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8-31 18: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唐书·食货志四》载:“史思明据东都(公元759年),亦铸得一元宝钱,径一寸四分,以一当开元通宝之百。既而恶‘得一’非长祚之兆,改其文曰‘顺天元宝’。”实际上,史思明铸的是“得壹”元宝而非“得一”。晋武帝司马炎篡魏登基时,按周代故事,探策以卜世数,想不到所摸简策上的数字是一,即意味着一世而亡,晋武帝无法下台,群臣面面相觑,唯有裴楷从容而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此数语出自《老子》)。”于是君臣大喜。因当时司马炎以晋王而登帝位,正与侯王得一、天下归心之语相符。史思明曾受唐肃宗归义王之封,取“得壹”为钱文正是沿袭司马炎典故,欲以侯王而登帝位。后来改为顺天也是取顺天应人、以据大宝之意。
得壹元宝钱的铸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所以铸量少于顺天元宝钱,旧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