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476|回复: 22

关于啮齿动物的介绍(roden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3 19: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啮齿动物(rodent)  


啮齿动物是咬东西的动物。这个名词源自拉丁语“咬东西”的意思。
啮齿目
11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19: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介

啮齿类属哺乳纲啮齿目。上下颌只有一对门齿,门齿无根,能终生生长。本目动物占哺乳动物的40%-50%,个体数目远超过其他哺乳动物的总合。
  有关啮齿类的分类问题仍在激烈讨论,据估计,全世界共有1590-2000种,分属28-34科。   最古老的啮齿类化石发现于北美的古新世地层中。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特别是第三纪和第四纪早期的两次大分化,啮齿目动物在形态上已极为多样化。
  啮齿类动物是哺乳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也是分布范围最广的哺乳动物,全世界大约有2000多种。除了少数种类外,一般体型均较小,数量多,繁殖快,适应力强,能生活在多种多样生境中,其中大多数种类为穴居性,从进化角度来讲,它们是现存哺乳类中最为成功的类群。啮齿类动物善于利用洞穴作它们的隐蔽所,以躲避天敌,保护幼仔,贮存食料,适应不良的气候条件。啮齿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有许多种类对农、林、牧、粮食、仓库、建筑、运输等有害。有的种类还能传染多种疾病,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但也有不少种类具有经济价值,不仅可供肉、毛皮和科学实验用,而且对于人类的生产建设、卫生防疫、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实际和理论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自然界中啮齿类动物是许多食肉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是陆地上的许多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啮齿动物没有食肉的,有些可能杂食(如吃些昆虫之类的),在食物链里是比较低等的(仅高于生产者---植物),所以高级的食肉动物许多都会吃啮齿类的(如蛇等动物可以吃鼠类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19: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啮齿动物的起源

啮齿类的起源,一直是多年未解的问题。
(一)北美起源说
  副鼠(Paramys atavus)化石发现在55百万年前北美最晚古新世地层中。它很像大松鼠,脚上有爪,会爬树,还有一条长尾巴,用以保持身体平衡。门齿像把大凿子,后面有5个颊齿。以副鼠为样板,推测啮齿类起源于古新世的灵长类。
(二)中亚起源说
  近年在我国发现的新材料证实,啮齿类应当起源于中亚。安徽潜山古新世地层中的东方晓鼠是啮齿类的祖先类型,内蒙古的磨楔齿鼠则是最原始的啮齿类。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安徽潜山县古新世中晚期(距今60百万年前)地层中发现了东方晓鼠的化石,它有一对大门齿,退化的颊齿,以及门齿和颊齿两种不同位置咬合机能的雏型,与啮齿类很相似。经过我国科学家多方研究考证,确认东方晓鼠是现今最接近啮齿类祖先的动物,现在大多数学者肯定东方晓鼠与啮齿动物起源的关系。近年在湖南衡东县早始新世地层中发现的钟健鼠的完整头骨,更加证实了这种论断。当然,晓鼠不可能是啮齿类的直接祖先,但至少可以说,啮齿类动物可能起源于晓鼠类的近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19: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啮齿动物的进化

