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0-7 06: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亚历牛牛于2011-10-06 22:04发表的:
好像你在问我哟,我从没买过古懂,现代紫砂壶倒是买过几把,只是边学边玩而已,从我个人所学我对此壶已做出评价,只抱着个人拙见!若是有些壶友觉得此壶是个宝贝那我也无语~~~
关键不在你认为那把壶是真还是後仿,因为我也可以随便说一句.."假的" "老的" 甚至 "塑料的" 。壶主无言也好,有言也好,也怪不得我啊,因为我肉眼所见,确实觉得这壶是塑料造的啊。
关键是你跟着那句..."..到博物馆...叁观叁观便知.."。那句话相当於一名对财务会计仅知皮毛或完全不懂财务会计的人对别人说.."看看企业的盈利报表或资产负债表便知企业盈利的虚实了.."。我是想问...有没有看看便知这回事啊? 如果是看看便知,就不会有这麽多人带着自以为是真古董的假货跑上央视的某某节目闹笑话了。再说,看老如果是到博物馆...叁观叁观便知,那麽以此逻辑去推论,照道理,辨别新货的优劣对你来说也不该太复杂了,对不?
还记得不久前某位经常买进疑点壶和仿品的前辈忽然心血来潮贴上几张图片准备就如何辨识壶的优劣对人说教,结果给人反问.."何不把你以前买过的壶逐一贴上来印证一下你惯用的那套辨识方法有多行啊?"。结果,他无言以对了。
说出肉眼所见的观感就足够了。额外添加语带说教成份的心得、理论或方法,最终可能会闹出笑话的,除非你本身早已把该套心得、理论或方法实践了出来,且一直行之有效,并随时能从手上拿出东西来作出印证。对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