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实写虚写人物六百有余,上自皇妃国公,下至贩夫走卒,几及彼时各阶层方方面面。作者尤精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而这种刻画,浸透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贯穿于人物言行、事件细节于虚实描摹之中,写来不动声色,却是入骨入髓。如黛玉、宝钗、睛雯、袭人以及王熙凤等,身世处境迥异,性情品行各别,而外貌则皆堪称美(尽管姿容仪态之特征不尽相同),作者对她们的褒贬之意,寓于婉曲表述之中,令读者心领神会。唯其如此,绘画红楼人物,禁忌脸谱化自不待言,就连借助容貌形体特征的张力,以强调情感性格的手法,也不宜逾度使用。眉目表情的些微变化,举手投足的分寸把握,场景气氛的营造烘染,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衬托对比,联想象征的表达手段,皆须琢磨再三,以求恰如其分地传示出人物的神采气质和思想情感波涛,尽量体现原著开掘不尽的诗情画意。
论家称《红楼梦》是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其文化内涵之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学史上所罕见。书以钟鼎簪缨贵族家庭为描写重心,展开了极其广阔的社会历史长卷。彼时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游艺、园林建筑、服饰饮食、傢具摆设、车轿排场等巨细内容,著者皆能有机楔入相关人物情节,作真切摹写。故此书不仅是贵族家庭生活内幕的立体大观,也是著者所处现实社会的生动大观。小说创作与绘画创作机关相通,而表现手段形式自有差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