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褐色的铁块儿,凹凸不平的外表,经仔细辨认会发现,“铁块”侧面呈现出规则的圆形、竖条状纹路;在岁月的风化下,铁块已锈成了一个“垛”,但在垛顶部的面儿上,依然可辨外圆内方的形状——继上世纪九十年代发掘出土48吨“铁钱垛”后,沧州旧城遗址日前再现大面积“铁钱垛”。
在杂草丛生的路边,一个硕大的铁疙瘩非常醒目,直径约有80厘米左右。铁疙瘩的外表不规则,但能够清晰地分辨出:一串串铁制大钱,有规则地摆放在一起,只是由于氧化生锈,才粘连到一起。
“这就是新发现的‘铁钱垛’,最早我们接到有人举报,说有人在此处砸铁钱,才发现的。”在沧县文保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从我们刚刚结束的勘测结果来看,新发现铁钱的600平方米的勘测区域内,地表之下0.4米到0.5米深的地方,布满了铁钱。面积上,南北25米,东西有16米。”在“铁钱垛”的发现地,同时也发现有零散的青砖、瓦当及瓷片等遗存,在青砖的背面印有绳纹。虽然不能测定铁钱在地下的厚度,但初步推断也得有数吨重。
沧州旧城,为何会有大量铁钱出现?
对此,一位工作人员说:“古代有‘犯人铸币’的说法,沧州作为当初的犯人发配地,很可能集中犯人进行铸币,这里可能是钱币的铸造厂。新发现的“铁钱垛”铁钱摆放得很有规则,这里也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官方“铁钱库”。过去也曾有传闻,宋太祖建立宋朝后,曾希望赎回北方被辽国占领的幽云十六州,沧州这里属辽宋交界处,正好用于存放铁钱。”
铁钱有两千年的历史。而根据史料记载,宋代铁钱的流通只是发生在经济相对较好的南方。大量铁钱发掘出土,或将改变中国对铁钱流通历史的记载。如此大规模的铁钱在北方出现,不可能不进入市面。“铁钱垛”或可印证宋代的北方不但有铁钱流通,并具备了铸造铁钱的能力。 |
|