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68|回复: 9

[转载分享] 古籍修复-----让古书重放光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9 10: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张两米多长的桌子上摆放着各种刷子、镊子、针线,以及叫不出名的仪器,这就是古籍修复师每天伏案的工作台,经过慧心巧手,百年的古书在拆、洗、补、衬、裱之后就能奇迹般地重放光彩.
古籍修复师这个行业也被称为“古籍医生”、“古籍美容师”。古籍修复需要同时掌握出版学、目录学、古汉语、古文字、印刷、美术、字画、化学等学科知识 。就像给病人看病,每个人有不同的症状,修补古书也是如此。南方古书常见霉变和虫蛀,北方古书则多是干燥和风化,不同的纸会出现酸化、絮化、虫蛀等多种情况,古籍修复师必须细致了解纸张的性质和古书的背景等才能“对症下药”。
修复一册古书一般要把书拆成一张张的,用手摸,用眼看,判断破损处的纸张质地、纤维长短,然后再对每张书页进行修复,选好修补用的纸张后,还要把新纸张染成与古书接近的颜色。染好色,再剪裁、锤平,粘贴,经过洗、晾、压、裁、重新装订等繁复的环节。古籍修复是纯手工活儿,即使只是一般的破损,修复一册书可能都得耗时一个月以上,破损严重的甚至得修复半年。古籍修复虽是口口相传千百年的传统技术,但近年来,国内的古籍修复师也在探索新的技术。除了传统的国画染料、橡子壳等,原味咖啡泡过的残渣现在也可用来给新纸染色,以做到“修旧如旧”,不能用甜味的咖啡,那样会影响纸的性质。同时,一批现代化修复仪器也正式加盟助力古籍修复师。超声波乳化修复仪\\喷枪可以通过超声波将古书上的污渍打掉,非常神奇。
  
