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32|回复: 25

秋雾品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4 02: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雾品茗
  
  昔日,邀了几个好友,配两碟小吃,一壶清茶到生态园品茗论世。
  秋日的早晨略有一丝寒气,而炎夏刚过到也觉得适宜。在这清净的后山洼水塘旁席草而坐,支起小煤气灶,烹着茶,感受这身边的雾蔼……
  一位叫知了的朋友开口:若非这成熟的气候又怎有云雾肯降临此处呢?!历经俗世春的憧憬,夏的狱炼,真谛的信念不改,才有了今日的果实。诸多大哲人们怎又不是这样的经历呢?!——释迦牟尼、老子、耶稣、尼采、.马克思、、、、、、然而诸多生灵中只有植物是最不通性情的,它们不知道美、丑,没有善、恶,不存在功名利禄的心。这样的生灵多半要生长在依山伴水处,只知道吸纳日月精华,无怪乎云雾要常常光顾它。就像代表道德的凤凰非梧桐树上不栖,向征着仁义的麒麟是要走在平整的草地上的。
  虚竹道:知了说的是啊!只有这样不通性情的物种才拥有永恒的信念坚持真谛,沐浴着云雾。这秋的云雾很是难得,佛家有言“但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植物们是无心的,故不必为这秋雾而欣喜。这秋雾也未能感受到植物的存在吧,或是因了环境而碰巧相遇的。而我们这些个凡人却要像诸葛亮“草船借箭”一样遵循着《周易》由七十二候图推导出今日的雾气,赶来沾光的。
  无始来说:不!世间万物,不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都有仙类和凡类。凡类者,只知度过生命而已。譬如胎生中的人也只知遇春而喜,遇秋而悲。或白玉裹身,黄金为棺,以为富贵。然生命终了,也不能证出个什么结果来,庸庸碌碌。而仙类则不同,在生命的历程里,窥视着四季的变化,品尝着阴阳寒暑的更替,掌握着大自然的规律,然后昭佩于天地。其灵魂早已融入永恒的天地之道,肉体的生死也可以不在乎了。对于事物,他们可以使其幻化更形、、、、、、
  正说间,虚竹捏了一颗话梅放进嘴里。无始来瞥了一眼,说道:或如这颗话梅,可以认为它是一颗话梅,也可以认为它不是话梅。只在一念间,这话梅在我心中已变成一粒石子或一具死尸了。故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福祸也只在一念间,只是那些个凡人们不懂而已。
  知了:我赞成这个观点。就像公孙龙所说“白马非马”一样。“白”为色,“马”为形,形色合起来不能为神(指后者的“马”)。还有一说,白马只是马的一类,尚有黄马、黑马,老马、小马,活马、死马,真马、假马、、、、、、这局部是不能替代整体的。
  无穷去:有思想的却不用思想去探寻宇宙,只充斥着世俗虚幻的成败,是件多么可怕的事啊!看着一个个为喜.怒.哀.乐而摇晃的躯体不过是没有精神的行尸走肉而已!
  、、、、、、
  说罢,一阵清风过后,烟消云散。我回过神来,这些飘忽不定的朋友已无踪迹了。回味着刚才的言语——是啊!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在能够独立认识世界前,就被动地接受了身边的这些约定俗成的环境了。世代的观念也将由我们口传身授,形成知识。社会在强调统一中秩序井然,又怎能成那仙类呢?!世间之所以万象,全因我们的意念投射到外物上的形色不同而已。
  无穷去最后看着我所说的“非玄非奥,非浅非深,一个妙道,着意搜寻。”怎么会深深的烙在我脑海中?我只知道这是《诸葛神数》上的挂签,却不解其意。
  番然醒悟,那虚竹竟是我的Q Q号.

注:文中的“仙类”是比喻马克思、尼采之类有大思想的人; “幻化更形”之意是诸如老子、公孙龙等道家学派的思想:转换事物的矛盾,以找到相同点。而非迷信。生态园是我家乡的一个山水相间的风景园林。

写成于秋季,自知才识疏浅,踌躇至冬,才敢鼓起勇气公诸于世。万望勿笑!
发表于 2008-1-15 17: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品茗,静心体会,那秋的韵味挥洒得百转回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5 21: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茗”妙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03: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舞之云”和“愚浊”,我自幼便好老庄一派的思想,此文借秋景而言天人合一之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08: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01: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愚浊此句好像在哪里看过,还望愚浊提点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08: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秦散文之妙,兄台尽得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14: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甘道夫于2008-01-21 01:31发表的 :
愚浊此句好像在哪里看过,还望愚浊提点出处。

出自《道德经》十六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14: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惭愧,虽然我很爱《道德经》和《南华经》,毕竟有7、8年没看这两本书了。整天《易经》来《易经》去,头都易经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21: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出自何处,没必要记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青鸟网-青鸟论坛,青鸟文化艺术,花鸟鱼虫,花鸟交易,花鸟图片,综合文化尽在青鸟网 ( 黔ICP备11000405号 )

GMT+8, 2025-1-11 23:51 , Processed in 0.0446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