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6-12 21: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藏经阁殿内供奉汉白玉卧佛一尊,长7米,重16.5吨,法相庄严、祥和。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只是如今方丈室大门紧锁,方丈却不知所踪。
立雪亭,其建筑原名为“初祖殿”,又称达摩亭,之所以最终定名为立雪亭,这背后是关于禅宗二祖慧可“立雪断臂”的传奇故事。
禅宗二祖“慧可”原法名“神光”,传说达摩渡江到少林寺之后,在南京讲经说法的神光,历尽千辛万苦渡过长江,到少林寺一心一意拜达摩为师。达摩不知他有无诚心,便婉言拒绝。神光并不灰心丧气,达摩在洞里面壁坐禅,神光合十侍立其后,精心照料形影不离,神光跟随达摩九年之久,对禅师的一举一动是心悦诚服。时值寒冬,达摩在后院达摩亭坐禅,神光依矗立在亭外,合十以待。谁知夜晚达摩入定后,天降起鹅毛大雪,但是神光仍然双手合十虔诚地站在雪地上。第二天一早,达摩开定了,他走到门口一看神光仍在雪地里站着。达摩问道:“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答道:“向佛祖求法”。达摩沉思片刻说:“要我给你传法,除非天降红雪。”神光意识到这是圣僧指点他禅悟的诀奥,毫不犹豫地抽出随身携带的戒刀,向左臂砍去,鲜血飞溅,染红了地下的积雪。神光放下手里的戒刀,弯腰拿起鲜血淋离的左臂,围绕达摩亭转了一圈,仍侍立于红雪之中,亭周围的积雪也被染成红的。此情此景,达摩看得一清二楚。他感到神光信仰禅宗态度虔诚,逐传衣钵、法器予神光,并取法名 “慧可”。从此,慧可就接替了达摩,成为少林寺禅宗的第二代,称之为禅宗“二祖”。为了纪念二祖立雪断臂,寺僧们将“达摩亭”改为“立雪亭”。
从此以后,少林寺僧人行礼不像其他寺院的僧人一样双手合十,而是右手单臂行礼,这也是少林寺为纪念这位断臂求法的慧可祖师而传下的习俗。
千佛殿是少林寺最后一进大殿,也是少林寺现存最大的佛殿,因殿内绘有大型壁画五百罗汉而得名。门额悬“西方圣人”竖匾,这是佛教界对佛的尊称殿内供毗卢佛,故又称毗卢阁。
千佛殿内地面上有48个排列成深20厘米的陷坑,是往昔寺僧练拳习武时的脚坑遗迹。脚坑分布方圆不大,呈一条线状,这是僧人刻苦练功的见证,据说清代朝廷禁止民间习武,少林武僧只好选择最隐蔽空旷的千佛殿习武。
千佛殿是明末重建的建筑,是保存较好的真正的古迹。神龛后面北壁及东、 西两壁,绘“五百罗汉朝毗卢”大型壁画:壁画高七米五,长四十二米,面积 约三百二十平方米,其规模之大为全国同类壁画中所罕见。五百罗汉形貌奇特, 分为35组,各表达一个故事。
游完千佛殿,返身往回走,见到一奇特驮碑大龟,引起我的兴趣,只见这只大龟,龟身龙首,十分英武
转到后边看看,嘻嘻,忽然想到一句很搞笑的歇后语.......(哪句歇后语,我先不说,看看有没有人能猜到,哈哈。)
这只小神兽据说也很有灵气,摸摸它的舌头,打麻将会把把自摸。
哈哈,美美也来沾沾仙气
一尊不知名的佛,在太阳下暴晒着,不知哪位好心的游客在他手里塞了一瓶矿泉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出了少林寺山门,向西就是著名的塔林。少林寺塔林是历代少林寺高僧的坟茔,总面积14000余平方米,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林现存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砖石墓塔240余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其余为清塔和年代不详的塔。少林寺塔林是我国现存古塔群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古塔群,这里的塔高一般在15米以下,由一级到七级不等,明塔的高低、大小、层级、形制是根据和尚生前在佛教的地位、佛学造诣、佛徒数量、威望高低、经济状况及历史条件而定的。
|
评分
-
6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