鼠类和兔类是哺乳动物中演化十分成功的类群,但它们的大多数对人类的发展有害无益。如果人类不珍惜、不爱护自己的生存环境,那也许若干年之后地球就是它们的天下了。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这些动物的繁殖力大得惊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也特别的强。
(一)牙齿进化与地层时代划分
  牙齿是研究啮齿类进化的主要依据,也是划分地层和地层对比的可靠证据。啮齿类的进化速度很快,反映在牙齿构造上的变化也快,这是鉴定、划分地层的有利条件。例如,最早的仓鼠类化石发现或起源于我国距今37百万年前的晚始新世地层中,到距今10百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在这20多Ma的时间中,仓鼠类已经历了三次大的替代。每一代各有自己的构造特征,且有许多化石代表,为划分地层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依据。进化愈快,构造特征变异愈快,地层划分就可能越细、越精确。一种叫模鼠的田鼠类,在不到3百万年的时间里,牙齿从有根到无根,齿面的纹饰也逐渐变化。如果在地层里找到哪种模鼠,就可以推断该地层的时代了。
(二)啮齿动物的进化
  根据牙齿、咬肌结构啮齿目动物大体分成4大类:始啮类(如今仅在北美残留一种—山河狸)、松鼠类(包括松鼠和河狸)、鼠类(家鼠、仓鼠和跳鼠)和豚鼠类(豚鼠和水豚)。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认为,南美豚鼠与其他啮齿类的相似性低于它与灵长类或其他哺乳动物的相似性,因此认为南美豚鼠不是啮齿类,从而对传统的啮齿类概念提出挑战。
  始啮类繁盛在古近纪,到渐新世地球骤冷时基本上灭绝了。大间断后一些现生的科出现了,如河狸、松鼠、跳鼠和南美豚鼠等。仓鼠科动物是最庞大的,它包括仓鼠、鼠和田鼠等几大类(亚科)。最原始的是仓鼠,它发现于近40百万年前的始新世,繁盛在渐新世和中新世;当15百万年前时它的后裔—鼠类出现后就逐渐被取代了。现鼠亚科约有120属,近530种,而仓鼠亚科仅有7属18种了。田鼠亚科是仓鼠的另一支后裔,它出现在距今约5百万年前。
(三)啮齿目的主要特征
  一、牙齿
  鼠类的牙齿高度特化。上下各有1对门牙,缺乏犬齿,留有齿隙,前臼齿消失或1~2枚,臼齿3枚。其门齿仅在前面有珐琅质,所以后面的软齿质比前面消耗快,结果形成总是尖利的凿刀形门牙。此外,门齿无齿根,能终生生长,所以必须磨损,以求得生长平衡。两个相对的门齿如不能相遇在一起,对它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一独特的磨牙特性,使其牙齿非常尖利、有效。这也是鼠类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之一。
  牙齿的这一特性,不是鼠类特有的,实际上鼠类这一特性出现相对较晚。生活在侏罗纪时期的哺乳动物祖先兽孔目类群就有这一特性。多瘤齿类是一种相当小的、似乎是最早的,有些象鼠类的一种食草哺乳动物,出现于侏罗纪,其数量大概从来都不很多,并于始新世早期灭绝,其牙齿特点也与鼠类相似。现有的袋熊、岩狸、狐猴和兔类牙齿也具有这样的特性。但象鼠类这样极端特化的例子很少。
  二、颌骨与咀嚼肌
  鼠类另一重要特征是其发达的颌骨区域以及从此开始的、参与下颌运动的咀嚼肌。下颌骨窝位于鳞状骨颧突的腹面,是一个拉伸了的关节窝,缺少下颌窝后突,其作用是控制下颌的前后运动。颧弓位于颧骨的中部,其作用是连结上颌颧突和鳞状骨颧突。框后突变化较大,有些种类有,有的缺。乳骨突较大,多数可见翼蝶骨管,但有的很小,难以发现。其他特征还包括锁骨的结构,前后足的趾爪数量、结构变异,颞肌数量变化等。
  (一)咀嚼肌的类型
  鼠类颌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附着在其表面的咀嚼肌,控制门齿的闭合,实现啮咬的目的。其原始咀嚼肌分为三种类型。这种模式称为始啮模式,在现存的啮齿类中,只有山河狸属此模式。
  1. 表层咀嚼肌 起于上颌骨颧突的咀嚼肌结,终于下颌骨底部的中后缘和角突。
  2. 侧面咀嚼肌 从表层咀嚼肌后面沿颧弓下缘开始,到下颌骨底部中后缘终止。
  3. 中层咀嚼肌 很小,沿颧弓中央内部开始,到下颌齿列后部结束。
  (二)咀嚼肌演化的主要模式
  由原始的始啮模式,啮齿类的咀嚼肌至少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演化、发展。
  1. 松鼠型模式 侧面咀嚼肌起点前移到上颌骨颧突部分的颧弓前面,表层咀嚼肌起点也前移,而中层咀嚼肌的起点不变。其上颌骨颧突扩大,呈盘状。这种方式在松鼠型亚目中常见。
  2. 豪猪型模式 从上颌骨颧突的前面移到了上颌骨颧突范围以外,而且变得非常大。通过增大的框下孔,一些起点在上颌骨颧突前面的、增加的侧面咀嚼肌沿伸到了颧弓前面。这种方式发生在豪猪、天竺鼠、跳鼠等许多类啮齿动物中。
  3. 鼠型模式 这种模式有可能是由古老的松鼠型种类演化而来的。象松鼠型模式一样,其上颌骨颧突扩大呈盘状,改变了前面侧面咀嚼肌的起点。框下孔相对较大,有部分中层咀嚼肌从中穿过。
  咀嚼肌三种模式是如何演化的,学者们争议很大。然而咀嚼肌演化的三种模式已被多数学者所接受,至少其演化结果在许多啮齿类可以看到。
  (三)下颌骨
  咀嚼肌在上着生部位和结构也有变化。松鼠型中,下颌骨隅突与下门齿齿槽在同一垂直平面,冠状突发达。而豪猪型中,下颌骨隅突在下门齿齿槽垂直平面的外侧,冠状突退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19: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啮齿动物的图片资料(一)
1111.jpg
1112.jpg
1113.jpg
111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19: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啮齿动物的图片资料(二)
1115.jpg
1116.jpg
1117.jpg
111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19: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啮齿动物的图片资料(三)
1119.jpg
1120.jpg
1121.jpg
112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19: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啮齿动物的图片资料(四)
1111.jpg
1112.jpg
1113.jpg
1123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19: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啮齿动物的图片资料(五)
1.jpg
2.jpg
3.jpg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4 01: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啮齿动物的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青鸟网-青鸟论坛,青鸟文化艺术,花鸟鱼虫,花鸟交易,花鸟图片,综合文化尽在青鸟网 ( 黔ICP备11000405号 )

GMT+8, 2025-1-14 23:30 , Processed in 0.0429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