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紫砂”这本书读薄的大纲
先来了解程序:
意在笔先,师法自然,艺术构思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立意再提炼;
精于设计,和我们设计建筑是一个道理,比例、断面尺寸、重心、节奏变化、装饰。。。
选料;
实施过程,靠的是纯熟的技术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信念。但技术是练出来的,不吃苦中苦,难得。。。
阴干及试烧,试片也是一样,这也是经验的积累过程;
最终作品的出炉;
联营、包装与销售。
以上各环节根本取决于制作者的人格定位、综合艺术素质及其作品的艺术定位、商业定位,所以藏壶实际上是知人相物的范畴,如果不了解作者的人品、志趣、艺术领悟感和技术水平,那么紫砂壶的购藏者无异于盲人摸象。
紫砂壶分为两类:(应没有第三类)
使用品类:料不伤人;不残次;出水好即可,当然价格就很便宜,不报有艺术感期望值;
艺术品类:料好,艺术感很高,做工无可挑剔,或有些瑕不掩瑜的残缺美,百看不厌,爱不释手。
相对于制作者也分为两类:
生产类:技术不高;天赋不高;心气不高;多快好省利为先,实为喝水用品普及型陶手;
创作类:技术相对过硬;天赋高;心气高;名先利后,或名利双收型;对紫砂艺术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当然,某些制作者也在二类间变换着自己的位置,最终是上不去的就下来了,而上去的就是大师,就是艺术家,将载入艺术史册,那是人之向往的境界。
玩壶人的类别就不需我搞得很明白了,反正我是一个艺术品的追随者,爱好壶,也并不想以次作为投资,我想紫砂壶改变不了我的物质生活,但确是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和玩蛐蛐是起到一样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