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0-11 20: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简单谈一下律诗的格律和声韵!
在当代,对格律上的看法,存在着差异,韵律为了好听,上口,而意境则为入胜。单单为了韵律而不考虑意境则难入胜;而为意境而不守格律则无章法。
作为历代传承的格律,应有它见长的之所在,有了诗的时候,也就同时有了韵律,格律诗,意境为骨和髓,韵律为皮和肉,。两者偏废一种,则华实难全。
对于声韵,现在,旧体诗词的压韵也随时代的推移有所改变的,拿近代改编的《诗韵新编》来说,共分四声18部,这也是诗韵的随着时代而变化的体现,而字音所规范的平仄却是一般不可改变的。格律诗形成于唐代,后经宋代,元代,有的字已由入声归入平,上,去声,而作诗词,仍按旧音分平仄。这不是古人不想变,而是有一个传承的问题,变了,就等于另起炉灶,造成格律的断裂,而久而久之,则造成无章可循!
同时, 就韵来说,当时有人曾上书皇上要求可压邻韵,得到许可,但就这点,现在写诗词爱好者,看法也有不同,有的遵循"孤雁入群格"有的则认为可压邻韵,也作借韵,但如果单为了声韵的更加好听,那么当选"孤雁入群格";如果为了方便随意一些,那么压临韵应该也是可行的!!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就是押的临韵!!
不知各位有什么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