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紫砂工艺美术大师,一代紫砂巨匠,著名紫砂老艺人蒋蓉大师
2008年2月19日凌晨零点三十分,因脑梗塞在家中去世。
蒋蓉做了一辈子茶壶,原创作品款式丰富,尤以紫砂花器见长。
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年轻的蒋蓉就已经成为宜兴紫砂艺苑骨干分子,
当时与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陈福渊等紫砂名家在同一个生产车间从事精品紫砂壶生产。
蒋蓉大师的逝世,是紫砂艺术界的重大损失,让我们全体喜爱紫砂壶的朋友们,
向这位对紫砂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老艺人表示沉痛哀悼!
[版面加注]
以创作紫砂花器闻名于世的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2008年2月19日凌晨零点三十分辞世,享年90岁。昨天,宜兴通蜀路上,蒋蓉生前的住所中摆满了花圈,前往吊唁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
蒋蓉1919年出生于宜兴市潜洛村一个紫砂世家,因家境贫寒,她11岁即辍学随父学艺,此后便将70余年的人生全部奉献给了紫砂艺术。1956年时,她已成为宜兴紫砂艺苑的骨干,与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陈福渊等紫砂名家在同一生产车间从事精品紫砂壶生产。她一生创作了200多款紫砂原创作品,技术全面,尤以花货见长。如果说陈鸣远是紫砂花货塑器艺术的开山人物、花器艺术的一代宗师,那么蒋蓉就是杰出的传承人。蒋蓉创作的紫砂枇杷笔架被选作北京中南海紫光阁陈设,国务院为此颁发了证书。周恩来总理1954年出国访问时,所带的国礼中就有蒋蓉制作的紫砂果品小件。
近两年来,由于健康原因,蒋蓉在宜兴市人民医院接受长期治疗。昨天凌晨零点三十分,蒋蓉因脑梗塞在家中去世。蒋蓉热爱生活,注重对生活中百物百态的观察。她创作的紫砂果蔬组件形色逼真,代表作“荷叶青蛙壶”壶身的荷花花形、筋络、色泽皆栩栩如生,红菱做壶脚,嫩叶做壶嘴,一只青蛙趴在莲蓬上成了壶盖,构思奇妙、做工精巧。蒋蓉的着装常常“大红大紫”,与她创作的紫砂花货交相辉映,给人以鲜明的个性。但她又很谦逊,每次参加活动时,主办者邀请她坐到主席台位置,她总是很执拗地加以推辞。
宜兴紫砂工艺厂干部职工尊称蒋蓉为“蒋辅导”,宜兴紫砂行业协会前年投入10万元为蒋蓉制作电视专题片《大地的童心》,分上、下两集介绍蒋蓉陶艺。由宜兴市文联主席、作家徐风创作的以蒋蓉跌宕起伏的紫砂生涯为内容的长篇人物传记《花非花――蒋蓉传》被中国作家协会列为2006年度重点扶持作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三醉网站称赞大师“名满天下,德艺双馨”。蒋蓉去世后,敬献花圈的人十分多,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壶迷壶友也委托宜兴朋友代献花圈。其中,中国紫砂收藏家网站敬献的花圈挽联为“功著神州芙蓉长在,名垂青史林凤永存”。据悉,大师的追悼会将于21日上午在宜兴殡仪馆举行。
蒋蓉是当代紫砂花货塑器艺术的开山人物、花器艺术的一代宗师。她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潜洛村的一个紫砂世家,因家境贫寒,11岁即辍学,此后便投身于紫砂艺术,她是健在的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年龄最大的。
早年,蒋蓉的紫砂枇杷笔架被选入北京中南海紫光阁陈设,国务院为此特意颁发了证书。被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及艾伯特博物馆和中国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的出自蒋蓉之手的工艺品已成为难得一睹、不可估价的收藏珍品。
蒋蓉的人生履历波澜不惊,却也有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她在花甲之年成为别人的新娘,后来,她又独处,在宜兴丁蜀镇通蜀路上的家中安度晚年,过着恬淡、精致的日子。
对生活中百物百态的观察,对自然界生命的热爱,先天才气与后天勤奋的结合,使蒋蓉完成了由手工艺匠向艺术大师的过渡。
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或者是水中游的,这些自然物界生命,一旦被蒋蓉慧眼选中,那么它的生命将成为永恒。她的紫砂艺术品使人们忘却了紫砂材质作为“泥巴”的本来属性。“七蔬盘”中,紫色茄、绿色茭,澄翠的毛豆、黄红的胡萝卜、嫣红的扁豆、灰白的葫芦,色彩缤纷,形色逼真。她的作品《荷花壶》壶身的荷花无论花形、筋络、色泽皆栩栩如生。红菱做壶脚,嫩菱做壶嘴,一只青蛙趴在莲蓬上成了壶摘,构思奇妙,设计精致。
关于她的传说富于传奇色彩。在某届广交会的商品展示会中,一位前来采购订货的港商在展览大厅中流连忘返。当他经过一只“百果盘”时,顺手从盘中拈起一颗花生,并坦然放入口中,不料被硌痛了牙,他才恍悟这是一件紫砂肖形艺术品,周围人将此事传为笑谈。而那“百果盘”,正出自蒋蓉之手。
蒋蓉爱穿纯布鞋,方口的,几十年不变。她爱鲜艳的颜色,她的着装常常“大红大紫”,与她创作的紫砂花货交相辉映,给人以鲜明的个性感觉。蒋蓉如今已不再坐到泥凳前埋头创作了,不过,蒋氏门人却层出不穷。2000年年底,宜兴6位紫砂工艺大师合作《跨世纪壶》,蒋蓉兴致很高,亲手搓捏了3个紫砂圆环,使名为“跨世纪”的这件陶艺品有了深刻的内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