发表于 2011-10-19 11: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籍修复是个世界性课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9 11: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古籍修复历史悠久,学术界对于古籍修复萌芽说法很多,大体有4种,第一种:在汉唐时代表作就是龙鳞装也叫做鱼鳞装旋风装,此装裱技艺基本失传,现在天津的竹影法师还会此项龙鳞装的装裱技艺。第二种:在宋代出现,这是因为之前书籍和古画修复不分家,但是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古籍修复也蓬勃发展,逐渐独自发展。成为单独的技艺。第三种: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考古发掘发现有很多绢帛上有修改、挖补的痕迹。部分学者认为此时为古籍修复的萌芽。第四种:认为夏商周时期,这个是因为考古发掘,有很多龟甲兽骨上有1、2、3等刻画符号。在册页研究的学术界,龟甲上的刻画符号在当时应该是用绳子、皮革串连在一起,作为页数标注所以刻画。串联便形成早起册页。册页出现之时,就是古籍修复成立之时。
编辑本段流派
  古籍修复流派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到民国时期还存在的有如下几派。沪派、苏派、扬派、京派、蜀派、徽派、岭南派、鲁派、津派。所存在的派别和书画装裱的派别大体一致。解放后随着古籍修复艺人的岁数逐渐增长,后续无人或者技艺人相继另寻它路。沪派、蜀派、徽派、岭南、鲁派、津派,大部分在1970年左右消失,津派是消失最晚的,津派古籍修复的老艺人陆玉枢所传最后一名弟子与2004年左右停止修复,为津派最后一个名古籍修复艺人现为竹影法师。
编辑本段过程
  古籍修复因为时代和流派不同修复过程也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收到修复的书籍:这个过程是修复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这个环节修复师傅要检查送来的古书的破损程度、珍惜程度。和书籍的持有者商讨价格、修复要求、修复时间。因为修复古籍需要把珍惜书相当长时间放在修复师傅手里,所以一般修复师傅只为熟人或者熟人介绍的朋友修复。从古至今修复师傅和古书持有者之间主要是口头约定为准,无凭证票据的存在,所以收到古书和客户商议领悟客户修复的要求、心情、心境、品味等成为最重要的环节  2:对书籍资料记录:1970年之前的修复都是把每页文字都要抄录下来以便修复时方便检查和配页。津派在2000年时把照相技术引入修复,将古籍做影像资料储存。比过去更加科学,但是因为涉及古籍版权问题,自竹影法师停止修复后,影像资料的储存在修复中被取消。只有博物馆工作的部分修复师傅继续沿用古籍修复中的,影像保存环节。  3:拟定修复方法:古书的各种破损、污渍等被修复艺人叫做书病。古书艺人视书为孩子,所以修复如看病。古书修复也有望闻问切。望:指的是检查破损、污渍、纸张、绢帛等材质的的现有情况。闻:指的是通过气味判定,纸张的矾化程度、有无霉烂。问:指的是要询问书籍来历,如果书籍现在的持有者是长期居住南方则选用白芨作为浆糊,如果长期居住北方则选用面糊作为浆糊。客户不同的居住地域也决定了修复方法和修复材料。而且要向书籍的持有者询问书籍的年代、版本、曾经印刷地域,这点很重要,因为修复师傅对于古籍断代能力不高,所以询问下书籍持有者详细内容很必要。对于修复甚至是决定成败的。切:指的是修复师傅抚摸和检查书籍材质的保存状况。纸张的薄厚、是不是曾经有修复。  4:因为册页形制不同从第四部开始不一样。线装册页的第四步是拆线  5:拆纸钉        6:拆包角  7:清洗书页,师傅们根据各自流派配置专门的洗书水。  8:处理虫眼或者根据书病的情况托表或者点镶。  9:装订  10:制作书函  11:送交藏书者完成修复任务
编辑本段展望
  1998, 国家图书馆已经成功研究出,纸浆补书机。可以大大提高修书效率,代替各流派修书艺人的消失。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修书可以逐步代替人工修复。成为古籍修复的新的趋势。
编辑本段各派绝技
  1:蜀派有绝技“借尸还魂”,可以把整个旧书纸更换,让原来的墨迹附着在新的纸张上。可以大大延长书的寿命,但是因为不符合现代修复要求修旧如旧,所以这项绝技已经随蜀派的消失而消失。  2:京派绝技“珠联璧合”,把纸放在锅里和天然碱性溶剂混合,加入颜色后熬成粥状,修补虫蛀的书籍没有任何痕迹,被行业里面成为珠联璧合,此项技艺随着纸浆修补书机的发明。已经继承和代替了古代技艺。是现在最流行的修复方法。  3:津派的绝技是“千波刀”,名如其艺,可以将纸随意劈成需要数量,而且保证原来的墨色、纸质。劈开后还能保证原来纸张厚度,即便是被劈开一千次依然可以如原来,不损伤纸张元气,犹如复制古书。在历史长河中因为此项技艺曾经多次险些外流,所以竹影法师弃艺后,因担心被书画作假人利用,将劈画工具、药物配方等都焚烧。因此津派随"千波刀"的消失而彻底消亡。现在有些书画修复师傅也会使用劈画,但是最多只能劈开2到5次,劈开后纸会薄,可以利用第2次托表弥补厚度,因为劈开后损伤书画严重,现在用的人也很少。与当年津派1千次都可以保证原来厚度和品质不可同日而语。根据现在书画界的研究,津派可能因为灵活掌握了“借尸还魂”和“珠联璧合”其中的奥妙所以创立了“千波刀”达到津派辉煌的顶峰。      4:杨派、苏派,两者相似度很高,但是在修复过程有明显的不同还是被分成不同的派别。其技艺的代表手法就是“浴火重生”,其手法与修复古画反铅,用白酒烧画方法相似。不同的是古籍修复是为了让纸章修旧如新。彻底消除霉菌而危害书籍的各种生物因素。
编辑本段浆糊
  古籍修复里面浆糊被认为是首要机密。各门派不同配方比例不同。修复师傅很忌讳被问到浆糊如何调配。津派的竹影法师在06年时曾专门为北京年轻的古籍修复员,讲解过浆糊的使用。根据当时的场记配方如下。1:明矾,明矾的作用是防止墨迹晕染古代有些书籍印刷时油墨里面添加了面粉,而且明矾本身可以防止霉病。缺点是明矾可以让纸酸化脆弱。  2:蜂蜜:蜂蜜作用是为了降低纸张的膨胀系数,对于点镶、和补虫眼很有作用。也有防止油墨晕染的作用。缺点是延长浆糊风干时间、而且容易招虫子。  3:花椒、桂皮:作用是可以驱虫缺点是容易改变纸张颜色  4:白芨:这个增加粘性,缺点是以后再有人修复时不容易揭裱、北方天气干燥。加多后容易皱缩。天津艺术博物馆基本90%的画都是杨派修复,就有大量皱缩、崩裂等情况因为是按照南方浆糊配方加入过多白芨。所以在北方存放画面无法平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12: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西蜀咸若堂主) 的帖子

西蜀咸若堂主朋友补充的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9 14: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类贴子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9 20: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技术活,又是功夫活,不是我等可为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1 07: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点基本知识好!!!!!!!!!!!!!如果偶遇古本,收下后在保存上有帮助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9 16: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4 15: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2 12: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