,约有15目爬行动物分布于天空、陆上及水域中,新生代开始,随着哺乳动物的勃兴,终被取代而急剧衰落,只留下5目,苟延残喘,活到今日,龟憋目可算是其中比较众多的一类了。这是由于它们披盖着坚固的甲壳得以有效地掮身。此处骨质甲壳,系嵴椎骨、髓棘、肋骨愈合而成背甲; 由胸骨、锁骨、形成腹甲。为描述方面起见,各甲片的名称如图21-9所示。

龟类的甲片分外、内两层,外层角质称为盾;内层骨质称为板。憋类只有板而无盾。各盾之间由沟颖相接,而各板之间则由骨缝相连。

龟憋目可能起源于Eunotosaurus Seely(正南龟),化石发现于南非晚二叠纪。动物不大,长约20厘米。头骨性质不明,颌骨及腭部均有细齿。躯干部特化-肩部和荐部间只有9个引长的嵴椎骨,8对肋骨,每块均变宽,并与前后相邻的肋条连接。但有人认为Eunotosaurus并非属于龟憋目,而应该属于杯龙目。

至于可靠的,真正的原始龟憋目化石,则应是中或晚三叠纪的海龟-原龟科(Proganochelyidae),其典型代表即Proganochelys(原颌龟)或称Traiassochelys Jaekel(三叠gui ),体大,长约60厘米,体故甲壳,各甲片的排列方式与后期的海龟类颇为相似,甲中后乌克兰几对甲片未曾发现(现代北大陆海龟中是存在的),这可能是它的后级板未下达扩大。其次,头骨的数目已下达扩大。其次,头骨的数目已减 少,颌部边缘已不见牙齿。锁骨和间锁骨均已愈全到腹甲上(尚能见其原来性质)。这些,都已显示出现代 龟的特征了。到侏罗纪晚期,真正看到龟类"现代化"的特征。

早期龟憋类除原颌龟外,还有两栖龟,广布于中生代。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晚侏罗世的Plesiochelys(蛇颈龟),壳全呈圆形或心形,较厚,成年者壳相当科。有板有点凹缺。椎板狭长,且与3块臀板的第一块相接。骨桥长。

中生代晚期,从西栖龟又分化出曲颈龟类(Cryptodires), 白垩纪和新生代时十分繁荣,遍及世界各地。

我国的龟憋目化石基本上属于两栖类龟和曲颈龟类。多见于晚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而陆龟类(Testudinidae)和盾甲化退化的Anosteria(无盾龟),在第三世时遍及从内蒙到广东各地。
plesiochel.jpg
proterochersi.jpg
protosteg-copei.jpg
shweboem.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23: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龟
stylemy-nebras.jpg
triony-bohemi.jpg
triony-capelli.jpg
triony-foveat.jpg
triony-gregor.jpg
testud-ammon.jpg
testud-atlas.jpg
testud-orthopygia.jpg
uluop.jpg
baen.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23: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陆龟Geochelone sumierei

目:龟鳖目;科:龟鳖科;俗名:乌龟;时代:始新世—全新世;分布:欧洲、亚洲、非洲

像长陆龟这种乌龟的共同特点是完全硬化的高拱起的壳,壳起伏不平,并饰有同心斑纹。这种陆生龟的其它特点还有眼窝后面没有次骨覆盖的头颅,以及能垂直地缩回和向后缩头。

与许多乌龟一样,此属生活在干燥的地区,以各种植物为食。
geochel-sumierei.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